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

是啊,這女婿還是李明替他姐搶來的……李世民興奮得想點頭說是。

但看了眼長孫無忌的表情,他平靜地改口道:“是李元吉的長女,嫁過去安撫河北田舍郎。

“輔機你有所不知,姓崔的知道自家被列為三等姓氏後,臉都綠了哈哈哈。”

李世民縱聲大笑,話題也被他巧妙地帶了過去。

長孫無忌拱手長拜,由衷讚歎道:

“陛下的這計策甚妙,能讓關內與河北的豪強大族勢不兩立。

“雙方互相攻訐,陛下就能坐收漁利,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國家。”

這些都是他的真心話。

作為外戚勢力在朝中的領軍人物,長孫無忌在第一線與士族鬥了多年的法。

他能切身感受到,地主豪強之間的爭鬥在趨於和緩。

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對皇帝陛下是越來越陽奉陰違了。

彷彿中原安定了,陛下不再親自領兵了,世人便淡忘了天策上將的恐怖一般。

但現在,陛下所展現的文治手腕,一點也不遜色於他的武功。

用《氏族志》挑起河北與關隴兩個集團的矛盾,坐山觀虎鬥。

下面鬥得越起勁,上面的帝位就越穩固。

而且,陛下透過與韋氏和崔氏的兩次聯姻,看似一碗水端平,實則在替河北那一方拉偏架啊。

河北一方自不用說,在有難的時候被陛下拉了一把,念著這份兒女親家情,以後也能少做點妖。

而關隴一方,作為李唐王朝起家的基本盤,卻落得和河北田舍郎一個待遇。

這本身就是一記棒喝。

偏偏關隴士族還有苦說不出。

因為韋氏也和皇子結親了呀,很公平嘛。

難道理直氣壯地要求超規格待遇嗎?既敲打了想與河北士族苟且的關隴士族,又不至於和他們撕破臉皮。

妹夫的這一通騷操作,秀得長孫無忌頭皮發麻。

“只是……”長孫無忌欲言又止。

“輔機有何顧慮?但說無妨,朕向來聞過則喜。”李世民笑眯眯地問。

長孫無忌想了想,還是決定給興沖沖的妹夫潑潑冷水:“只是以海陵王(李元吉)的生女,與息王(李建成)在河北的舊勢力相結合,這是否……”

李世民大度地擺擺手道:

“無妨。吾子李祐還是掘我李家祖墳的陰世師的外孫。

“難道你擔心李祐會造反不成?”

對於李世民超乎常人的……大度(?),長孫無忌也說不出什麼,再拜再讚頌曰:

“陛下妙計安天下。”

李世民非貪功之人,下意識地搖頭道:

“非也非也,此乃吾的……”

下一句“好大兒李明”卡在喉嚨裡,又被他嚥了回去。

和李明吵過一架後,雖然他還是對這小子無來由的恐懼嗤之以鼻。

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口無遮攔,當著太子的親舅舅來一句“此子有經天緯地之才”了。

“對,就是吾的計策。”李世民堅決點頭。

我也沒說不是啊……長孫無忌滿頭問號。

“對了輔機,你來所為何事呀?”吹逼吹爽了,李世民這才想起正事。

長孫無忌一臉無奈地嘆氣:

“仍是為西州、西昌州之爭而來。

“群臣懇求陛下廢西州,改置西昌州,以土人羈縻統治即可。”

李世民的氣頭又上來了:

“高昌乃商路要地,怎麼能交給土人?“那地方直通伊犁河谷,如果被西突厥控制,那商隊去西域就只能翻蔥嶺(帕米爾高原)了!“而且高昌人也不土啊!統治高昌國的麴文泰麴智盛,也是漢人啊!”

吐完槽,他定了定神,冷不丁問:

“是哪些大臣在反對?”

長孫無忌早有準備:

“這是名單。”

背後拉名單,這貨也是個腹黑……李世民心裡嘀咕,瀏覽一番。

人數比之前的要少,而且姓韋、姓崔的一個都沒有。

“呵呵呵,領頭犬,果然是妙計啊。”李世民愉悅地撫摸兩撇鬍子。

長孫無忌偷偷瞧了眼皇帝自豪的表情,又立刻規規矩矩地收回視線。

“此事吾已知曉,不必理會。”

李世民將名單順手丟入香爐。

長孫無忌躬身告退。

臨走時,他瞥見數日前自己抱來的一堆兒童檢討書,現在還凌亂地堆在陛下的書桌上。

宮女每日打掃,所以陛下一定是剛剛還看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