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快逃啊!明軍的修羅來了啊!”
“別堵在一起,別擋路啊!大明的騎兵就在我們屁股後面啊!”
“我們能往哪裡去,前面已經是大海了!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新羅國,金城郊外。
倭軍的殘兵敗將擁擠在侷促的海灘上,或驚恐失措、或彷徨不安、或麻木不堪。
此地是朝鮮半島最東南端,與倭國本島的距離最近,只隔著一道狹窄的朝鮮海峽。
倭軍在歐亞大陸上的最後一點勢力範圍,就剩這一小片狹長的海灘了。
後方,是明軍的鐵蹄。
前方,是深邃的大海。
無路可逃!這支殘留在歐亞大陸上的最後一支倭人軍隊,被徹底包了餃子了!“不……不要怕!不要驚慌!不要擁擠!“天皇陛下已經派出了戰無不勝的水軍,來迎接我們歸國了!”
倭軍軍官拼命試圖維持著軍隊計程車氣和秩序,一邊眼巴巴地眺望著蔚藍的海洋。
他這番話,也不全是對下屬畫大餅。
倭人是派出了水軍的,而且也確實事先約定了,來接應他們回本島。
雖然倭國天皇說了,日之本的國民是食草民族,在佔領區就地吃草就行了,無需用船隻運輸補給。
但是把“倭人”本身運上岸的船隻,那還是有的。
而且數量還不少。
畢竟在發動此次戰爭之前,倭人就經常乘船來半島上打秋風。
這些侵略船隻一開始都停靠在半島的岸邊,在倭軍遭遇明軍的鐵拳制裁以後,因為害怕被連窩端,連夜轉移到了津島(今稱“對馬島”)上。
津島位於海峽的中央航道上,其上有個,國主立野氏向孝德天皇宣誓效忠,充當倭軍向大陸進發的橋頭堡。
地獄的是,因為登陸的倭軍幾乎全軍覆沒,所以藏在津島的船隻足夠接上這裡的所有士兵。
前提是,在明軍的屠刀將他們全數收割以前。
“怎麼,事情怎麼會演變成這樣……”
倭軍從上到下都輸麻了,或祈盼、或木訥地望著大海。
幾個月前,他們乘船從本島出發,對半島進行全面侵略時,便是在此地登陸的。
夢開始的地方。
僅僅短短几個月的功夫,倭軍勢如破竹,席捲新、百兩韓之地。
其興也勃焉。
甚至還一度劍指浿水對岸,一本正經地做起了攻略平壤、染指華夏的計劃。
結果證明,這不過是被摁死前的幻想罷了。
轉折就發生在倭軍做夢做到最頂點的地方——
平壤城外,水南岸。
大明下場了。
彷彿只有一眨眼的功夫。
兵臨大明邊境的倭軍,又被逼回了夢開始的地方。
說是“逼回”,其實並不準確。
因為虎狼明軍並沒有給他們留下逃跑的機會。
場場都是騎兵高速穿插,場場都是徹徹底底的殲滅戰。
幾萬幾萬,竭盡全國之力攢起來的倭軍,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像夢幻泡影一般消散了。
要不是這支倭軍進軍最為遲緩,一直落在最後。
他們也早就被圍殲了。
“天兵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聲。
剩餘的倭軍如驚弓之鳥,立時亂成一團。
“別亂,別亂!”
首領一邊下意識地喃喃著,一邊登高向北眺望。
煙塵滾滾,殺氣騰騰。
大明的騎兵隊,殺過來了!“啊?天兵真的來了!”他渾身一軟,差點摔下馬去。
從“明國軍隊”到“明軍”,再到如今的“天兵”。
稱呼的演變,反映了倭人對這支軍隊態度的轉變——
在最初,他們還沉浸在對韓人的一場又一場勝利之中不能自拔。
虐菜讓他們虐出了幻覺,以為自己有多麼的不可戰勝。
大和人,大和魂,大和都是人上人。
韓軍自然不在話下,就算明軍來了又怎麼樣?不過是自己的下一個手下敗將而已……
這個夢一直做到他們碰上了此行真正的對手。
在浿水南岸,首次遭遇明軍,島國的軍隊就被一個耳光扇回了自我。
讓他們知道,一支真正的軍隊是什麼樣子的——
人高馬大,令行禁止,兵精糧足,裝備優良。
與之相比,倭軍就像一群拿著木棍玩耍的猴子。
三箭射散大和魂,明爺我是倭奴人。
在大明王朝參戰以後,立竿見影,情勢當即就逆轉了。
倭人的擴張勢頭戛然而止,立刻縮了回去,軍勢一瀉千里。
之前放任倭人肆虐的半島,如今成了對他們單方面的屠宰場。
明軍是刀俎,倭軍是魚肉。
倭人知道自己錯了,飄了,錯估大明天兵的實力了。
可惜,為時已晚!就憑他們在大明藩屬國的所作所為!怎麼可能讓他們全身以退!
“‘輕’那傢伙……他的情報都是從哪裡來的?
“說什麼大明遭受水災重創,內部又對神皇的倒行逆施不滿,不但無力顧及兩韓的藩屬國,甚至連自身難保,可以讓我軍在大陸上放開手腳……
“看大明天兵的架勢,那像是被內憂外患折磨、無暇東顧的樣子嗎?!”
倭軍首領在心裡尖叫抓撓。
噠噠噠……
明軍的馬蹄聲轟鳴如雷,一下下敲擊在倭人的心裡,彷彿死神的腳步。
近了,更近了。
龜縮在海灘一角的倭軍士兵,甚至能看見太陽照射在明軍盔甲上的反光,晃得他們目眩。
全副武裝的大明騎兵身後,是武裝到牙齒的大明步兵。
騎兵負責分割包圍,步兵負責把分割了的敵人吃掉。
簡單,高效,無可匹敵。
這支軍隊的真正實力,甚至遠遠超過島國人最狂野的想象。
而能掏出如此強軍的大明王朝,那像是被天災人禍折磨得搖搖欲墜的樣子嗎?真的就像一座破舊的房子,踹一腳就轟然倒塌嗎?倭人真的踢了一腳,然後腿就斷了。
“該死的,津島離這裡不遠吧!船怎麼還沒有到?”
“水軍的那群傢伙是幹什麼吃的!”
“是對馬國吧!是立野那混蛋在搞鬼吧!畜生,絕不饒他!”
倭人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不少人慌不擇路,竟然跳海了。
和明軍鐵相比,兇暴的大海也顯得溫柔可親了。
噠噠噠……
明軍的鐵騎無情地向前挺進,如海嘯般勢不可擋。
離倭軍本陣好像只差一個衝刺了。
萬馬奔騰,激起煙塵滾滾,遮天蔽日。
倭人甚至懷疑,明軍這次投入的具裝騎兵數量,比倭軍的總人數還多;重型機弩的數量,比他們手裡的燒火棍還要多。
“大明真的剛剛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水災嗎?
“還是說,這些情報都是假的?藤原根本沒有掘開大河的堤壩?”
倭人首領強烈懷疑,自己被欺騙了。
要不是他本人也是皇族,和孝德天皇是堂兄弟關係,乃是嫡親中的嫡親。
要不是他知道,天皇本人的嫡系部隊在第一次與明軍的遭遇戰中就被葬送了。
他說不定會以為,這是孝德天皇下的大棋,故意把各部族的武裝力量哄騙到大陸上送死、以剪除國內異己的陰謀手段呢!
“我真傻,真的。
“我單知道明人自顧不暇,韓人不堪一擊,正是我軍登臨大陸、聯韓共榮的大好時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