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

“早知道,就不上岸了。”他後悔不迭,但已經晚了。

面對洶湧如潮水、兇狠如虎狼的明軍,他徹底放棄了抵抗,放棄了指揮部隊,痴痴傻傻地待在原地等死。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士兵驚喜地尖叫了一聲,打破了沉悶的空氣。

“看!海上有船開過來了!”

什麼?!

已經認命了的倭軍,頓時一個振奮,向大海的方向眺望。

只見在碧藍的海平面上,婺然出現了好幾個黑點。

是船!

倭人興奮起來,不少人踩進水裡,海船瘋狂地吶喊。

“喂!我們在這兒!快點快點!哈哈!”

“大明天兵快把我們趕下大海了,求求你們救救我們吧!”

“你們到底在幹什麼,怎麼這時候才來?!”

一時之間,笑的、哭的、破口大罵的,倭人在海邊上演了一出癲狂的眾生相。

“讓開讓開!讓將軍先走!”

倭人的首領縱馬,拼命擠開擁擠的人群。

“啊!”

一個小兵不長眼地擋在他前面,被毫不留情地撞倒,踩進泥濘的沙坑裡。

就像被踩碎的蚱蜢一樣,肚腸稀里嘩啦擠出一地,只剩兩條腿還在抽抽。

這才讓上頭了計程車兵冷靜了一些,乖乖給將軍讓出一條道。

“已經來不及了,明軍就快殺到,全部部隊上船的時間肯定不夠了。

“至少,至少讓我先上船,逃離這被詛咒的半島……”

他拼命往前擠。

快了,快了!雖然來不及讓所有人都上船,但他本人肯定可以離開!

畢竟後面還有那麼多肉盾替他頂著,就算幾萬頭豬,大明天兵也不可能一口氣全吞了吧!

好像在回應他的期待似的,海船正乘著漲潮,向岸邊快速駛來。

速度疑似有點太快了。

“咦?那是……我們的船?”

等到那一條條船隻靠近,完全展示她們的身姿時,倭人傻眼了。

堅固的船殼,高大的幹舷,威風凜凜的投石裝置。

還有中削如刃的古怪船體。

這……這……

“這是我們的船嗎?”

倭人目瞪口呆。

難道是因為救命稻草的美顏濾鏡嗎?而他們記憶裡送他們登陸的船隻,與之相比就像破爛的小舢板……

就在倭人疑惑的注視下,大船在海灣入口一字排開,同時下錨。

這支船隊的艦船尺寸龐大,數量更是驚人。

它們首尾相銜,組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海上封鎖線。

一道密不透風的城牆,就這樣當著倭人的面,在海面上展開了,字面意思地“封鎖”了通往大海的水道。

陣型擺好後,那些鉅艦又放下來數量更多的小舟,像黃蜂群一樣,向岸上划過來。

與此同時,明軍的騎兵也已經殺到,像把利刃切肥肉一樣,輕而易舉地切割著倭人的軍陣。

一時斷肢橫飛,慘叫陣陣。

矮小的倭人就像泥巴一樣,被高大的明軍騎兵踩在腳下,用血液油脂潤滑著馬蹄,毫無還手之力。

至於被分割出去的倭軍,等待著他們的無非是被步軍一口口吃掉的命運。

明軍的步卒已經抵達戰場了。

這才是一支部隊真正的殺招。

他們同樣披掛著堅實的盔甲,對倭軍那些粗糙的兵器完全免疫,真正做到了刀槍不入。

其恐怖之處,絲毫不遜色重騎兵。

“饒了我,不要殺我……啊!”

後方的慘叫聲此起彼伏,越來越向海邊靠攏。

“快呀!快呀!”

倭酋已經急紅了眼,拼了命向那小舟招手,也顧不上對方的真實身份為何,所乘坐的鉅艦和真正的倭國船隻有多大的不同。

他只想趕緊逃離這噩夢一般的海灘,回到本島,再也不來這地獄深淵一般的大陸了!所幸,如他所願,在明軍陸軍掩殺過來之前。

一條小舟一馬當先,也及時殺到了他的跟前。

船頭上,一位高大威猛、面色漆黑如炭的漢子迎風挺立。

在靠岸以前,那漢子隨便一揮手臂,將一個包袱甩在了倭人面前。

一個圓滾滾的東西滾了出來,仰面朝天落在了倭酋的馬蹄邊上。

“這,這是……”

他只是瞅了一眼,就立刻嚇得魂飛魄散。

那東西是顆人頭,表情因為恐懼而扭曲著。

但是他勉強能認出來。

那正是對馬國主的項上人頭!

“啊!”

倭酋捂住心口,淒厲地叫了一聲,跌下馬來。

那黢黑的漢子一個健步就躍下了船頭,跨到他面前,居高臨下地凝視著他,臉上浮起猙獰的笑容。

…………

“鄂國公,您這樣也太亂來了,船還沒停穩就突然跳下岸什麼的。

“要是被您孫兒尉遲循毓總管知道了,他定要責備在下……”

戰船旁,平壤道行軍總管裴行儉一臉為難,低聲勸著魁梧的老黑炭頭——也就是尉遲循毓的爺爺,鄂國公尉遲敬德——別太激進。

這裡方才還是明軍大戰倭寇——或者說,屠殺倭人的戰場。

不過戰事並沒有持續多久,明軍還沒使勁,倭人就倒下了。

反而收拾戰場還更費時費力。

沒辦法,總得給人家收拾乾淨。否則這裡血淋淋的到處都是倭寇碎片,把韓人小朋友嚇到了怎麼辦。

“哈哈哈!知道了知道了,我下次注意。”

尉遲敬德爽朗地大笑著。

在李明陛下的禮賢下士之下,這位爺退休職工返聘,擔任此次徵倭的水軍提督,積極性爆棚。

如果不爆棚,他也不至於以提督之尊,站在小舢板上打頭陣了。

“記得鄂國公在明、唐內戰時,以暈船為由,拒絕參戰來著,現在當水師提督,嗯嗯嗯……”

裴行儉心裡有一口槽,想吐又吐不出來。

因為他自己的身份已經很值得吐槽了——

我一個在長安當報社編輯的,怎麼就來到了平壤,指揮一路大軍了呢?就因為我之前作為唐朝使者,出使過新羅,又被大明帶領的百濟軍隊俘獲,和兩韓都有點交情?

“將半島上的倭寇盡數掃除乾淨,你的任務完成得很好,我會向陛下美言幾句的,哈哈哈!”

尉遲敬德嘴上沒個門,和他的好大孫簡直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呵呵,多謝。”小裴姑且這麼應和著。

裴行儉書生領軍,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給他上強度。

他的任務只是輔助大部隊而已。

具體來說,就算率領一支偏師,掃清滯留半島的倭軍,為主力渡海、遠征倭國本土掃除障礙。

順便拯救快被滅國的新羅、百濟兩個藩屬。

只是大明和倭的代差實在太巨大了,僅僅一名菜鳥將軍率領的一支偏師,就把倭人打得誤以為天神下凡。

“殲滅敵人數萬,功勞雖然很大,但你也別驕傲自滿。

“接下去才是重頭戲。”

尉遲敬德又變得一本正經。

我哪裡驕傲了……裴行儉腹誹一句。

不過老將軍的言外之意,他也是理解了。

在家門口降維打擊幾萬蠻夷,算不了什麼。

遠渡重洋滅一國,這才是對一個國家戰爭後勤綜合能力的真正考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