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風雲1864

第86章 16字拓殖方針

斬獲首級者,就多二兩銀子的報酬。參加的軍事行動越多,獲得的獎賞也就越多,償還起欠款來自然就快得多。

正是由於這樣的激勵機制,所以華人移民參加軍事行動非常積極,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壓根不需要動員。

這是鄭國輝做事的風格,他喜歡用利益勾動人心,而不是枯燥的說教。

一個土著男丁的首級不過是二兩銀子,整個達沃地區周邊,成年土著男丁撐死了也就10多萬,壓根就不夠分的。

在消滅了土著部族的反抗主力後,對剩下的土著村落以抓捕為主,軍隊佔領下的棉蘭老島需要大量勞力,土著就是最好的來源。

鄭國輝與十一叔鄭守中寒暄過後,一起回到了塔古姆鎮上。

塔古姆鎮與兩天前相比,又有不同。

在血戰中損失的房屋廢墟已經被清除乾淨,街道上覆蓋了新土,碾實壓平,連許多臭水溝都填平了。

很多茅草屋區域被畫上了石灰線,今後全部要整體推平,重新修建具有濃郁明清特色的建築。

鎮上一些比較好的房屋,陸續開設了雜貨店,茶社,還有一些籌備中的飯館,鐵匠鋪,妓院,賭擋,早點鋪和各種手工作坊,很快就會相繼開立起來,形成熱鬧的街市。

以後的鎮管委會,警察所,郵局,稅務所都會相繼開設,以滿足廣大移民的需求,形成穩定的行政治理機制。

只不過現在是軍管,顯得粗糙了許多。

鎮上已經恢復了熱鬧場景,很多華人移民滿臉笑容三五成群的走過街上,身後往往跟著低著頭、神情畏懼的土著女人。

這是華人移民剛剛選取的土著女人,雖然又多了一筆債,但心中的那份高興怎麼也壓抑不住,咧開嘴笑的特別暢快。

在這裡

將軍大人的承諾隨時兌現,只要努力打仗就能分到錢,分到女人(注,不是免費的),過上好日子,所有人都感覺有盼頭。

在村莊裡雖然是軍屯,但華人移民都是分開來居住,很多都是原來土著的茅草房,條件雖然差了些,但畢竟是自己的窩。

分到歸自己的田地耕種,怎麼耕種自己說了算,只需要到時候交糧就行了。

加上領到了土著女人,可以生兒育女,開支散葉,這和關門過日子沒什麼區別,將軍大人允許開闢荒田多種地,收稅從六成減少到五成,鼓勵村民開荒。

只要能捨得力氣,還怕過不上好日子嗎?

將軍大人還允許種植果樹,家前屋後允許飼養家禽家畜,養大後一律抽取四成的稅,這樣也值得。

如果一家養十幾只老母雞,那雞蛋可都是自己留著吃,能夠大大的改善生活,這筆賬誰都會算的。

很多華人移民心中都盤算著,帶著土著女人辛苦幹幾年,把欠賬還完之後,就能拿到村裡分給的宅基地。

建房蓋屋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到時候再攢錢買些地,屬於自己的地只要交三成的糧稅就行了,少了一半兒。

這樣下去,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鄭國輝帶著鄭守中幾人來到茶館坐下,閒聊了幾句,就提到了鄭守中今後的去向問題,他說道;“十一叔,有沒有興趣今後長居此處?”

“將軍大人,您的意思是?”鄭守中對這突然的一句,問的有些摸不著頭腦。

鄭國輝展顏一笑,解釋說道;

“這領航使之職終日奔波,海上什麼情況都會發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十一叔你也知道,通州守備只是掛職,不需要親自去指揮軍隊,那不是你擅長的事兒。

所以,本將軍考慮;

達沃城作為棉蘭老島最大的城市,未來發展不可限量,也是本將軍重點關注的地區,交給別人不放心。

你若有意,便沉下心來好好經營這座城市,有個10年8年,將其發展為不遜色於金陵城的核心之地,功績足以流傳後世。”

這一說,鄭守中大為心動。

自家人知自家事,鄭守中經商20餘年,背靠著鄭氏一族的資源,也只不過混了箇中等商賈之家的身家。

若沒有將軍大人抬舉,這一城知府的美差怎麼能落在自己身上?想都不要想,必須要緊緊抱住將軍大人的大腿,一筆寫不出兩個“鄭”字來,難道將軍大人還會虧待自己?

想到這裡鄭守中連忙起身離座,抱拳斬釘截鐵的回答說道;“守中不才,蒙將軍大人看重,願為將軍大人鞍前馬後效死力,唯有兢兢業業而已。”

“好,好,好……那就這麼說定了。”鄭國輝聽了大笑起來,吩咐說道;“且等到這一次回返通州祖地,十一叔你把需要帶的家眷,族人一併安排,隨同第三批南下大軍抵達後,即刻赴任。”

“謹遵將軍大人吩咐,守中不敢有違也!”

說完站起身來,兩人相視皆大笑起來,笑聲充滿了歡暢之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