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切,僅限於碼頭附近交易市場的範圍。這屬於有限開放,具體的開放到什麼程度?需要歐美各國列強的外交人員前來談,你來我往拖一拖,一兩年時間就過去了。
等到實力雄厚了,翅膀硬了,那自然就不裝了,攤牌了……
鄭國輝視察到張大雷家的時候,也恰逢中午時分,快到用飯時候了。
索性也就不再跑了,就在張大雷家裡吃一頓。
達沃知府鄭守中親自給開了條子,允許動用村裡的公產,好好的置辦一頓飯。
山谷種植園裡的條件還不錯,各家都養雞,養鴨,還有養豬和養牛的,張大雷家就養了4頭牛崽,15頭豬,還有一大群雞鴨。
沒有三個體壯如牛的媳婦,憑他自己真養不了這麼多牲口和家禽。
原本張大雷有心孝敬,可是被鄭守中拒絕了。
視察的軍政官員加上親兵四十多人,而且都是騎馬來的,張大雷家雖然有些富裕,想要招待也不容易。
他家除了雞鴨養大了以外,那些牛崽和豬可都在長身體的幼齡期呢,屬實也沒多少肉。
於是招來了10多名兵卒,幫著張大雷家的土著女人一起忙碌,張大雷忙前忙後的指揮,那積極性就別提了。
鄭國輝與鄭守信,錢江,鄭守中幾人坐在一邊喝茶品茗,吃一點水果悠閒等待,想到哪兒說到哪兒,聊些視察中的事兒。
他的位置正好能看見張大雷和幾個媳婦在忙碌,每當見到這個夯貨和他的夯貨土著媳婦頂著青腫的腦袋,又是切又是剁,忙的手腳不停。
就有一種莫名的喜感,讓鄭國輝忍不住發笑。
他只得強行扭過頭去,儘量不看這幾個人,否則總得笑場,那豈不是沒有威嚴了?
鄭守信看得出來,將軍大人對這個張大雷頗為喜愛,便試探著說道;“將軍大人,這次您把鄭福和鄭貴兩人也留了下來,身邊也沒多少可用的人手。要不然……將這個張大雷調到親兵隊去了,做個副隊長是沒問題的。”
“暫且不用,先讓他在這裡熬熬性子,把種植園管好了再說。”鄭國輝擺手拒絕了這個建議。
要想用人,同宗族的鄭氏族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特指年輕有學識,有想法,苦無門路的鄭氏宗親子弟),家生子都有幾十個,還怕沒人用嘛?鄭國輝這一次帶到南洋來的官兵和親衛,都是久經考驗,足可以信任的精銳,用於加深對該島的控制。
2000餘兵卒,離開的時候只會帶走150餘人隨身護衛,其他的皆留在島上。
部分想要退役的官兵,也得到很好的安置,起步最少是個村長或者村民兵隊長。
其他的諸如警署,稅務局,草創起來的府縣衙門,基層官吏大都是這些受傷或是退伍的官兵,多以通州籍為主。
也不能說任人唯親,只能說是當今時代的特色。
其他的軍隊屬下,鄭國輝還要放在金陵或者江南各府中慢慢培養,剔除刺頭和心思不存者,提拔重用主動靠攏的親信,這要有一個過程。
沒有兩三年時間,那可完不成。
中午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午宴,有椰肉燉土雞,菠蘿燉排骨,迷迭香溜肝尖,木薯燒鴨肉,雞蛋炒野菜,自然也少不了水果拼盤。
一頓華夏美食吃的讓人意猶未盡,總感覺有些不對,但又說不上來的味道。
下午繼續視察後,做了些重要指示,總督鄭守信都安排人用小本子全記了下來,用作未來行政的依據。
將軍大人的每一句話都是金科玉典,可不能開玩笑。
午後3點多,一行軍政官員在親兵的護衛下,策馬離開了山谷種植園,很快消失在遠處盡頭。
只有額頭青腫的張大雷站在山坡上,久久地對眾人離去的方向揮手,眼中滿是深深的感激和不捨,口中喃喃說道;
“將軍大人恩重如山,我老雷粉身碎骨難以報答,今後唯有悉心教導子弟成人,不負將軍大人“繼往開來”的宏願。”
“我張大雷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算是燒了八輩子高香。”
“今後世世代代要為將軍大人效忠,若有違逆者,就是我這一脈的不孝子孫,自當逐出宗族,任其自生自滅。”
且不說張大雷發出的這個宏願大誓,也不說他今後是否還會納新的姨太太。
就憑如今家裡額頭青腫的三個門神,每個人都能給他生一個班,絕對無愧於頂級貨色的稱號。
若是一個人,真的能有四五十個子女,到孫輩數量那可就非常驚人了。
張大雷這樣精壯的漢子在這大山中也沒啥娛樂,沒事就生孩子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