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風雲1864

第672章 一南一北突破

1932年12月26日

西方聖誕節過去的第二天,在三寶顏航空基地寬闊平坦的飛機跑道上,一架體型巨大的銀白色運輸機騰空而起,穩健的展翅飛向高空。

地面上的幾百名科研人員和後勤人員激動的歡聲高呼起來,大力神運輸機正在進行全重量搭載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在飛機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時,隨行採訪的記者頻頻按動快門,將這一幅珍貴的圖景留在取景框裡。

在試飛階段,大力神運輸機就贏得了1072架定單,其中350架來自於軍方,其他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航空公司,包括英,法,德,俄等外國的航空公司。

大型的飛機工廠正在三寶顏和馬尼拉興建中,明年2月份就將進入工廠裝置安裝除錯階段,7月初第一架嶄新的大型運輸機就將順利出廠。

相比於大力神運輸機,由於前線軍事需求的強力推動,軍方推動的“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速度要更快一些。

最遲3月底,第一架“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就將出廠。

按照初期每月12架的生產速度,到明年底就將達到每月26架的既定計劃,為軍方提供總計160架重型轟炸機。

工廠最大的生產能力是每月36架,相比悍婦中型轟炸機動輒每個月200餘架的生產能力,似乎微不足道。

可別忘了,這可是四發重型轟炸機,每架的載單量高達7.7t,是悍婦中型轟炸機1.2噸載單量的六倍,造價更是後者的9.4倍,堪稱昂貴的大玩具。

200磅的重型航空炸彈,這個大傢伙一次就能攜帶60枚,對目標區域實施高空地毯式轟炸,效果相當驚人。

所以軍方現在有種說法,稱呼“空中堡壘”轟炸機為戰略轟炸機。

三個月後

丹佛高原上的北方軍團司令部內,正在舉行高階軍事會議,研討大戰來臨前的各項軍事部署,反覆推敲不足之處。

此次是大楚帝國自成立以來,發動的最大規模戰役,總計動用了超過222萬兵力,彙集了陸軍和空軍大部分力量,並由皇家海軍負責在美國東部沿海側擊佯動,吸引美軍沿海軍事力量。

此次動員的222萬總兵力中,北方兵團172萬,南方兵團超過50萬,形成以北方兵團為主,南方兵團為輔的格局。

在兩大兵團中,還有超過40萬的“北美義勇兵團”,這是大楚帝國皇家陸軍慣用的手法,同樣應用在北美戰事中。

所謂的“北美義勇兵團”,成員來自於此前歷次作戰中俘虜的美軍官兵,並適當的補充強徵的白人及墨西哥裔青壯年,甚至還有一支3.7萬餘人的黑人部隊。

所有的“北美義勇兵團”編制統一,最高的編制是團,編制內1200人。如今已經編列到268團,分散配屬給負責主攻的帝國集團軍各師、團,充作炮灰使用。

這主要考慮到芝加哥戰役中,帝國軍隊主要承擔的是攻擊任務,重大的傷亡難以避免。

根據以往的經驗

舉凡進攻的一方,縱然是作戰能力強悍的德軍,法軍,英軍和楚軍,也避免不了過大的傷亡,這是塹壕戰的特點。

英國人用印度士兵填壕,法國人用北非士兵填壕,楚國軍隊就用俘虜填壕,藉以大量減少大楚帝國士兵的傷亡。

別看大楚帝國皇家陸軍一直高歌猛進,其實對手真的不弱,尤其是在芝加哥周邊固守的美軍,大炮,裝甲車和彈藥樣樣不缺,兵力資源充沛,後勤保障無虞。

這裡與荒漠防線可不同,地處物產豐富的北美中部大平原,在進入1933年後,美國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農業生產更是達到了大蕭條之前的九成水準。

糧食不缺,蔬菜不缺,大炮不缺,武器裝備樣樣不缺,且囤積了數百萬重兵於此,建造了堅固的防禦線和城市堡壘群。

芝加哥位於五大湖畔,這是先天的有利條件。

透過暢通的水路運輸,可以不受干擾的從底特律,匹茲堡,多倫多甚至紐約得到海量物資輸送,得到援兵和傷兵後送,完全沒有任何瓶頸及弱點。

這樣一個33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擁有極強的後勤支援能力,可以隨時向前方輸送源源不斷的物資,打一場長期戰役。

華盛頓的信心就源於此,在整個芝加哥防線囤積了超過230萬重兵,另有上百萬美軍可以隨時支援,陸路和水路交通都是一片暢通。

楚國遠征軍的絕對優勢就是空中力量,地面的坦克裝甲車那就別提了。

在這種典型的攻堅戰役中,自重只有4.27噸的“野狼”輕型坦克,自重超過10噸的“野牛”中型坦克,在火炮超級密集的戰場上,那只是送菜而已。

據悉,美軍裝備的火炮已經達到2.27萬門,僅在芝加哥戰場上,火炮總數就超過1.6萬,從37毫米快炮至280亳米要塞炮應有盡有,彈藥儲備數量也非常大。

美國作為一個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工業國,在家門口打仗,自然不會缺了這些東西,可以使勁了造。

從1932年10月至1933年3月間,這5個多月時間內,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役。

可楚、美兩國間大大小小的戰鬥數以千計,有些激烈的戰鬥傷亡數千上萬人,已經不亞於戰役規模了。

雙方在長達1430餘公里的戰線上鏖戰,對某些突出部反覆爭奪,十數次易手,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

由於擁有空中優勢,楚國軍隊往往能夠迅速呼叫空中支援,對美軍士兵實施狂轟濫炸和掃射,將敵人擊退。

和往往白天佔領的陣地,立足未穩,夜間就被美軍組織反擊奪了回去。

這5個多月的時間,美軍付出了傷亡七十餘萬的代價,也造成了楚國軍隊傷亡十幾萬人,從北到南的戰火硝煙瀰漫。

這就是強大工業國的難纏之處,試圖征服的難度極高,代價很大。

北方軍團經過連續兩天的最高軍事會議,最終達成了一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