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
美國民眾對胡佛總統的憎恨已經達到了最高點,他們憤怒地稱其為“胡佛豬”,成為愚蠢和失敗的代名詞。
在胡佛總統任職早期,在1929年末爆發的美國股市跳水災難,從而引發了遍及全國的大蕭條,商業擠兌,工廠倒閉,大量的中產階級一夜之間返貧。
大蕭條時期,美國失業者們排隊領取救濟的場景,成為了這個時代一張張令人心酸的歷史照片。
在那時,胡佛政府仍頑固堅持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然而世界性大蕭條愈演愈烈時,他所採取的措施已顯得蒼白無力。
紐約街頭甚至流傳起一首兒歌,諷刺地描繪了這時的情景
“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訊號,美國往地獄裡衝。”(梅隆是美國的財政部長)。
胡佛總統成為了貧窮的代名詞,連狗都對他嗤之以鼻。
失業工人們用紙袋搭架的棚戶區被稱為“胡佛村”,流浪者裝著廢品的麻袋被稱為“胡佛袋”,人們將汽車的前臉鋸下,讓驢子拖拉,當作廉價的代步工具“胡佛車”。
失去房屋的難民在公園長椅上蓋著報紙入睡,這些報紙被稱為“胡佛毯”,農民抓老鼠充飢,並叫它們“胡佛豬”。
這時候的美國人民萬萬沒想到,胡佛總統的騷操作才剛剛開始。
他的政府推動了《國家安全法案》的透過,將來自大楚帝國的金融投資和大量固定資產視為肥羊,透過安全法令強行的剝奪,從而引發與楚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和敵對……
這最終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北美戰爭,恰恰成為真正災難的開始,然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國土淪喪,美利堅被肢解的七零八落。
夠了,真的受夠了,讓那該死的胡佛總統下地獄去吧!
備受折磨的美國民眾再也無法忍受,議會投票彈劾了胡佛總統,由副總統邁爾斯-格里菲斯繼任,這是典型的救火隊員。
第32任總統邁爾斯-格里菲斯上任伊始,便在華盛頓發表演說,表示美利堅聯邦正處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他將會竭盡所能的儘快結束戰爭,為此不惜代價。
1933年11月19日
在歐洲,英,法,德,意等國的斡旋下,停戰談判與紐約正式召開,這是世界矚目的大事件,引來了世界各主要列強關注的目光。
出席紐約談判的是大楚帝國北美遠征軍南方兵團總司令楚-鄭焱親王,當著所有人的面,他直接甩過去了一份停戰條約文字,並且冷聲說道;
“美國必須承認無條件戰敗,必須承認現狀,必須承認並割讓中西部十九州給予帝國作為戰爭賠償,必須承諾放棄發展海軍力量和空軍力量,還有其他的一些要求。
這份檔案一個字都不準改,美方只有接受或者拒絕。
另外通知一下美國方面,當前的芝加哥共和國正在籌組中,美國必須予以承認並且尊重雙方邊界,沒有商量的餘地。”
親王的態度非常強硬,原本大楚帝國佔據的西部九州,再加上中部七州,那也只有16個州,怎麼會多出來四個州呢?
這是位於北美中部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艾奧瓦州和堪薩斯州,當前被帝國軍隊佔領。
這其中
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新州都瀕臨五大湖,擁有包括密爾沃基,格林貝,杜魯斯,科納科皮亞,巴迦納以及格蘭特等一系列湖濱港口,還有相當不錯的工業基礎。
這麼好的地方,大楚帝國方面當然要納入囊中。
今後作為向歐洲出口的重要航運港口,能夠將中部地區的糧食,皮毛和肉類以及工業品暢通無阻的運往歐洲,這些五大湖港口至關重要。
艾奧瓦州和堪薩斯州則地處中部交通樞紐中心,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當聽到大楚帝國的停戰條件時,美國國務卿梅隆的臉色都綠了,他站起身來顫抖說道;“太過分了,這太過分了,美利堅絕不會接受如此屈辱的停戰條約。”
“那就等著吧,等著芝加哥共和國的成立,等著美利堅繼續被肢解,帝國軍方對完成這一歷史程序非常有信心,告辭了。”
楚-鄭焱親王輕描淡寫的撂下了一句話,直接轉身就離開了。
這讓一眾的歐洲各國外交使節面面相覷,他們意識到大楚帝國方面在強硬的態度背後,是雄厚的軍事實力支撐,自然不會妥協。
於是紛紛轉過身來,開始對美國務卿梅隆施壓,要求他接受這項極其屈辱且無法更改的停戰條約,將北美局勢緩和下來。
勝利者不接受指責,這是約定俗成的道理。
國際政治的現實和冷酷在這一刻展現無疑,這令美國人倍感心酸。
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列強國家,紛紛施壓美國接受這份無條件投降的停戰條約,承認現狀,承認戰敗,理由出奇的一致。
誰讓胡佛總統率先挑起爭端?
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一場戰爭,胡佛總統又菜又愛玩,非要去驚醒,去觸怒那東方巨龍,自然要承受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
美國政府財政沒錢了,就去打楚國海外投資的主意,那不揍你揍誰呢?
這話說起來在理,問題的關鍵在於楚國打贏了戰爭,那自然都是對的,否則有理也變成無理。
現在所有的歐洲列強國家都施壓美國,要求其無條件投降,承認戰敗的現狀。
這是因為大楚帝國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在第七方面軍和第12方面軍全面轉入休整補充的時候。
楚國遠征軍第二方面軍,第五方面軍和第13方面軍正在頻繁調動部署,準備沿鐵路向東攻擊前進,直插美國五大湖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底特律,匹茲堡,乃至於將目標對準東部的大都市費城和紐約。
真的到了那時,可就哭都哭不出來了。
美國是否接受戰敗條約並不重要,當這個民主國家的政權被徹底瓦解,那麼一切自然重新開始。
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根本改變不了大楚帝國軍事主導北美的格局形成,隨之而來的就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力的滲透。
正是看明白了這點
歐洲各國列強只能單方面的擠兌美國,接受這份屈辱的停戰條約,而且時間視窗已經很少了。
等到楚國龐大的軍事機器再次轉動,以摧枯拉朽的龐大力量大舉東進,任誰也阻止不了,那可就太晚了。
由於在北美沒有實質性的軍事存在,除了英國以外的其他歐洲列強,說話的腰桿子也不硬。
若找上楚國被硬懟回來,那還能有啥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