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野田巖的主廚大山次郎,則是wgo美食組織認可的“鰻魚飯之神”。……
得知繪里奈過來試吃料理。
大山次郎,肯定是親自操刀,親手製作鰻魚飯。
只見得他先將鰻魚切開,除去中間粗骨,再仔細拔掉幼刺,蒸一蒸,塗上醬汁,最後用備前炭烤之。
火力足又穩定。
才能烤得出真正的滋味。
一邊用扇子撥火,一邊勤力翻轉淋醬。
整個過程,大山次郎是細心燒烤,爭取把鰻魚的味道發揮到極致。
事實上想要做出一份美味的鰻魚飯,很不易。
東京附近那些鰻魚店,很多料理師傅都會冒著濃煙下功夫,差點被煙燻到盲掉。
傳統上,鰻魚飯是用一個長方形的漆器盒子裝著,高階的是一層飯,淋上醬汁,鋪一層鰻魚,再來一層飯,最後用最肥美的魚肉鋪在最上層。
因為有兩層鰻魚,故稱【重】。
吃時,撒著一些綠顏色的山椒粉,和四川蜀地的紅山椒不同種,非常辛辣,香氣撲鼻。
最初吃不慣時,會覺得這山椒粉有點肥皂的味道,差點作嘔。
鰻魚。
雖說去了骨。
但還是有些很幼細的刺,留在肉中。
鯁住了喉嚨,非常不舒服,一旦吃慣了,便不覺得有何不妥。
……
時間稍縱即逝。
很快,由大山次郎親手製作的鰻魚飯,開始由一名服務員端至到薙切繪里奈的面前。
細細一看,重箱裡面有著厚厚的鰻魚飯。
上層鋪滿了剛烤好的加了醬汁的鰻魚,而醬汁則是鰻魚飯的靈魂。
每間店。
都有各自的秘方。
大山次郎所使用的醬味,普遍比較清淡,但卻能吊出鰻魚的鮮味,引出米飯的清香。
這個登場的氣勢,還未入口,就已經很想哭了。
另外,關於盛放鰻魚飯的容器,有必要說一下,放在圓碗裡叫“鰻丼”,盛裝在精美漆器盒裡才能叫“鰻重”。
大山次郎的這碗鰻重,使用的是貴重的“輪島漆器”!“嗯?這就是最好的鰻魚飯?”
稍微低頭瞄著一眼,繪里奈眉頭皺了皺。
作為監督和評審員,她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趕緊拿著筷子夾起一小塊鰻魚,細細品嚐。
……
剛入口。
只覺魚皮油脂焦黃,香氣迷人。
鰻魚外表非常硬挺,可當牙齒咬開的那一瞬間,鮮嫩即化。
底層米飯的軟硬度剛剛好,吸收了醬汁也不糊爛,套餐內還有一碟醃菜和一碟白蘿蔔泥,口感清爽解膩。
慢吞細嚼,鰻魚的鮮美在舌尖上緩緩綻放。
那肉質細膩滑嫩,幾乎不需作多咀嚼,便化作滿口醇香,留下一抹難以忘懷的溫潤。
同時,烤制的火候恰到好處。
外皮微焦,內裡多汁,形成了一種微妙對比。
而假如在咀嚼著這等美味鰻魚之時,又能趕緊扒拉一口吸收了鰻魚醬汁精華的米飯進去,那滋味,那口感,簡直是……
好吃到爆炸!以至於,繪里奈的眼中閃過驚豔。
她閉上眼睛陷入回味,去感受著鰻魚飯在口腔中綻放的每一個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