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便是這些人在‘假裝投降’,目的不是伺機暴亂,便是等待本國軍隊打回來時,配合本國部隊裡應外合,重新奪回這一座城鎮的控制權。
所以在最開始,在河套才剛為漢家所有,什麼情況都不明確,只是‘河套各部傳檄而定’的軍報傳回長安時,劉榮就已經下了定論:不對勁!
十分裡有十二分不對勁!
匈奴人,這是壓根兒不覺得漢家在河套地區的統治,能根深蒂固、長久維序;
所以,短時間內對漢家低頭、投降,不過是河套各部儲存力量、保全自身的權宜之計。
一旦未來某天,緩過勁兒來的匈奴人打回河套,那這些所謂‘投降漢家’的河套遊牧部族,就將成為匈奴人奪回河套最至關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畢竟碉堡,永遠都只能從內部攻破。
有了如此清晰地認知,劉榮對河套地區的掌控方式,更是十二萬分的慎重。
光是駐守河套的兵力,就有博望城的朔方都尉部、北地騎都尉,以及原朝那塞駐軍:北地都尉,共計一萬五千兵馬。
再加上河套南部的五原都尉五千兵馬,西部與河西隔大河相望的西部都尉、北部都尉一萬兵馬;
林林總總算下來,小小一個河套,二郡只土,漢家愣是駐紮了五個野戰都尉,一個騎都尉——共計足足三萬人的常備野戰軍!
要知道自有漢至今,凡近六十年,其中至少有五十年的時間,漢家的常備野戰軍總兵力,都不曾達到過三萬這個數字!
是全天下、整個漢室的野戰軍,不曾達到過三萬!
哪怕到了現在,漢家在劉榮有意‘窮兵黷武’的前提下,短時間內爆兵爆了十幾支常備野戰軍出來,但除去南北兩軍、羽林虎賁二衛在內的都城衛戍力量,剩下的也就是七八萬——總兵力絕對不到十萬!
換而言之,漢家把過去五十多年,都不曾擁有過的龐大軍隊:三萬常備野戰軍,都投送到了只佔據朔方、五原二郡的河套地區。
拿漢家如今的情況來說,便是十幾支常備野戰軍,二十來個常備野戰都尉部,滿共十來萬人,漢家在長安留了三萬左右;
其餘七八萬,有將近一半,都被送去了河套。
最後剩下的三四萬,則分別駐紮在飛狐逕、棘門、句注、雁門等北方邊塞地區,分散駐守北方防線。
長安留南北兩軍、羽林虎賁二衛,超過二十個校尉部、三萬多兵力,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理。
——畢竟是為了衛戍都城長安嘛!
尤其長安,曾有過差點被匈奴人兵臨城下的先例,悠著點也沒什麼錯。
但河套地區,卻也得到了和長安差不多的待遇,也同樣得到了近三萬兵力的常備野戰軍駐紮。
尤其是在整個漢室,都只有十來萬常備野戰軍,且長安已經分走其中三萬多的前提下,河套地區又分走三萬?
這樣的兵力部署,本身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要說河套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顯然沒有重要到和都城長安齊平的程度。
畢竟長安要是沒了,寒假就要亡了國;
而河套丟了?
——華夏文明,又不是沒有丟失過河套。
從始皇駕崩,一直到劉榮主導的漢匈河套-馬邑戰役,長達六七十年的時間,河套都掌握在草原遊牧民族手裡,漢家不也好好的?
所以,說河套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和漢都長安不相上下,本質上是並不成立的。
河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和皇都長安相比,只能說是別來碰瓷。
那麼,既然河套並非‘和長安一樣重要’,又為何能得到和長安等同兵力的龐大野戰軍長期駐紮呢?
不是戰略地位、戰略重要性達到了這種程度,那就只剩下一種解釋。
要麼,是漢家短期內,有想要達成的軍事戰略目標,需要從河套發起。
比如去年的高闕之戰,以及未來幾年內,有可能打響的河西之戰,漢家最能仰仗的,無疑都是長期駐守河套地區,對當地相對更熟悉一些的當地野戰軍。
但從這個層面來考慮,也依舊無法解釋河套地區,這三萬人以上的龐大常備野戰軍駐紮數量。
——高闕之戰,從前鋒郅都的先頭部隊,到程不識後續支援的主力部隊,加到一起也才不過幾萬人!
且高闕之戰的參戰兵力,有至少一半以上,是漢家從內陸地區悄悄調過去的;
博望城的朔方都尉、北地騎都尉等三軍,程不識最終僅僅只調動了四分之一不到,餘者哪怕在高闕之戰爆發之後,也依舊是原地駐守。
至於河套南部的五原都尉,以及西部地區的西部都尉、北部都尉,在高闕之戰更是連一根毛的武勳都沒撈到。
到這裡,問題就非常明顯了。
——博望城,是河套地區的北部前哨站,距離河套北部,與幕南地區分割的大河只數十里,距離對岸的高闕也不足百里距離。
高闕之戰爆發後,但凡不是有什麼極為關鍵、極為要命,稍有差池就要出大亂子的使命,博望城的三部野戰軍,就都是可以去高闕轉悠一圈的。
那他們為什麼不去?
是攻下高闕沒有誘惑力?
還是到手的武勳不夠香?
顯然都不是。
事實上,漢家在河套北部的博望城,所駐紮的朔方都尉、北地騎都尉也好,在河套南部駐紮的五原都尉也罷;
乃至河套西部的西部都尉、北部都尉等常備野戰軍——真正因‘外部因素’為需求而設立的,最多隻佔兩個。
——西部地區,為了防備河西,需要一部都尉;
——北部地區,為了防備高闕,同樣需要一部都尉。
剩下四部都尉,說是為了保護河套,事實上,卻是為了保證河套內部,不會在外部軍事威脅出現時,迅速成為河套地區的內部威脅。
老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偏偏河套地區的‘賊’,還都是無法甄別,看著濃眉大眼,卻隨時準備反水的二五仔。
殺又殺不得,抓又抓不到;
便只能透過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駐紮軍隊,來儘可能確保安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