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匈奴,是短時間內無法徹底解決。
東北的朝鮮半島、南方的嶺南百越,則都是武力解決不划算,不動用武力不好解決的情況。
結合實際情況,劉榮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思路。
——匈奴人有心避戰,就意味著未來短時間內,漢家很難和匈奴人,再打一場高闕之戰級別的中大規模戰役。
既然和匈奴人打不起來,那朝鮮半島、嶺南百越,也就未必是完全不能動武的了。
至少二者其中一個,是漢家可以嘗試著透過武力解決的。
而在二者之間,劉榮比較傾向於透過武力,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
嶺南百越,則透過其他手段解決。
原因也很好理解。
——過往千百年間,朝鮮半島,終究不是始終沐浴在華夏文化的雨露當中。
朝鮮半島和華夏文明第一次產生交集,是商末周初,商紂王帝辛的叔父箕子遁走朝鮮半島,建立箕子朝鮮政權,並在隨後得到周朝的認可。
之後,朝鮮半島仍舊和先前一樣,與華夏中原並無往來。
眾所周知,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享國八百年。
周祚八百年,再加短暫一統數十年的秦,以及有漢以來近六十年;
林林總總算下來,箕子於朝鮮半島建立政權,已經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
九百年前,商朝滅亡、周朝將興之際,殷商王族箕子跑去朝鮮半島,建立國家,而後失聯數百年。
從箕子建國,到朝鮮半島下一次與華夏文明扯上聯絡,已經是六七百年後,戰國時期的燕國降服箕子朝鮮。
而且,箕子朝鮮臣服燕國,也並非直接成為燕國郡縣,而是以類似附屬國的性質,繼續存在於朝鮮半島,幾乎不受燕國任何方式的支配,頂多就是朝貢之類。
如此百十年,秦一掃六合,燕國滅亡,箕子朝鮮恢復為獨立政權;
再下一次——也就是第三次和華夏文明扯上關係,便是五十多年前的漢室初。
燕王臧荼謀反,太祖高皇帝劉邦御駕親征,臧荼兵敗身亡。
臧荼身死,其部眾、屬從自然作鳥獸散,其中一人,便是東走朝鮮半島,向箕子朝鮮尋求庇護,並最終鳩佔鵲巢的衛滿。
…
便這麼一樁樁、一件件,掰著指頭數下來,就不難發現:對於朝鮮半島的原住民,以及原有的‘文明’而言,華夏文明所帶來的影響,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尤其是在朝鮮半島原住民的視角中,時至今日,華夏文明都不曾將朝鮮半島納入其中。
——九百年前,華夏王朝更迭,商亡周興,殷商末代王族箕子去了朝鮮半島;
但去歸去,箕子卻一沒帶能工巧匠,二沒帶學術大拿。
箕子去朝鮮半島,與其說,是帶去了華夏文明的雨露,倒不如說,是作為流亡的前朝遺老,一直跑到朝鮮,才終於在這天地間,找到了一片安身之所。
再者,箕子所建立的箕子朝鮮,也並非佔據整個朝鮮半島。
要知道如今,佔據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衛滿朝鮮,都還是將原有的箕子朝鮮,以及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土合併,才得以佔據半個朝鮮半島。
六國合兵,得朝鮮半島其半;
如此說來,原先的箕子朝鮮政權,領土只怕連朝鮮半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也就是說,箕子所創立的箕子朝鮮政權,其實算不上朝鮮半島舉足輕重的大勢力。
就算箕子朝鮮政權‘華夏之風’濃厚,但受限於領土,終歸無法將這影響力,擴張到整個朝鮮半島。
結合此間種種,便可知商末周初,箕子紮根朝鮮半島,對於朝鮮半島的原住民而言,其實就是:中原華夏王朝,跑來一個亡國的王族,在咱們這嘎達找了個角落,建立了個政權。
然後?
沒有然後。
大家該咋樣咋樣,井水不犯河水。
這個時代的朝鮮半島,以生存而第一,甚至是唯一要素。
和草原一樣——這個時代的朝鮮半島,也同樣沒有太過明確的國家、民族觀念,更多還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朝鮮半島和華夏文明的第一次碰撞,便大致是這麼個狀況。
那第二次呢?
第二次,是在箕子朝鮮政權建立七百多年後,華夏中原某個名為‘燕’的王國,透過武力脅迫箕子朝鮮臣服。
與箕子朝鮮一同臣服燕國的,還有與之毗鄰的真番。
這一次碰撞,倒是終於把朝鮮半島的原住民、原有秩序給涵蓋其中了。
但造成的影響,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大家都苦哈哈求生存呢,突然有一天,一群自稱‘燕人’的粗狂大漢跑上門,讓箕子朝鮮臣服納貢!
本以為,這就是華夏人和華夏人之間的事兒,大家也就是看看熱鬧,圖一樂呵;
結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真番也被稍帶上了!
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作為當事人的真番人,那更是慌的不行。
瑟瑟發抖著,找鄰居箕子朝鮮請教,得知燕人只是想讓自己下跪,這才鬆了一口氣。
藉此機會,大家也對半島以裡、以西的華夏中原文明,有了初步的瞭解。
——華夏人征服對方,好像並不會把對方收為奴隸,而是僅僅只需要對方下跪磕頭。
然後,沒了。
又沒了。
朝鮮半島與中原華夏文明的第二次碰撞,也只讓朝鮮半島的原住民,有了這聊勝於無的淺顯瞭解。
第三次,又是過了二百來年後。
燕地來了個喪家之犬,求箕子朝鮮收留自己,結果鳩佔鵲巢,把人家的國家給佔了,還厚顏無恥的建立了所謂‘衛滿朝鮮’。
短短几年內,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也都相繼被這個‘小偷’建立的政權所吞併!
逼得馬韓人不得已,只能在半島剩下半部建立辰韓政權,並與其他半島土著報團取暖,與衛滿朝鮮抗衡。
這一次碰撞,又是隻教會了半島原住民一件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