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和記黃埔的行動已然拉開帷幕。
此時,李加誠雖然知道置地集團正在針對和記黃埔,卻全然不知林浩然竟妄圖吞併和記黃埔。
在他看來,對方或許僅僅是想打壓和記黃埔,搶奪其業績,報復其之前的行為罷了。
畢竟,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高達40%的股分,這已是公開的事實。
如此高的持股比例,按常理,很難有人還會對和記黃埔動歪心思。
雖說不能絕對地說無人敢染指,但這樣的持股率,正常情況是不會有人覬覦的。
所以,包括李加誠在內的所有人,根本沒有想過,林浩然會打和記黃埔的主意。
然而,林浩然卻偏偏是個例外。
對他而言,和記黃埔遲早會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上一次,在反擊匯灃銀行,將匯灃銀行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陷入資金鍊斷裂的時候,李加誠旗下兩家企業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都分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而林浩然也趁機讓銀河證券公司在那個時候趁機吸納了許多香江巨頭企業的股份,其中就包括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
其中,當時持有的長江實業股份就達到16.25%,而和記黃埔的更是達到18.71%。
而這,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
自從在確定要收購和記黃埔之後,林浩然便讓銀河證券公司暗中繼續吸納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的股份,要慢慢吸納,不能被李加誠那邊的人發現,這也已經過去大半個月時間了。
儘管速度很慢,如今銀河證券公司持有的和記黃埔股份,也超過21%了,而長江實業的股份也達到19%以上。
離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40%的股份還很遠,而且隨著二級市場的股份越來越少,收購難度也在急劇增加。
但林浩然並不急躁,他知道這場博弈是持久戰,比拼的是耐心、資金和時機。
只要時機一到,即便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高達40%的股份,他也有信心撬動這塊堅冰。
40%的持股固然是強大的壁壘,但並非牢不可破。
除了二級市場,可不僅僅是隻有長江實業以及銀河證券公司持有股份,還有不少持股不少的股東的。
這些股東的持股情況,林浩然已經讓人暗中調查過了,雖然暫無公開資訊披露有其他具有影響力的特定大股東,但還是有一些機構,以及個人股東,持有不小比例的股份。
這裡面佔據的股份,被查出來的,就達到13%左右。
這些股份,只要利用好,便是反超李加誠的關鍵棋子。
至於現在,暫時還不能輕舉妄動。
李加誠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警覺性極高。
一旦自己貿然對那13%的股份下手,到時候便有訊息洩露的可能性,極有可能打草驚蛇,讓李加誠提前做好防範。
8月30號上午,星期日。
今天,全香江將近40家惠康超級市場,同時掛出了醒目的紅色促銷海報。
“震撼全城!低至成本價!超過200種民生商品,連續30日瘋狂特惠!”的標語格外刺眼。
傳單早已派遍港九新界,翡翠臺的廣告也從清晨開始輪番轟炸。
幾乎在同一時間,百佳超市的所有門店也迅速換上了自己的促銷海報,顏色更加鮮豔,字型更大:“百佳不惜成本!感恩回饋!核心商品全年最低,價比天低!”降幅35%的承諾,像戰書一樣回應著惠康的挑戰。
香江的市民們沸騰了。
主婦們提著菜籃,阿公阿婆拉著小推車,甚至還有上班族趁著休息日,紛紛湧向最近的惠康和百佳。
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龍,貨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清空,尤其是米、油、罐頭、紙巾等日常必需品以及特價生鮮區域,更是人潮洶湧,幾乎需要店員不斷從倉庫補貨。
“惠康的紙巾便宜好多啊!”
“快!去百佳看看,他們的新鮮豬肉好像更平!”
“兩邊都買點!這個月可以省不少錢!”
市場上充滿了這種興奮的議論。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節省開支的大好機會。
但對於站在幕後觀察的李加誠和林浩然而言,這卻是一場無聲的戰爭,每一張售出的單據,都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消耗。
李加誠在辦公室裡,聽著下屬每隔一小時彙報一次的各門店銷售情況和客流對比。
初期資料顯示,由於百佳的降幅更大,確實吸引了不少顧客,部分門店的客流甚至暫時超過了惠康。
但這並沒有讓他感到絲毫輕鬆,反而眉頭緊鎖。
銷售額是上去了,但這些都是用遠低於成本的售價換來的,賣得越多,虧得越狠。
他不斷催促採購部門與供應商周旋的結果,也只是爭取到極其有限的臨時折扣,對於巨大的價差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而在康樂大廈,林浩然和馬世民看著初步報告,相視一笑。
“老闆,看來李先生是鐵了心要跟到底了,他貼的錢,可比我們多多了。”馬世民哈哈笑道。
掌握著朗維集團這個快消巨頭的他們,相當於擁有一手貨源,省去中間商賺差價,拿貨成本本來就要比和記黃埔的百佳超市低不少。
再加上置地集團資金充足,他們虧得起!
企業之間搶市場,燒錢很正常。
對惠康超市而言,即便是數個月不賺錢,有牛奶國際乃至置地集團的支援,都能輕輕鬆鬆撐得下去。
可百佳超市就不同了,本身和記黃埔如今各業務業績都普遍下跌,現金流吃緊,百佳超市的燒錢,無異於在和記黃埔本就千瘡百孔的財務狀況上又狠狠紮了一刀。
林浩然悠然端起茶杯,輕抿一口,嘴角噙著一抹閒適的笑意:“我倒是要瞧瞧,他們能硬撐到什麼時候。對了,鵬城那邊的工廠,是不是9月3號就能正式投產了?”
目前,由於運費因素,大部分產品成本居高不下。
像喜力啤酒、巴黎歐萊雅、嘉士伯、卡夫亨氏等產品,均從南洋、東瀛、歐洲、北美等地方運輸而來。
不過,自收購完成後,便已規劃在鵬城建立生產基地,未來成本勢必會進一步降低。
9月3號,林浩然需前往鵬城參加工業園區開園儀式。
馬世民趕忙回應道:“老闆,確實如此,雖說工業園區還未正式開園,但由於萬青集團那邊早已把廠房建好了,再加上當地政府大力配合,我們的裝置已提前進場。
員工方面,內地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資源,而且成本相比香江足足低了五六倍,也早早招聘到位,到時候,不管是員工薪資,還是廠房成本、原材料費用等,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工廠低不少,產品成本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9月3號正式開園,就意味著各工廠能同步進入生產階段!
所以,下個月之後,我們朗維集團旗下多個產品成本便可以大幅度下降,到時候,給惠康超市供貨成本更低了,意味著我們甚至都不用燒錢了!”
林浩然聞言,點了點頭。
在鵬城乃至珠三角其它城市開設工廠,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這其實也是當年整個珠三角地區得以迅速崛起的關鍵因素。
那麼,老闆們開廠圖的啥呢?
答案顯而易見,就是為了賺錢。
要知道,在香江或者其他地方生產,成本高昂。
但要是把工廠設在鵬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生產場地的租賃費用,還有稅費成本等,都會大幅下降。
綜合考量,在鵬城生產的成本,預計比從海外進口產品,或是在香江本地生產至少能降低40%到50%,甚至降得更多。
所以,惠康超市拿出200種商品開展30%的促銷活動,對他們而言真不算什麼難事。
“老闆,百佳超市那邊,有許多產品如今已經屬於朗維集團旗下的產品了,像維他奶、李錦記、力啤酒、巴黎歐萊雅、嘉士伯等這些香江市民熟悉的產品,即便對方知道是對手的產品,百佳超市也不可能輕易下架。
因為有許多市民是習慣用這些產品的,一旦百佳超市將這些產品下架了,那麼這些習慣了特定品牌的顧客,很可能就會轉而投向惠康超市的懷抱,這無異於自斷臂膀,將市場份額拱手讓人。
而這些產品,朗維集團自然也不可能給對方優惠,供貨肯定繼續供貨,就是如果對方想優惠給顧客,就只能自己貼錢補貼差價。
這等於是在用自己的錢,幫我們的品牌做推廣,鞏固我們產品的市場地位。”馬世民笑著補充,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
“這就是我當初為何要進軍快消領域的原因,我們不僅僅要掌握零售渠道,也要掌握品牌源頭。”
林浩然放下茶杯,微笑著繼續說道:“零售終端固然重要,但握有高市場份額、深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李先生的百佳超市現在就像是在為我們‘抬轎子’,他補貼得越狠,我們的產品曝光率和銷量就越高,品牌認知也越深。而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血流乾。
如果不補貼我們的產品,也沒事,那些顧客對比我們惠康超市與百佳超市的產品價格之後便會發現惠康的價格優勢更為明顯,自然會用腳投票,轉向我們的門店。
無論百佳超市如何選擇,主動權始終在我們手中。”
快消產品,才是市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為頻繁、消費頻次最高的品類。
它們如同城市生活的脈絡,滲透在每一個角落,從清晨洗漱的牙膏牙刷,到餐桌上的一日三餐,再到夜晚放鬆時的一杯飲品,快消產品無處不在,緊密地與市民的生活捆綁在一起。
而朗維集團,如今便掌握著其中不少知名品牌,這就讓百佳超市無論如何,都無法避開得了。
……
這一天,香江的街頭巷尾,從未因柴米油鹽而如此沸騰過。
這個週日,陽光熾烈,卻遠不及市民湧入惠康與百佳的熱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