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瑤嶺山下當農民

第547章 【南油002】定型,走關係

方唯決定撤回派到中原基地的專案組成員,同時取消了中原基地試驗田的指定。就連孫士禮都很少去那邊,自己的技術人員還耗在那邊也沒有意義。

孫士禮很快接到了方唯寄來的小麥種子,在作物所讓人分析了一下,資料還是蠻好的。

接下來他就在冀北基地讓人進行種植驗證,其實心裡也沒抱多少希望。

方唯倒不像孫士禮那麼著急,他很清楚,搞一個新品種作物出來,有時候花費十年八年的時間都不足為奇。

他比反感這種任務式的專案,育種工作有其自己的規律,人為限定期限並不合理。

當然,孫士禮當時接下這個任務也是有自己的盤算的,無奈運氣不好,大機率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第二天。

方唯去了研究所。

“新一代油菜的申報方案寫出來了吧?”

新一代油菜已經經過了大面積種植,效果非常好,在端午節前就成功定型,被命名為【南油002】,畝產可達700斤,含油量49%。

這段時間大家正在匯總資料,確定論文的方向,同時也在編寫申報方案。

“寫出來了,寫出來了!”

作物所依然有科研人員在研究所駐紮,他們這些人兩年一輪換,到了這邊總能撈一些好處。

此時聽到方唯的問話就猶如天籟之音,看來方支書準備進行成果申報了,他們這些作物所的外派人員不就出成績了?

“去把申報方案拿給我。”

方唯拿到申報方案之後,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就在研究所給孫士禮打了電話。

孫士禮聽說對方搞出了新一代的油菜,各項資料指標還那麼好,頓時笑了起來:“方支書,你可真是及時雨啊。謝謝,真的非常感謝!”

這個成果雖然不能完全抵消新一代小麥育種的失敗影響,但也能保證影響降低到最小。

因此,孫士禮對方唯表示了真誠的感謝,同時心裡也有些過意不去。

放下電話之後,他打算等過段時間再給方唯那邊的研究所調撥部分裝置,再派幾個高階人才過去進行技術交流。

而方唯對於學術成果沒啥需求,和作物所繫結有很多隱形的好處,他並不在意這些事。

隨後,研究所這邊將資料和申報方案整理好,寄給了孫士禮。

匆匆數日。

方唯拿到了全面的統計資料,這一季的產量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收成還是不錯的。

林炳坤隨即決定正式發售各類種子,其中,稻種是重頭戲。但由於這一季並沒有外銷訂單,總體上供應量會略大於需求。

夏種還是按照現有規模進行生產,那麼到了秋收之後稻種就有可能積壓。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到了明年很有可能會調整生產計劃,減少稻種的供應。

這兩年基本上很少進行產量的調整,就是因為一直都有外貿訂單的存在。

“林總,你們有沒有主動尋找外銷的機會?”

上午,方唯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林炳坤打電話。

“我們和省外貿以及粵地外貿都一直有聯絡,目前有一筆外貿訂單尚未確定,應該快有訊息了吧。”

林炳坤倒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

瑤嶺農業出品的稻種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除非對方是傻子,用過一次就會一直惦記的。

“行,這件事你們抓緊。”

方唯沒有多說什麼,隨即就結束了通話。

整個上午他都在辦公室裡處理公務看檔案,臨近中午的時候接到了郭永清的電話。

“郭叔?你難得給我打一次電話,怎麼著,想喝酒了?”

“喝酒隨時都可以,我有別的事。最近煤炭的供應比較緊張,我一個老戰友的孩子在清河縣開了一家磚廠,需要大量的煤炭,你能不能和老大說一聲,幫幫忙?”

郭永清退休之後幾乎很少找方唯辦事,人家兩口子熱愛旅遊,小日子過得美滋滋。

這次的事情是他一個老戰友找上門來求助的,他不得不出面找人。

“小事!你咋不直接找我大哥呢?”

方唯不覺得這是啥為難的事兒,作為煤礦來說都是統一定價,賣給誰不是賣?

他只是納悶對方為啥不直接去找方平,反而要拐個彎。

“老大啥都好,就是有時候太死板,我還是和你說比較好。”

“行啊,那我就和大哥說一聲,回頭你讓人直接去煤礦找他就行。”

方唯聽到郭永清的理由,差點笑出了聲。

對方看人還是很準的,大哥有時候的確不知道變通,太過講原則容易得罪人。像這種事完全可以靈活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