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方唯也沒去辦公室,直接去了煤礦。
“大哥,忙著呢?”
他直接敲門走進了分配的辦公室,對方一個人低頭在忙活。
“三弟,你咋來了?你等我一會,小陳,泡壺茶拿進來。”
方平正在籤批幾份檔案,他讓方唯先坐,然後讓人送來了茶水。
過了十來分鐘,他才忙完。
“大哥,最近煤炭銷售的很好嗎?”
方唯最近沒有關注煤礦的事情,方平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一般也是直接向集團公司彙報。
因此,他根本不清楚最近煤炭的行情。
“何止是銷售的很好,簡直就是供不應求。這段時間煤炭的價格上漲了起碼三成,礦上的產能跟不上,我一天到晚不知道要接多少電話,都是為了購買煤炭。”
方平嘆了一口氣,煤炭價量齊飛本來是好事,但供應一緊張就有很多人找他拉關係。
供不應求嘛,想要儘快買到煤炭就得找人。
“我來找你也是為了這事兒,郭叔有一個老戰友的孩子......”
方唯也不囉嗦,直接說了郭永清給自己打電話的事情。
他的意思,這個忙還必須要幫,要不然說不過去。
“行!我回頭給郭叔打電話,這事兒我記住了。”
方平沒有說別的,方唯都出面了他也不可能拒絕。
其實郭永清要是直接找方平,他也會幫忙的,是對方想多了而已。
隨後,方唯就去視察了整個煤礦的工作,煤礦生產正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之中,同樣是這麼多的月產量,但利潤卻上漲了一大截。
看這架式,煤炭的價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本來是縣裡的沉澱資產,結果到了瑤嶺集團的手上卻重新煥發了生機。
煤炭的價格上漲是經濟週期所決定的,只能說公司介入的時機剛剛好。
中午。
方唯在煤礦職工食堂吃的午飯,管理人員和工人的伙食是一樣的,伙食不錯,起碼他是這樣認為的。
吃過飯之後,他就離開了煤礦,直接回家睡午覺。
由於煤炭的價格上漲,市場銷量大增,縣裡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下午開會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想要收回煤礦,不能白白便宜了瑤嶺集團。
“這個說法我認為很不合理,當時煤礦已經事實上倒閉,資不抵債。在這種情況下縣裡才把煤礦賣給了瑤嶺集團,並解決了絕大多數職工的生計問題。
而後瑤嶺集團投入了巨資才重新啟動了生產,你現在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要收回煤礦,還講不講法律了?還有沒有一點道德底線?”
劉勇雖然調到縣裡的時間不長,但他在縣裡的排名靠前,所以說話很有分量。
他直接批評了提出收回煤礦的人,縣裡要是真這麼做,那麼以後誰還敢來縣裡投資?
“老劉說得對,我們不能這麼幹。實際上煤礦的效益提升對縣裡也有好處,首先是增加了稅收,其次能增加消費,大家就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
王林說話就比較溫和,但內裡的意思和劉勇完全一樣。
再說了,縣裡敢翻臉的話,人家方支書就敢把這事兒捅到地區和省裡去,到最後還是縣裡吃虧。不僅煤礦沒辦法收回來,縣領導還要受處分。
真當人家瑤嶺集團是好惹的?
人家那叫規模以上企業,在地區和縣裡是獨一份,就是在全省範圍內實力都是排名靠前的,沒那麼容易拿捏的。
那人的臉色很難看,但不得不開口認錯。
會後,那人和縣裡幾個有影響力的人湊在了一起,一個個都很眼紅煤礦的收益。但暫時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靜待時機。
晚上。
劉勇在臨河酒店請方唯吃飯,悄悄說了今天在會上發生的事情。
他其實和方唯的私交很一般,但到了縣裡之後,人家都把他當做是方唯的人。畢竟他在瑤嶺鄉幹了那麼多年,這個烙印根本抹除不掉。
因此,他替瑤嶺集團說話是天經地義的,有些話王林反而不好說。
“這是有人眼紅了?無所謂,讓他們搞,我們兼併煤礦的程式合理合法,經濟上並沒有佔縣裡的便宜。”
方唯記住了劉勇說的幾個人,這些人在縣裡的關係錯綜複雜,其實就是所謂的地頭蛇。
但他怕這個嗎?根本不怕,真要是說起來,他這麼多年的耕耘也不是白費的。
“你心裡有數就好!那今天就到這兒?我去買單。”
兩人吃飽喝足,該說的事情也說完了,劉勇起身讓服務員把賬單拿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