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第1556章

時間像影院裡的膠片,在光影流轉中悄然滑過,帶著《星際穿越》的餘溫,在全球觀眾的心頭留下滾燙的印記。

上映後的幾天裡,全球的電影院彷彿成了被星光籠罩的殿堂,熱度絲毫未減,反而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掀起一陣跨越國界的觀影狂潮。

在紐約,AMC影院的售票視窗前,隊伍像條蜿蜒的長龍,從大廳一直排到了飄著雪花的街上。

寒風捲著碎雪打在人們臉上,卻吹不散他們眼中的期待。

穿貂皮大衣的老太太裹緊圍巾,手裡的保溫杯冒著熱氣;穿連帽衫的少年跺著腳取暖,手機螢幕上還在回放《星際穿越》的預告片。

情侶們手牽著手,女孩把凍紅的鼻尖埋進男孩的圍巾裡,兩人卻在興奮地討論著五維空間的設定。

影院經理不得不臨時加派十名工作人員維持秩序,電子屏上不斷重新整理著場次資訊,“已滿座”的紅色字樣像星星一樣密集,幾乎覆蓋了整個螢幕。

倫敦的一家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影院裡,暗紅色的絲絨座椅早已售罄,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後排的觀眾踮著腳尖,像一群伸長脖子的天鵝。

當銀幕上庫珀穿越蟲洞的畫面出現時,那流動的光帶像被淚水浸潤的綢緞,溫柔地包裹著飛船,全場響起了整齊的驚歎聲,那聲音彷彿能穿透影院的牆壁,傳到倫敦的街頭,與大本鐘的鐘聲交織在一起。

散場後,人們久久不願離去,在影院門口的路燈下熱烈討論著電影裡的細節。

國內的情況更是火爆得驚人。

京城國貿影城的IMAX廳外,黃牛把票價炒到了原價的三倍,依然有人爭相購買。

魔都的影迷自發組織了“星際主題觀影團”,大家穿著印有飛船圖案的T恤,舉著“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橫幅,在影院門口合影留念。

一家影院甚至推出了“星際套餐”,爆米花桶做成了黑洞的形狀,可樂杯上印著庫珀的經典臺詞。

《星際穿越》的排片率高達60%以上,依然一票難求,很多人帶著父母、孩子二刷、三刷。

影院裡時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爸,你看這個黑洞,是不是和你之前在天文雜誌上看到的一樣?連吸積盤的光暈都分毫不差!”

“媽,你上次說沒看懂五維空間,這次我給你好好講講——其實就是把時間變成了可以觸控的東西。”

社交平臺上,關於《星際穿越》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每天都有新的話題衝上熱搜。

從鄧高飛顫抖的指尖到飛船裡的普洱茶餅,從劇情的解讀到背後的科學知識,無所不包,彷彿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盛宴。

......

一週後,國際文化中心官網公佈了最新的全球票房成績。

當二十三億八千一百萬美元的數字跳出時,整個電影界都屏住了呼吸。

《星際穿越》以絕對優勢繼續蟬聯票房榜單的第一名,將第二名遠遠甩在身後,差距幾乎是兩倍。

這個數字像一顆重磅炸彈,在全球電影界引起了巨大的鬨動,各大媒體的頭條都被這個訊息佔據,標題裡充滿了“奇蹟”“傳奇”等字眼。

剛到九點上班時間,璀璨娛樂公司裡就一片忙碌景象。

員工們步履匆匆,臉上卻都帶著抑制不住的笑意,茶水間裡討論的全是《星際穿越》的最新動態。

吳工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快步走向譚越的辦公室,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像在演奏一首歡快的樂曲。

他臉上的紅暈還沒褪去,顯然是剛從資料中心過來,激動的心情還未平復。

“譚總,您看!”吳工一進門就把報告遞到譚越面前,語氣裡滿是激動,聲音都帶著點發顫,“《星際穿越》的熱度太驚人了!這是這幾天國內外的熱度資料和社交平臺上的相關討論匯總,光列印出來就用了三盒紙!”

譚越接過報告,平靜地翻看著。

報告裡詳細記錄了《星際穿越》在全球各地的票房情況、排片率、觀眾評價,以及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討論量、點贊量等。

每一組資料都在訴說著這部電影的成功:北美市場票房突破八億美元,歐洲市場貢獻六億,亞洲市場五億,其他地區四億多。

觀眾滿意度高達98%,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全球社交媒體討論量突破百億,相關影片播放量超過千億次。

從資料來看,《星際穿越》的熱度絲毫沒有下降的趨勢,反而在持續升溫,像一團越燒越旺的火焰。

“國外的媒體還在不斷報道《星際穿越》。”

吳工在一旁補充道,手指在報告上快速滑動。

“《紐約時報》用整版篇幅分析它的成功,說它‘重新定義了科幻電影的高度’;《泰晤士報》稱它‘是一部能讓觀眾記住一輩子的電影,每次重溫都會有新的發現’。”

他頓了頓,喝了口水,繼續說道:“社交平臺上,國外網友的討論也非常熱烈,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

“國內就更不用說了。”

吳工的語氣更加興奮:“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幾乎被《星際穿越》承包了,‘鄧高飛演技封神’‘星際穿越裡的科學知識’‘二刷星際穿越發現的細節’‘被星際穿越戳中的淚點’等話題都有很高的討論度,閱讀量動輒幾十億。”

譚越看完報告,把它放在桌上,臉上沒有太多驚訝的表情,彷彿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帶來一陣舒適的暖意。

“嗯,我知道了。”

他淡淡地說。

“這樣的熱度,也算是情理之中。畢竟,我們在這部電影上付出的努力,從劇本打磨到特效製作,從演員選角到後期剪輯,每一個環節都傾盡了心血,值得這樣的回報。”

“是啊,譚總,這都是您和整個團隊努力的結果。”吳工附和道,眼神裡充滿了敬佩,“從立項到上映,整整三年,您沒有一天鬆懈過,我們都看在眼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