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半個月的時間,《星際穿越》如同一場持續醱酵的宇宙風暴,在全球電影市場掀起的熱潮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
三十億美元的票房數字在國際文化中心的官網上定格。
北美市場的票房曲線依舊堅挺,雖然相比首映周的爆發式增長有所回落,但跌幅始終控制在15%以內,遠低於行業平均30%的水平。
紐約AMC影院的經理在接受採訪時展示了排片表:“我們把黃金時段的70%排片都給了《星際穿越》,IMAX廳更是從早上八點排到凌晨,依然場場爆滿。”
歐洲市場同樣熱度不減。
倫敦的科幻迷組織甚至發起了“黑洞徒步挑戰”,參與者穿著印有電影LOGO的衛衣,沿著泰晤士河徒步,終點是格林尼治天文臺,以此致敬影片裡的科學精神。
國內市場更是後勁十足,二三線城市的票房佔比從最初的20%上升到35%,證明影片的影響力正在向更廣闊的地域擴散。
一家縣城影院裡,經理老張在票房系統前笑得合不攏嘴:“以前縣城觀眾更愛看喜劇和動作片,覺得科幻片太燒腦。沒想到《星際穿越》能這麼火,早上場的票都能賣光。好多老人拄著柺杖帶著孫子來看,散場時還跟孩子說‘要好好學習,以後咱們國家也能造出這樣的飛船’。”
影院的走廊裡,貼滿了觀眾的手寫留言,“華國科幻加油”的字跡歪歪扭扭,卻透著最真摯的自豪。
與《星際穿越》的風光無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紅色星球》的徹底潰敗。
......
在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豪華辦公室裡,科林導演像一頭困在籠子裡的野獸,瘋狂地發洩著自己的怒火。
他把桌上的青銅獎盃掃到地上,獎盃底座與大理石地面碰撞發出刺耳的脆響,摔成了三瓣。
這是他十年前憑處女作拿的新人導演獎。
檔案散落一地,其中一份是投資方發來的律師函,紅色的印章像一道血痕;膝上型電腦被掀翻在地毯上,螢幕裂成蛛網,還在閃著《紅色星球》的票房資料。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輸得這麼慘?!”科林的聲音嘶啞而尖利,聲帶像被砂紙磨過,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他抓起桌上的水晶鎮紙,狠狠砸向牆壁,鎮紙彈回來擦過他的額頭,留下一道血痕,他卻渾然不覺。
“我們有工業光魔做的特效!有奧斯卡影帝加持!預算是《星際穿越》的兩倍!憑什麼輸給一個華國導演拍的破電影?!”
他衝到落地窗前,雙手死死扒著窗框,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窗外就是好萊塢的標誌,白色的字母在陽光下刺眼得很。
半個月以來,他一直沒有放棄。
試圖靠著瘋狂的宣傳來力挽狂瀾。
他上遍了所有的脫口秀節目票房資料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刺向他的心臟。
《紅色星球》的全球票房最終停留在了一億五千萬美元,連《星際穿越》的零頭都不到,而且其中有八千萬是靠前期宣傳騙來的首日票房。
北美影院已經全部下映,歐洲市場的排片率降到0.3%,投資方的股價跌了15%,董事會已經放出話來要讓他承擔全部損失。
他的手機裡,經紀人的簡訊赫然寫著“所有專案都暫停合作”。
“譚越!你這個混蛋!”科林突然對著空氣大喊,聲音裡充滿了怨毒,唾沫星子濺在昂貴的落地窗上。
......
辦公室門外,秘書艾米站在那裡,手裡端著的咖啡已經涼透了。
她聽著裡面科林歇斯底里的喊叫,忍不住在心裡冷笑,指尖無意識地摳著咖啡杯的把手,把紙套摳出了一個洞。
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五年,從科林拍《火星救援》時就跟著他,見證了他從意氣風發到如今的歇斯底里。
那時他還會蹲在片場和場務一起吃三明治,現在卻連助理遞錯咖啡都要大發雷霆。
誰都能看出譚越的實力,用一部部電影證明了自己的才華,他的作品全球票房加起來超過百億美元。
艾米上週整理資料時,看到過一份內部檔案,好萊塢五大影業的排片表上,只要有譚越的電影上映,其他大片都會自動避開至少一個月。
一個電影公司的發行總監在郵件裡說得直白:“跟譚越撞檔?那是自殺行為。”
只有科林,偏偏要上趕著碰瓷。
釋出會上,他對著鏡頭狂妄地說要“讓譚越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科幻電影”,還說“華國人拍不出硬核科幻,只會講些家長裡短”。
當時艾米就在臺下,看到記者們交換著尷尬的眼神。
現在好了,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電影慘敗,自己的名聲也徹底臭了。已經把他列為“年度最失敗導演”,網友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票房黑洞”。
艾米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辦公室門口。
走廊裡的時鐘指向五點,夕陽的金光透過玻璃幕牆照進來,在地面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
璀璨娛樂公司的總裁辦公室裡,譚越正坐在沙發上,仔細檢視吳工遞過來的有關《星際穿越》在國內外的最新資料。
資料包表厚厚的一疊,用彩色資料夾分類整理。
藍色是北美市場,紅色是歐洲,黃色是國內,綠色是其他地區。
每個資料夾裡都詳細記錄了影片在各個地區的票房、排片率、觀眾評價、社交媒體討論量等資訊,圖表旁邊還用熒光筆標註了關鍵資料。
譚越的手指輕輕劃過報表上的數字,指尖在“三十億”那個位置停頓了一下,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個成績遠遠超出了他最初的預期。
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上的成功,更是對他和整個團隊努力的最好回報。
他想起特效組為了黑洞鏡頭熬禿了頭的組長,想起鄧高飛在零下二十度的沙漠裡穿著單衣拍戲的樣子,想起錄音師為了錄好風聲跑遍了七個沙漠……
這些數字裡,藏著太多人的心血。
吳工眼裡閃著興奮的光:“國內的社交媒體討論量雖然相比巔峰時期有所下降,但依然佔據著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相關話題的閱讀量累計已經超過了200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