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越點了點頭,對這個成績自然是格外滿意。
但他也清楚,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他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是他慣用的碧螺春,茶香在舌尖瀰漫開來。
“上映已經半個月了,熱度確實稍微下降了一些,這是正常現象。”譚越說道,語氣平靜卻帶著篤定。
電影就像人一樣,不可能永遠處於亢奮狀態。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同期上映的其他十四部電影所能比的。
第二名的票房連我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這說明觀眾的認可度是實打實的。
“譚總說得對。”吳工附和道,臉上露出敬佩的表情,“我們已經制定了下一步的宣傳計劃,進一步拉動票房。”
“好,就按照之前的計劃繼續宣傳。”譚越說道,目光落在窗外的天空上,那裡有幾朵白雲緩緩飄過,“但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過度消費觀眾的熱情。我們是做電影的,最終還是要靠作品說話。”
“明白。”吳工點了點頭,拿起報表轉身離開了辦公室,腳步輕快而堅定。
吳工走後,譚越開啟電腦,瀏覽著網友們對《星際穿越》的評價。
他沒有看那些專業影評,而是點開了普通觀眾的留言區。
各種評論五花八門,像一個熱鬧的集市:
“今天帶爺爺來看了,他是退休的天文教師,看完說‘這黑洞畫得對,引力透鏡效應都做出來了’,還說要給我講相對論,哈哈。”
“三刷發現鄧高飛的演技太絕了!告別女兒時他喉結動了一下,那是想說‘對不起’又說不出口啊,瞬間淚目。”
“作為航天工程師,必須吹爆細節!飛船對接時的姿態控制完全符合真實流程,連推進器的噴射角度都對!”
“看完電影帶兒子去了科技館,他說長大想當宇航員,老母親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看著這些充滿熱情的評論,譚越的心裡充滿了溫暖和自豪。
這些評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比任何專業獎項都更能打動他。
因為它們證明,這部電影真正走進了觀眾的心裡。
雖然上映才半個月的時間,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更在文化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世界看到了華國科幻電影的實力,看到了華國電影人講述宇宙故事的能力。
譚越想起了拍攝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所有的付出,在這一刻都有了意義。
他知道,《星際穿越》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他還會拍出更多更好的電影,為華國電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藝人經紀部門的一間辦公室裡,鄧高飛正坐在沙發上,認真地看著一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給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連眼角的細紋都顯得格外柔和。
《星際穿越》的成功讓他一夜之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
手機每天都被片約和商業活動的簡訊塞滿,經紀人統計說目前有三十七個劇本在等著他看,其中不乏大製作的男主角。
但他並沒有被眼前的名利衝昏頭腦,反而把手機調成了靜音,放在抽屜裡鎖了起來。
他沒有因為目前的票房成績而驕傲自滿,相反,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昨晚他又看了一遍自己的表演片段,發現有好幾處情緒處理得還是不夠細膩,尤其是在五維空間裡喊“墨菲”的時候,聲音有點太用力了,其實可以更剋制一些。
他知道,這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譚越的優秀劇本和整個團隊的努力,自己的演技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能因為一次成功就停滯不前。
“這是剛剛收到的幾個劇本,你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經紀人推門進來。
鄧高飛抬起頭,笑了笑,眼角的皺紋像水波一樣漾開:“放那兒吧,我看完這本書再看。”
他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點了點,那裡寫著“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對了,”經紀人說道,語氣裡帶著一絲興奮,“威尼斯電影節向你發出了邀請,希望你能出席閉幕式,還要給你頒一個最佳男演員提名獎,這對你拓展國際市場很有幫助。”
鄧高飛想了想,說道:“先推掉吧,我最近想靜下心來提升一下自己的演技,報了個表演培訓班,下週開始上課。暫時不想參加太多的活動,免得分心。”
他記得譚越說過,“演員的生命力在於角色,而不是紅毯”。
經紀人點了點頭:“好,我聽你的。”
鄧高飛重新低下頭,繼續看書。
他的眼神堅定而執著,彷彿在追逐著一個遙遠而偉大的目標。
他知道,《星際穿越》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平臺,他必須珍惜這個機會,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才能不辜負觀眾的期望,不辜負譚越的信任,不辜負自己對錶演事業的熱愛。
鄧高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彷彿與外界隔絕。
他知道,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演藝圈裡站穩腳跟,才能拍出更多像《星際穿越》這樣優秀的作品,才能成為一個真正被觀眾記住的演員。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城市,把璀璨娛樂公司的玻璃幕牆染成了溫暖的橘紅色。
《星際穿越》的熱度還在持續,它像一顆明亮的星星,照亮了華國電影的未來。
《星際穿越》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奇蹟,更是一個訊號,它預示著華國電影正在走向世界,正在用自己的聲音講述著屬於華國的故事。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就像電影裡說的那樣:“我們曾仰望星空,思考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現在,我們只會低著頭,擔心自己在沙塵裡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