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東京1986

第446章 如何掩蓋醜聞

這次的公開會,除了媒體還有部分股東和投資者。

他們的情緒,遠比媒體記者們要來的強烈。

紛紛激動的大喊,

“你們對得起我們嗎,對得起我們的支嗎?”

“RNM,退錢!”

“腦殘垃圾公司,你TMD快給我退錢!”

野澤正平聽到場上的汙言穢語,耳根通紅。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誠懇的看向大家。

“我知道,我們的隱瞞給大家帶去許多傷害。”

“為此,公司反思很多。”

說到這裡,野澤正平臉上重新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公司主要領導和股東認為,山一證券眼下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發展。”

“因此,我們已經在本週二和星海集團達成更進一步的草簽合作協議。”

“星海集團以750億日元,以及1000億五年期日元貸款,獲取公司75%股份。”

此時無論是媒體記者還是投資人,都目瞪口呆的看著臺上的野澤正品。

萬萬沒想到,竟然又有這麼大一個新瓜。

山一證券,竟然想要賣身給星海集團?

野澤正平沒理會下面參會者的震驚,依舊語氣適中的往下說。

“事情比較急,因此公司已經決定要在下週三召開股東大會,確定是否接受星海集團的條件。”

“我本人傾向於接受,我們山一證券已沒資格折騰了。”

說到這裡,野澤正平內心塞滿了哀傷。自己奮鬥一生的公司,竟然要求著我人家收購。

但更諷刺的是,今年是山一證券的百年誕辰,而星海集團才誕生11年。

野澤正平話音結束,現場依舊一片平靜。

大家都想不到,山一證券竟然已經和星海集團達成草簽協議。

至於股東大會,那玩意在日本基本就是個擺設。

很快,山一證券就會脫離富士財團加入星海集團。

是的,此時山一證券依舊沒有正式加入到星海集團。

沒辦法,山一證券是日本上市公司,大的事情都需要在公開的股東大會確定。

不過無所謂,只是多了個流程而已,結果不會發生變化。

至於之前的一系列討論,都只是前期的準備工作。

這些計劃,總不能拖到山一證券加入公司後再製定,那速度就太慢了。

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

但很快,隨著一聲詢問,會場就像一滴水滴入熱油鍋裡一般,揚揚沸沸。

無論是媒體記者還是大大小小的投資人,此時都激動異常開口大聲問。

“星海集團收購山一證券,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竟然是星海集團,可以詳細說說談判內容嗎?”

“你覺得,星海集團收購山一證券是好事嗎?”

面對記者的狂轟濫炸,野澤正平這位老實人著實有些招架不住。

他磕磕絆絆的說:“我覺得是件好事,星海集團在金融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

“我覺得星海集團加入後,將徹底改變公司目前經營困難的局面。”

山一證券的情況很不好,畢竟證券公司和本國股市的發展有著很強的正相關。

而眼下日本股市雖然恢復了那麼一丟丟,但也就勉強維持。

更要命的是,亞洲金融危機已經來了,日本股市不可避免的要再次下跌。

“至於詳細的談判內容,晚上我們會發到公司官網,大家可以仔細閱讀。”

條目那麼多,野澤正平只記住幾條關鍵內容,讓他全部複述一遍什麼的也太難為人了。

記者的問題很刁鑽,投資人的反而簡單些。

大家關心的是手中的股票,以及在山一證券的投資。

面對此類問題,野澤正平直接將星海集團抬上來。

總之,只要有星海集團在,山一證券的前途是大大的有。

結果,投資人就吃這一套。

因為星海集團旗下金融公司的實力,已經得到全日本乃至前世界的公認。

亞洲第一,世界前五。

很快,各路報紙和電視臺紛紛報道起星海集團準備收購山一證券的事情。

“咦,星海集團竟然有興趣,豈不是說我的股票還能迴天?”

“哈哈哈太好了,竟然是星海集團接手。”

“星海集團接手山一證券,那以後我的資金就放在山一證券吧,絕對更安全。”

民眾的觀點和媒體主流觀點基本一致,大家都非常看好此次的收購。

並且有了星海集團,山一證券將更正規,不會出現小客戶填補大客戶的糟糕事情。

不過絕大多數都很謹慎,準備等山一證券正式併入星海集團的時候再行動。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也是星海集團一直真心維持的信念。

如果換成別的公司收購,大家不往外取資金都是收購方非常優秀的情況。

日本股市的反應速度相對於媒體要更快,資本聽到訊息後立馬大手筆吃進山一證券股份。

“快,快點買入山一證券,給我儘可能多的買入。”

“不行,我不能賣,股價很快就能再漲。”

“哈哈,賺了,賺了,就是要找那些市值被低估的股票。”

每一個搶到山一證券股份的投資者,今天都發了財。甚至有低谷期堅持的,身價直接翻了數倍。

隨後,山一證券行成了一個奇怪的局面。

當下山一證券的股票價格,是星海提出條件的數倍之多。

公開會要開,記者會也不能落下。

這一次沒有了投資人,都是專業新聞工作者。

不過相對於上一場,這次大家的問候明顯溫和許多。

大多數都是在問,山一證券加入後的管理,以及如何看待兩者合作之類的話題。

至於那隱藏的2600億債務,早沒了關注了。

星海集團,尤其是星海資本太能賺錢。2600億日元,還不到26億美元,根本就不是事。

當然,也和星海集團的撒錢戰略有關。

山一證券,這家公司此時正焦頭爛額,問的問題刁鑽一點,得罪也就得罪了。

星海集團可不一樣,每年大筆廣告費滋潤著各路媒體,大家可不敢真的得罪財神爺。

萬一得罪狠了,人家直接選擇撤廣告。

那不好意思,公司只好以你圓潤離開的形式求得原諒。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