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子嘛,多走走多看看挺好的。平時他們就只能在院子裡玩,現在有機會到山裡轉轉,開闊一下眼界,見識一些新東西,比悶在家裡好。”
“行行行,你們的兒子你們想怎麼管怎麼管。”顧博遠是徹底沒招了,“不過還是儘量保證不要受傷,孩子小,胳膊腿都沒長好,隨便磕著碰著,那就不會是輕傷。”
“顧叔,我知道了。”李龍也認真的點了點頭。
顧博遠的話,李龍終究是聽進去了,接下來幾天雖然還帶著孩子進山,但基本上不怎麼離開工地範圍,一路就是跟著幹活的往前走。
這樣導致中午吃飯的時候伙食質量就下降了,打不著野獸,就只能啃饢喝磚茶水。
李龍倒是有準備,克尤木幫著做的牛羊雜碎他每天都會帶一些,主要是給孩子吃。
這一段時間修路程序很順利,村民們都是幹熟了的,每天基本上都能有近1公里的成果,等哈里木他們轉場的時候,道路往山裡又推進了近二十公里。
但因為這個路比較曲折,順著山溝曲折往前走,李龍推測直線距離應該還不到十公里。
哈里木他們各家冬窩子的飼草還剩了一些,但山裡的草已經長起來了。羊群經過剪毛洗澡之後,就開始做轉場的準備。
因為轉場的路往前修了將近五十公里,所以今年轉場有一個大好處,是可以用小四輪拖拉機把一些物資拉到道路的盡頭,從那裡再放在馬背上,運到山裡去。
這五十公里的路,趕著牛羊要走一天多。所以說還是省了很大功夫。
畢竟如果是讓馬拉著這些東西走一天多會很累。
現在就很方便,小四輪拉過去也就兩三個小時。
哈里木和玉山江他們挺激動的,和李龍告別的時候也很感慨:
“我們現在已經能夠想像,如果這條路修通,我們到時候會有多方便!用小四輪拖拉機或者卡車直接把物資運到夏牧場,我們只需要趕著牛羊走就行,多好啊!”
今年李龍沒有給哈里木他們帶更多的物資,供銷社又過來幹兩次活的時候,就把物資已經拉的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馬曉燕寫的通訊稿已經見報了,李向前再次接到了同行們的羨慕嫉妒恨的電話,他很得意,按照李龍的說法,雙方是共建單位,那就幫著牧民們準備好轉場的物資。
在李向前看來,這都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
“快了,最多再過一兩年,這條路應該就修差不多了。”李龍也很樂觀,他都沒想到今年開春這個路修的這麼快,“說不定明年的轉場,你們就基本上可以開著車把物資送進去了。”
“嗯嗯嗯,你們真的很利害,這個孟海也很厲害!今年到夏牧場之後,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搞些東西,修路嘛,我們幫不了,是搞這些東西嗎?我們還是很在行。”
玉山江他們或者說整個哈薩克族人,都不是那種只會享受別人給提供方便的。他們會用自己的真誠和行動回報幫助自己的人。
這一點自古以來他們就是這樣做的,“牛羊和財產有一半是屬於遠道而來客人的”,這句流傳在他們族人之間的諺語,充分的表達了這一點。
哈里木他們這些牧民把東西打包運走,然後趕著牛羊離開之後,孟海他們開春這段時間的修路也到了尾聲。
地溫已經升起來了,農田現在需要平地播種,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民都得回到自己家裡去,把這最重要的一環做好。
山林之間已經出現了採藥人的蹤跡,李龍來回穿梭在山裡的時候也碰到了波拉提他們,並且收穫到了第一批波拉提沒收的貝母。
波拉提見到李龍之後一直在抱怨:
“你都已經很久沒有到我們林業隊的留守點了,我們的隊長說,庫房裡的皮子存了那麼多,你再不來都長蟲子了。他不相信別人,也不想賣給別人……”
波拉提這麼一說,李龍還真有些慚愧。
冬天主要是在搞牛羊肉,開春之後又在搞修路的事情,中間還夾雜著製作牛肉乾,就把林業隊那邊的事情給忘掉了。
他急忙對波拉提說:
“你今天回去給艾裡隊長說,我明天就帶著車到你們的林業隊去,不管你們收來的什麼東西,我都會一下子全部買走。對了,你們那裡缺什麼?我順便給你們拉過去。”
“缺酒啊。”波拉提開著玩笑,“帶幾箱的酒比帶錢要好。”
“能帶一點。但還是少帶吧。”李龍笑了笑,“米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帶一些皮芽子,黃蘿蔔那些東西過去,你們做飯的時候應該能用得著。”
黃蘿蔔其實就是胡蘿蔔,不過在瑪縣這一片,大多以黃色的為主,大家都叫習慣了。
波拉提覺得可以,畢竟要做抓飯的話,黃蘿蔔是少不了。這邊做抓飯不放葡萄乾,就是黃蘿蔔皮芽子肉。油要多放,所以李龍打算多帶點油過去。
波拉提交給李龍的是兩個大半袋子貝母,李龍按現在的行情新鮮貝母一公斤八塊錢給了他。貝母有些髒,需要重新淘洗。
李龍是沒想到這貝母季才開始,就有人已經挖了這麼多貝母了。
波拉提挺開心的,反正是意外收穫,和李龍合作的也時間長,貝母漲價他也知道,所以沒啥意見。
明明昊昊留在大院子裡,這段時間在山裡曬的挺黑,肉乾做完之後,李龍就不帶他們出來。好在那幾頭小野豬還在溫棚裡養著,明明昊昊有的玩,也就沒啥意見。
李龍開著吉普車,帶著貝母回到了收購站,發現這裡竟然也有人已經開始賣貝母了。
他仔細的想了想,今年這賣貝母的好像比去年早了近一個星期。
好像今年的天氣也沒比去年早熱呀,還是因為進山的人,想發財的心急切了些?
不光他這裡,陳紅軍開的收購站那邊也是一樣的。有人過來賣貝母,陳紅軍還有點奇怪。
紅軍收購站的名氣慢慢在小範圍內立起來了,來這裡賣東西的人也開始增多,雖然每天的營業額還達不到李龍那邊收購站的五分之一,但陳紅軍已經很知足了。
他的資金現在慢慢可以週轉開了,主要是前面這一兩個月,趙輝過來收了兩次皮子,流動資金就基本上運轉正常了。
只是現在每天收的皮子變少,藥材變多,他又有些擔心起來。
畢竟收藥材的是賈天龍,陳紅軍已經知道賈天龍的媳婦又懷上了,這貨急切的想要個兒子,不知道會不會按正常時間過來。
其實李龍已經給他說過,如果週轉資金不夠就聯絡他。
但陳紅軍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這邊已經誇下海口,他總想著看自己能不能扛過去。
李龍抽空回了一趟四隊,到家裡的時候沒見到大哥。
要說起來,現在四隊最忙的人就是李建國,雖然還不至於忙得沒白沒黑,但基本上天一亮就有人來到他家裡,因為李建國開拖拉機的本事是越來越強,除了修車這一塊還差一點,比不上王財迷之外,剩下的王財迷已經趕不上他了。
所以隊裡大部分人都希望李建國能開車給他們犁地播種,畢竟新機子不會出毛病,犁地順暢,那麼這一年的兆頭都會比較好。
這種事情大家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所以儘管王財迷很不情願,卻悲哀的發現,從開春開始,四小隊的機耕費基本上都讓李建國掙去了,他只能在跟在後面,幹一點李建國那邊顧不上的。
早知道自己就狠一狠心花錢買臺新機子了,但人生又有誰能早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