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大包大攬地應下這件事,讓楊宗禮等著就是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棟別墅內,從赫爾辛基回來之後,丘成桐就已經成為了這所學校的教授,而他今年也才二十九歲。
同為二十九歲的袁吉剛,現在卻還在哈工大計算數學系讀大一,並且還在擔憂入學摸底考試的分數。
丘成桐接到港島發過來的電報,按照電報要求,是蒐集過往十多年的專業數學期刊,他心中一動,這事兒他就可以辦啊。
甚至這件事對他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因為他在一九七一年就已經獲得了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之後一直都待在美國這邊,每年都有訂閱大量的數學期刊。
或許一份期刊需要五美金對很多人來說十分昂貴,但他自從一九七四年之後,就加入了斯坦福大學數學系,先後擔任副教授和教授職位。
他在這邊的工資並不低,年薪不低於五萬美金。
過往的那些期刊,他都保持起來了,之所以不捨得扔,是因為他本身就有這方面的習慣。
“龐加萊猜想的論文?難道有人想要攻克這個世界難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轉眼第二天,他去找他老師陳省身,從他老師那邊獲得了關於斯梅爾在六十年代發表的那篇關於證明龐加萊猜想五維及以上的論文。
“怎麼了?這是你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麼?”
已經六十七歲的陳省身,笑呵呵地詢問道。
對於自己這個弟子,他是非常滿意的,可以說對方是他目前為止最好的華人學生了。
他還有三個學生,一個是周毓麟,聽說在北大數學系擔任講師,只不過十多年過去了,他已經沒有辦法得知這個學生的訊息了。
第二個則是吳文俊,在四六年的時候,陳省身吸收他到數學所任助理研究員,後來推薦去了巴黎留學,五一年的時候回了大陸,據說也在內地混得很不錯。
最後一位則是伊薩多辛格,其在五九年的時候就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了。
而丘成桐現在有望成為他最厲害的學生,因為丘成桐已經完成了卡拉比猜想、沃爾夫猜測等證明。
其在七六年基於對凱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研究,引進了卡拉比-丘成桐的概念,證明了卡拉比猜想,開創了微分幾何的新時代。
“不是的,老師,這是我在港島的一位長輩發來的電報”丘成桐實話實說,陳省身聞言,頓時沉默下來。
“其實你不妨試著著手研究一下龐加萊猜想,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課題,對你來說正好是時候,你還那麼年輕,完全有可能拿兩次菲爾茲獎.”
陳省身避而不談其他,只聊數學。
丘成桐微笑點頭,“好的,老師,我會試著入手試一試,只不過龐加萊猜想的難度係數還是很高的,過往十多年有不少數學家都想證明它,但都.”
從一九六一年夏天,斯梅爾在基輔的非線性震動會議上公佈了自己對龐加萊猜想的五維空間和五維以上的證明,全球數學界為之轟動,也讓這個猜想成為了當時最大的熱門。
不少數學家前仆後繼,但直到現在,依然沒人能夠攻克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