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東提起軋鋼廠,媳婦兒陳君眉頭也忍不住皺了起來。
國營企業因為經營不下去而資不抵債,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軋鋼廠,連湯山鎮都有。
湯山鎮也有一個五十人的國營企業……
一年前就開始虧本。
截止到現在,每個工人都欠了差不多三個月工資,全靠鎮政府給他輸血才能繼續活下去。
為了避免這幾十號工人鬧事兒,鎮政府哪怕沒錢也只能繼續給他們輸血。
雖然陳君提議過賣掉廠子,甩掉這個包袱,但因為這件事兒在懷縣沒有先例,沒有一個領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開這個口,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王東真能把軋鋼廠買下來,那就開了整個改制國營工廠的先例,今後自己再提議賣掉那些拖累政府的國營企業就有了理由。
馬上點頭:“行……”
“明天我上班就給老單位打個電話,幫你問問情況……”
…………
第二天上午,媳婦兒陳君帶回了有關軋鋼廠的訊息,有好訊息,也有壞訊息。
“老公……我已經打聽清楚了……”
“軋鋼廠現在的經營狀況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糟糕……”
“每個月都需要局裡面支援四五萬塊錢才夠給所有工人發工資……”
“聽說他們下個月的定單還要減少兩成。”
“如果局裡支援他們的經費不能增加,那廠裡的工人就只能領到平時的八成工資。”
“因為現在大量國營工廠裡的工人因為工資太低而不得不自謀出路,導致四九城工作非常緊缺。”
“再加上老一輩工人還是覺得鐵飯碗比去外面私營企業上班穩定,捨不得丟掉鐵飯碗,導致軋鋼廠的裁員一直都很慢。”
“好多工人寧願守著每個月只掙幾十塊錢的鐵飯碗,也不願意主動從軋鋼廠辭職,去外面找一個月掙一兩百塊錢的工作。”
王東聽完就笑了:“這對我來說是個好訊息……”
“軋鋼廠裡的情況越糟糕,將來賣給我的價格就越低。”
“不過對我來說,軋鋼廠裡的工人還是太多了……”
“好多工人完全就是在軋鋼廠裡面混日子,對軋鋼廠的生產沒有任何意義。”
“要是廠裡面能借著裁員的機會把這些人都趕出軋鋼廠,那我將來接手軋鋼廠時面臨的壓力肯定會小很多。”
“太難了……”陳君搖頭回答。
“外面工作不好找,守著軋鋼廠,雖然工資低了點兒,但每個月最起碼還有幾十塊錢收入。”
“要是從軋鋼廠辭職,他們連幾十塊錢收入都沒了。”
“除非已經在外面找到了合適工作,否則沒人願意冒險從軋鋼廠辭職,特別是那些在軋鋼廠混日子的人。”
“他們在外面更難找到工作,也就更捨不得放棄軋鋼廠裡的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