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業主笑道:“那多麻煩,要十年才拿的回來就賣給你吧,我們知道你在愚園路建了兩個新式里弄。”王左義這時候說道:“賣是對的,現在是機會難得,這價格都漲了那麼多,還不滿足啊!說白了,都靠陳老闆在給你們抬價,他只要撤資,這裡地皮能值1500大洋就不錯了!”
“這倒是,陳老闆可是大老闆!”
去年就值1100大洋,今年已經漲到2000大洋,這還只有半年時間而已!
正是大家發現只有陳光良在這裡抬高低價,才願意出售給他。
畢竟接下來的走勢如何,誰又說得準!
“好,就這樣說定,麻煩配合一下申請道契,待這個步驟完成後,我們再去律師館籤合同付錢。”
“行行,道契這玩意好啊!”
經人介紹,陳光良認識了一位在霞飛路的‘地鱉蟲’,他叫高成林。
高成林很是高興認識一位‘地產新貴’,做事非常的熱情。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陳光良興建了‘幸福家園’和‘陽光家園’,那就是妥妥的地產富豪。
大家不會去深究陳光良是利用別人的資金來完成的專案,只會將這兩座新式里弄的成就安在陳光良頭上。
“陳老闆,你是打算修建自己的花園別墅,還是準備投資的?”高成林一邊介紹這邊的情況,一邊打聽陳光良的口風。
陳光良說道:“都可以,總之得先看地皮。”
高成林眼前一亮,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老闆要購入的土地量較大!“好的.霞飛路一共是3英里(4.8公里)多一點,這裡是法租界第二次擴張的新區,發展潛力很大的。”
最後那段話,陳光良選擇性的忽略。
他覺得此時的霞飛路,完全還沒有炒起來,畢竟才3000~8000大洋一幕。
作為法租界的二次擴張地皮,其本身的升值潛力比老租界大,然後這裡又逐漸發展成外國人的聚集地,又帶動這邊的商業,發展起來的。
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升值潛力很大。
霞飛路,就是後世的淮海中路、淮海西路的範疇。
作為法租界第二次擴張的勢力範圍,霞飛路兩側擁有較大的地皮。
“這裡就是要出售的這幅地皮,一共是2畝5分地,業主要價6000元每畝,也就是總價1.5萬大洋。”高成林熱情的介紹道:“這幅地皮要是建個私家花園別墅,地理位置沒得說呢!”
陳光良汗顏,一個私家別墅的建築費動輒都是十萬兩以上,甚至幾十萬兩白銀,他可建不起。
這個年代的建築費,是非常懸殊的,有的一座公寓大廈、商業大廈的建築費動輒就是大幾十萬、百萬,因為這裡面的材料大多數是採取進口;相反,長江地產修建的新式里弄,採用的磚木結構,本地就有材料,故代價很低。
比如他建的幸福家園,建築面積10800平米,建築費算18萬;如果換做是高層公寓和寫字樓,同樣建築面積至少需要建築費50萬~80萬。
陳光良詢問道:“有沒有道契?”
高成林理所當然的說道:“霞飛路的地皮,基本都是有道契的。”
陳光良點點頭,隨後參觀其附近的地理位置來。
這裡大概是霞飛路的中段,所以價格高達6000元每畝。
單價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未來升值的潛力。
從1928年開始,國民政府限制租界擴張,那麼租界的地皮漲幅就理所當然的遠大於華界。
愚園路那邊屬於‘越界築路’,現在是租界警察巡邏,所以後面會預設租界的管理範疇。
而法租界的霞飛路,其升值潛力無需多說。
考察了將近一小時後。
“我很有興趣,什麼時候讓我和業主談談?”
“就明天如何?”
“當然”
陳光良的想法是,愚園路和霞飛路的地皮同時收購,合適就拿下來。
雖然他就20萬大洋的資金,但不代表他不能繼續籌資出來。
在這個年代,很多‘地產投機商’都是透過滾雪球發展起來的,當然也有不少因此而破產。
陳光良借貸20萬大洋,抵押的是‘幸福家園’和‘陽光家園’的後續租金收益,並不是今年在建築費上盈利的9萬多大洋,同時也抵押這20萬大洋購入地皮的道契。
所以這9萬大洋是可以活動的!其次,車行那邊的總價值超過十萬大洋,今年還完賬也就負債2.5萬大洋(含息)的樣子,抵押還是可以貸款的,貸款5~10萬也是可以的。
至於投資‘同昌製造’,資金除了一開始的1.5萬外,其餘都打算利用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