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
這天是週五,也是星光鎮合村並鎮專案安置房——新村花園二期——公開選房的日子。
這一批房子由宜州市房地產龍頭企業帝錦集團承建。
總共是420戶,預計安置星光鎮鎮集附近的15個自然村,共計1000人。
當然,整個合村並鎮專案總共涉及到要轉移的村民,絕對不止這1000人。
星光鎮現有常住人口8000人,但戶籍人口卻有2萬人。
這兩個數字放在一個鄉鎮,絕對是非常少的了,尤其星光鎮的轄域面積其實挺大的,只不過大多數被山林覆蓋,真正用於村居建設的地段並沒有多少。
新村花園一期二期,用於安置的村民都是鎮集周邊5公里內的自然村。
至於更遠一些的村莊,則是化零為整,將一些常住人口少、交通不便的村子,和附近的大村子合併到一起來。
這些自然村因為離鎮集距離都在七八公里以上,交通又不便,強行讓村民離開家園住到鎮子裡去,也不現實。
再好的政策要這麼一刀切,也就成暴政了。
而在林驍就任星光鎮鎮長前,上一任鎮長就是這麼幹的,所以導致了各村村民怨聲載道,對這個政策充滿了反感。
這種反感,到現在都沒有消除。
只不過因為林驍助力各村臍橙熱銷的事,才稍稍挽回了一下鎮政府在村民們心中的形象,不過大傢伙對於“合村並鎮”的復推,依舊抱著謹慎和戒備態度。
之所以會這樣。
一方面是因為上一任鎮長幹得太過火,讓村民們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不好印象。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金秋臍橙熱賣,幾乎全鎮所有農戶都實實在在得了好處鼓了腰包,原本對村裡討生活艱難的愁苦情緒被徹底衝散,反而橫生出一種我還能再幹五百年的壯志豪情。
這種情況下,再跟村民們提合村並鎮、果園外包,那就不僅僅是反感,而是招恨了。
畢竟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人心向來如此。
之於這些背景。
所以不管是“合村”還是“並鎮”,就近期各村的村主任反饋上來的情況看,村子裡的風向都大大的不利。
好在,林驍這半年來的努力還是有效果的。
最大的收穫就是——12個村委會的村主任和村幹部,都被他給收伏了。
這事說來有用也沒用,說來沒用也有用。
說沒用,是因為村主任完全做不了村民的主。
尤其是涉及到村民的腰包和切身權益,光憑村主任,很難做通大多數人的工作。
一個村委會是由好幾個自然村組建起來的。
村主任再怎麼不是一般人,頂多在自己所在的村子有話語權,而這種村子又多是人口眾多的大村子,不在轉移攻堅的範疇裡。
對於其他人口稀少的自然村,即便是村主任,影響十分有限。
合村並鎮這種大政策,要轉移就是一整個村子都轉移,但凡有一個釘子戶賴著不走的,那這工作都算白乾。
但要說有用,又確實有大用。
畢竟村主任都是當地土生土長起來的,對於村民的風向、動態和訴求,掌握得最為清楚。
有村主任潛伏在村子裡,幫助收集這些內容,也更有助於鎮裡開展工作,知道往哪個方向攻堅。
當然村主任的用處還不體現在這裡。
他們最關鍵的作用,其實在於——不帶頭挑事。
這話很離譜,但又是實打實的。
林驍剛到星光鎮的時候,初出茅廬,地位不穩,當時一上任就開始推“合村並鎮”的工作,卻因為遇到的阻力太大而不得不暫停,轉而採取懷柔政策。
當時最大的阻力,其實就來源於12個村主任的帶頭抵抗。
當然,村主任並未從明面上發力,看起來永遠是聽從鎮長號令。
但只要一佈置工作,要麼就是叫苦叫難,要麼就是陽奉陰違,表面上好好好是是是,回去以後什麼也不幹。
不是村主任壞,而是上任鎮長把大傢伙給整怕了。
村主任雖說是鎮裡工作的延伸,是一任地方幹部,但他們同時也是村子裡的村民,享受著村子裡的資源和利益。
一旦上面的政策明顯會影響和侵害村子裡的利益。
那村主任到底是秉公辦理,還是以權謀私,那就很難說了。
林驍剛到任,脾氣秉性尚且不知,只是來頭大名氣足而已,可所謂來頭和名氣又不能證明他就是個鞠躬盡瘁的好乾部。
村主任當然不會甘心聽他調配。
而經過這次臍橙熱賣,以及這半年來他透過自身能力給星光鎮帶來的改變,所有村主任都被這個不走尋常路的鎮長,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其實林驍沒想收拾他們。
他們完全是因為林鎮長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成果,順便給收拾了。
村主任們都相信,這位林鎮長是真心想為大家辦好事辦實事的,連他這麼好的鎮長,都在大力推合村並鎮的政策,那至少可以說明兩點。
一是這政策肯定是勢在必行,強行抵抗沒有用,二是這政策或許真的對村集體發展和村民有益,不如順應大勢試試。
這些心路歷程的變化,都不是發生在一朝一夕間,而是在這半年來的點點滴滴裡。
現在,12個村主任都對林鎮長服服帖帖的,再也不敢把他當那個“不滿三十歲的黃毛小子”來對待了。
有了村主任的幫忙。
林驍很及時地掌握了各村的動態,知道現在村子裡對於合村並鎮政策的牴觸情緒,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
當然,大多數村民還是不願意搬離舊居的。
但這種“不願”,已經脫離了單純的對鎮政府的抗拒,而是出於舊土難離、新居不適以及果園掙錢捨不得走等原因,都是可以理解的現實因素。
這些背景的掌握,對於林驍決定直接開始選房,起了決定性作用。
他最怕的,就是村民們對政策的無腦抗拒,這是最難辦的,因為怎麼做工作都沒用。
而現在,村民們的抗拒都有緣故。
只要有理性原因,就可以逐條攻破,不怕村民們捂著耳朵我不聽我不聽。
那才是真愁人!
……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有12個村主任當“內應”,林驍對於啃下合村並鎮這塊硬骨頭的信心,從不到一成提升到了五成。
雖然才剛剛過半,但已經可以開幹了。
畢竟要等萬事俱備才動手,那不是謹慎,而是無能。
真正的高手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見招拆招才能所向披靡。
所以11月立冬這天,林驍直接拍板定下了選房日期。
前兩天籌備階段,全鎮幹部都還忐忑不安的,總覺得準備得還不完善,這麼做有點冒險,要是村民們直接到“售樓處”來鬧事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相比之下,林驍這個“第一責任人”反而十分淡定。
不管鎮政府的情緒如何。
反正“並鎮”這項工作已經是萬事俱備,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全鎮幹部度過了一個輾轉反側的夜晚。
到週五這天,上午八點半。
距離活動開始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但選房現場卻已經聚集了來自周邊村落的村民,約摸有兩百多號人。
而且還在不停地有村民趕來。
這個規模和陣仗,讓本來對今天的儀式抱有深深隱憂的三位副鎮長,都嚇了一跳。
他們本以為,今天的選房儀式會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呢,沒想到村民們這麼熱情捧場,竟然都著急忙慌來了。
專職負責這項工作的副鎮長葛濤不禁迷糊:難道說,林鎮長幫各村賣橙子的事已經徹底把村民們感化了,大家終於肯放下成見和固執,支援合村並鎮這項大政方針了?
葛濤的憂慮散去了80%,但還不敢徹底放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