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總覺得事情過於順利,形勢有些蹊蹺。
相比之下,林驍的態度就要理性得多——他壓根就沒因為村民們的熱情到來,而對今天的工作抱有過多的樂觀。
事實正好相反。
村民們來得越多,他心裡越緊張越戒備,因為這很反常。
林驍可不相信自己有那個人格魅力,只是幫大傢伙順利賣光了橙子,就能輕鬆獲得村民們的信任,從而甘願離開自己的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園,進到鎮裡的樓房裡居住。
就算有那麼幾個農戶深明大義,但大多數人還是利己的。
況且,星光鎮這麼大,常住人口有8000,並不是人人都有果園的。
土地屬於村集體,這個土地包括房屋土地、農田、山頭和果園。
在十幾年前,這些土地都是按人口平分到戶頭上,又因為田地也有好有壞,所以每隔兩三年就得重新抽籤,以確保公平。
不過抽籤這種事,用在農田上可以,畢竟農作物都是一年一季或者一年兩季,冬去春來又是全新的開始。
但是果樹不行。
果樹種植都是一竿子十幾年的買賣,不適合反覆輪換主人。
而且果園打理很費精力,同樣一批樹苗,分到不同的農戶手裡付出不同的辛苦,成長狀況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每隔三五年就重新抽一次籤。
那很容易導致這家精心打理的果樹,變成別人家的果園,而自己卻運氣差抽到了那種不費心打理的果樹。
這樣一來,人人都不用心務農,反而壞事。
所以一直以來,各村的果園都是歸屬於村集體,統一種植、統一勞作,再統一出售,賣的錢按戶頭平均分配,實現了最大限度的公平。
但近些年,隨著大量農村人口的流出,問題又重新出現了。
外出打工的人戶籍還在家裡,沒辦法參加果園勞作,那將來果樹產生的收成要不要分給他們?
不分肯定不行,畢竟人家也是村裡的一份子,戶籍還在呢。
可要平分也不行,畢竟其他人辛苦勞作了,這些人一分力不出還在外面掙了大錢,這樣很不公平。
所以要分,但不能平分,這是新規矩。
可這個分成比例要如何定,又牽扯出很多問題和矛盾,而隨著外出打工的人口越來越多,這問題和矛盾也越來越大。
更有很多外出人口瞧不上家裡這點收成,把戶籍牽了出去,在城市裡定居紮根。
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造成了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多是老年人口。
人口數量的急劇減少,造成的是勞動力的短缺,偌大的果園逐漸開始打理不過來。
再加上橙子又賣不上價。
所以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厭棄果樹種植,轉而去種水稻和棉花,畢竟這些農作物的價格是有保證的。
這樣的情況,在星光鎮33個自然村都是一般無二的存在。
眼看著大量果園開始荒廢,鎮裡村裡也開始思變,透過啟用承包的方式留住一些青壯年勞動力,也激起果農們積極務農的心思。
果農們承包果園後,只需要給村委會交付很少的租金,就可以享受果園的全部收成。
至於農務勞作也不成問題。
果園雖大,但統一管理反而更節省工夫,而且可以採用現代化的器械和農具,也可以請當地年老村民進行勞作,這樣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
承包制度推廣起來,因為各方都滿意,所以迅速在各村實行起來。
到近五年,星光鎮33個自然村的1萬畝果園,都被承包了,有一些是本地村民承包的,也有一些是被一些農業公司給承包的。
這個現狀導致的情況是:林驍金秋對於當地臍橙火熱脫銷的壯舉,真正收益的其實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果園承包人,大部分村民拿的是日結的死工資,並不會有過多的收益。
當時給林驍送錦旗的,也都是這是果園承包者。
村主任跟著來也就是情理上的,畢竟橙子脫銷是大好事一件,代表著村子美好的明天。
但實際上,果園的承包價是早就定好的。
這橙子是暢銷還是滯賣,都跟村裡無關,要是承包者是本村村民,或許還有可能從情理上給村裡多交一筆分紅,但承包者要是外面公司,則絕無這般可能。
所以,林驍這一波忙碌,真正感動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這部分人會否真正感激他尚且未知。
其他廣大村民,以及聽聞家鄉發展決議歸來的青壯年村民,更不可能輕易被感化招安,乖乖離了家園住到鎮裡來。
之於這般瞭解。
林驍對於今天這選房現場的熱鬧景象,第一反應就是——不好,有詐!
他的預判很快成為現實。
當宣佈活動開始,新村花園二期的專案代表開始介紹這批新房的特色和亮點,沒說幾句話,現場村民們就開始不耐煩起來。
“這房子也太小了!!”
“你說質量好就質量好?我可是聽說了,一期那房子漏水可是漏的很嚴重!”
“做生意的都是無利不起早,你們要沒好處,會接這個專案?”
“還要認購費?不是說免費給我們嗎?”
“我要花錢,還跑你鎮裡來幹嘛,我直接去縣城多好!”
“我老家的地免費給你們,還要自己掏腰包買這裡的房?我二百五啊!”
“現在村裡橙子賣得這麼好,旅遊也發展這麼旺盛,眼看著星光鎮一天比一天熱鬧,這節骨眼上卻把我們都往鎮裡趕,這安的什麼居心?”
“這還用說嗎?嫌我們在村裡,攔著別人發財了唄!”
“把我們趕走了,這大片土地和果園租的租、賣的賣,回頭掙的錢都進了貪官汙吏的腰包,好盤算啊!!”
“還以為這回終於來了個好鎮長呢,沒想到比前一個更黑!”
“我就說,一個大明星鎮長,怎麼可能放著電視裡的大錢不賺,非要來這山溝溝裡獻愛心?簡直是鬧笑話!”
“真心黑啊,連農民的這點血汗錢都惦記!!”
“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到我這代竟然要被趕走了,還有天理嗎?!!”
“……”
一個帶頭,兩個附和,三下五下就在現場引起了滔天之憤。
剛才還井然有序的選房現場,立馬變得嘈雜不堪、群情激奮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負責現場服務的全鎮幹部給看懵了,甚至連各村的村主任都始料未及。
唯有林驍,全程站在旁邊,冷眼旁觀注視著這一切。
他早就料到今天不會順利。
剛才看到這麼多村民來捧場,還覺得疑惑,總覺得後面憋著什麼大招。
現在,選房會剛剛開始就圖窮匕見。
林驍反而鬆了一口氣。
村民們雖然叫囂得熱鬧,一個個神色激烈,但明顯發聲的都是些頭腦清楚、口齒清晰甚至聲如洪鐘的年輕人。
這很不合情理。
要說合村並鎮不被村民接受,真正牴觸的,應該是老年人才對。
他們才是“安土重遷”觀念最根深蒂固的人,寧願受苦受窮,也不願意離開賴以生存的家園。
至於年輕人,對老家的依戀幾乎沒有,花錢還要去縣裡市裡買房呢。
現在,只需要用很少的錢就可以獲得鎮裡一套房。
是個正常人都會覺得這買賣很划算。
可現在,帶頭喊叫的反而不是老年人,而都是些三四十歲的年輕人。
林驍一秒鐘發現了華點。
他沒有生氣,反而很慶幸,甚至有點興奮。
“這是有高人指點啊……事情真的越來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