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戲瘋子,我是真能穿劇本

第327章 《新三國》一時瑜亮

渴望。

但當這份渴望變成了大佬培養年輕人的工具,成了被摒棄的物件時,一身的精氣銳氣也被挫敗了許多。

他又怎麼懂三國了?

他又怎麼能將後半段的精髓給拍出來了?

就連黃小明都早早的來到了劇組,這位之後才補戲的周公瑾,早早的就來到了討伐董卓的戲之中,甚至還自告奮勇的,參與到群演計程車兵裡,為的就是從頭開始感受三國的氛圍。

知恥而後勇,早就聽說黃小明之前在和李軒的對戰之中惜敗一籌,但知恥而後勇的道理。

高欣欣就覺得,這一次真的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至於央視的行為,他也不好評價——話說,如果《三國》就這麼不更新換血,一直以‘經典’為尊,那最後,《三國》正統對於年輕人來說,豈不是《真三國無雙》了?

要知道,現在年輕人的第一款《三國》。

不是《三國演義》。

而是鬼子的遊戲,《真三國無雙》啊

這和央視的定位是不是相悖了?

嗯,咱也不敢說。

不敢問。

“他就很努力,可我們的孔明先生還沒來呢,想要進行中後期的圍讀也不行。”此時旁邊的張飛就有些抱怨,這位演員最大的優點,就是長得非常像刻板印象的張飛。

還有李逵。

所以本職並非演員的他,也能得到這個角色。

這就是合適的魔力。

“一時瑜亮,我就能感覺得到,這位周瑜的修行,是不同凡響。”

“他能感覺到三國亂世的氛圍,還有其中蘊含的豪氣和霸氣,亂世英傑,英雄輩出,男兒志在四方者也。”

胡君就看著正在沉思劇本的黃小明,就能夠共鳴他的感覺.在這亂世之中,創作出一番霸業的人!

其實胡君的表現連高欣欣也有些意外。

本來他就覺得香江的劉偉強最合適,但如今看著胡君的表現之後,就覺得他的核心氣質,貌似就更加合拍呀。

有一種幸好選了胡君的感覺..

曾經作為乞丐皇帝的他,就能夠完全領悟和感覺這種味道。

這種屬於男兒的霸道念想。

也是高欣欣最憧憬的三國,也是他心中的三國。

一群男子漢中的男子漢,為了爭奪天下而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這是又霸又勁啊!

而此時這位提前來劇組感悟的好學苗子也讓高欣欣欣賞,其實合作新上海灘的時候,還覺得他尚且有些傲氣,如今看來,他就真的當得上是優秀呀。

反而觀某些人,走關係也就罷了,你就是來提前感悟感悟三國也行呀,結果整個人都消失了。

並不是強迫你要幹這件事情,你是空降組的人,我也認了.

但是就能否對作品多一點關心呢

看出了鬱悶。

陳建波就在旁邊安慰。

“不必這樣的呀,朋友,那個李軒我也是打過交道的,他也稱得上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青年人,作為演員的角度.”

陳劍波對李軒的印象當然就很深刻了。

畢竟在當時,看著李軒,和自己登上金鷹獎的舞臺時,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就絕對是真材實料作為演員。

只是。

當這份對年輕人的欣賞,變成‘諸葛孔明’這個角色的時候,欣賞就被切削了很多。

因為這就不是他能駕馭的角色,他能駕馭的題材。

老不讀三國.是因為老了才能看得懂三國,才能體會到裡面的霸,勁,強,還有作為男人的宏圖霸業之感覺。

體驗三國時代,這個我華夏大國,最為咆哮深刻的一段壯麗史詩。

歷史劇,還是需要有一點文化底蘊的,需要一點年輕人不具備的東西

特別是人到中年,事業進步,更有野心大進的時候,對於‘三國霸業’就更有深刻之領悟.

此時。

旁邊的劉和偉也笑著說道:“沒關係的.有我們在,劇情感覺不會走太歪的,這一點,你應該能信任我們的。”

也算是一種安慰。

畢竟,一個劇組裡,‘主導者’不一定是導演,也有可能是‘演員’,特別是他們這些去到視帝級數的演員,能夠駕馭住他們的導演,其實就並不多。

甚至連高欣欣都是半駕馭半自由發揮的,讓他們去體現角色,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角色理解和風格。

他們都是一流的視帝,每個都有獨門絕技,每個都有過人之處,角色理解更是能給人意外驚喜。

無論是曹孟德的霸道,還是劉玄德的生存智慧感覺,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發揮的氣質。

也就是角色的核心。

高欣欣此時的臉色就緩和了許多。

“幸虧有你們,我才放心一些。”

“放心吧,他如果真的只是來刷履歷,大家也就井水不犯河水,他想來駕馭我們的話,應該也是沒這個本事的,那麼大家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下,各取所需就沒這個問題”

此時的劉和偉就說的很明白。

如果那小子執意要當小丑指揮我們的話,那就不要怪大家做的決絕了。

你作為諸葛孔明。

如果沒有我們帶著的話,出來的效果怕是會慘不忍睹。

就算和老三國有差距。

但輸的漂亮,輸的難看。

這些都是有差距的。

我不說帶著你的節奏去走,光是如果我們這些視帝級的演員,控制不住自己的去飆戲,你這個本已比不上唐國強的人,只會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演技張力

到了那個時候.

就不要喊著和解和體面。

而此時在旁邊的黃小明就蓋上了三國演義的,雙眼就因為熬夜而通紅,他就從來沒有如此認真的對待過角色,將那種細緻剖析出來,全部理解全部試著去解剖。

試著去挖掘出來。

越讀這三國,就越覺得這小說不可思議,每個年齡段去讀都有不一樣的理解。

不愧是四大名著流傳千古之作品。

此時的黃小明就給自己滴了眼藥水,緩解了自己乾澀的雙眼,看了一眼晴朗的天空,伸手抓著太陽的方向。

“一時瑜亮,三國時代的周瑜是輸了,前幾年的周瑜,可就未必呀。”

“絕對未必!”

三國是什麼呢?

是一個天下英雄爭霸,男兒志在四方。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的時代!

草莽也能當英雄.的時代。

但在這尚武的大漢帝國末期。

用什麼樣的人換取功勳呢?

喂,老兄,今天你的功勳章不夠,我就舍一點我的給你吧。

東漢末年。

作為奉命剿匪黃巾軍的部曲,此時旁邊的同僚兄弟,就樂呵呵的,割下了旁邊老農一家人的頭顱。

老人,男人,孩子。

他們是大黃巾賊,小黃巾賊,以及未來的黃巾賊。

談笑風生之間,作為功勳被現場取下來,至於女人那就另有作用呀。

血淋淋的頭顱還留著恐懼的眼神。

然後丟給了我。

拿著這些功勳,回去別忘了請兄弟吃酒,我再去看看有沒有黃巾賊。

“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