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團輜重區駐軍較多,不止被襲擊的一個營區。
爆炸聲傳來。
遠在後方數公里外的團部得到訊息,值班的副團長從作戰室彈射而起,臉色蒼白的衝到帳篷外。
此刻,天已然大亮。
空氣中瀰漫的硝煙味,聞起來讓人隱隱的發慌。
“怎麼回事?哪裡被襲擊了?”
“不是通知各單位夜間加強防範,怎麼還被敵人摸到了跟前?”
裝甲團副團長問這幾句話的時候,嘴唇都是哆嗦的,他們團一營已經被判定戰損。
開戰之初,整個營的編制被戰損,這可不是小事啊。
團長和團政委,都愁了大半夜,計劃好天亮之後去師指揮部做深刻檢討。
這個節骨眼上,輜重區再丟。
全團都得被釘到恥辱柱上,扣都扣不下來的那種。
團長被罵得狗血淋頭,全團後半年都甭想過一天舒坦日子。
“團副,看方向是二營六連遭遇紅軍突襲,那邊的通訊已經聯絡不上了。”
團參謀抬手擦著額頭上的汗水,急急的回應道。
“還特麼聯絡個屁,炮彈都落到家門口了,去,通知陸航單位向北偵察,準備火力打擊,一定要搞清楚襲擊的紅軍到底啥子身份。”
“命令,四連,八連還有裝九連,立刻建立阻擊陣地。”
“命令,團火箭彈車組,做好戰鬥準備,老子不管這幫紅軍是鐵打的還是鋼煉的,全都給老子摁死這幫狗揍的。”
“是!”
團參謀挺了挺胸膛,返回值班室下達指令。
他這邊剛走,四五架小型無人機,就旁若無人的闖入團機關駐地。
不止如此,高空還有兩架大號的無人機盤旋。
駐地的佈置,被第一時間傳回後方終端。
“營長,大魚啊,發現一條胖頭魚!!”
藍軍裝甲團副團長站在指揮室門外的樣子,被無人機拍到。
負責監督畫面的偵察連老兵,捧著軍用筆記本,跑到陳默跟前邀功。
身為偵察兵,單單憑藉一部分軍官身上的氣質,不用看軍銜,都能將對方的級別判斷個大概。
陳默聽到“胖頭魚”,同樣也是雙眼放光,今晚的突襲行動,他們這邊戰損了一個營長,一直覺得挺虧。
趴到螢幕跟前一瞅。
此刻的副團長,早已察覺到不對勁,避開無人機偵察,進入指揮室。
但躲也沒用啊。
陳默相信偵察連老兵的判斷,更何況,輜重區內其他地方都是搭建帳篷,唯獨這裡平平無奇,卻搭載著活動板房。
周圍也沒有帳篷,都是豎起來的木杆子,拉著通訊用的線,偶爾出現人影,穿得軍裝都是幹部的樣式。
“呵,還真是大魚,小資主義思維害人啊,指揮部建築都敢搞特殊。”
“也是不怕挨炮崩的主。”
陳默笑了笑,扭頭看向馮國慶:“老馮,通知榴炮分隊,給我炸了這裡。”
“重灌機動速度不變,繼續全速突擊!!”
“是!”
馮國慶是藍軍營的戰情參謀,由於戰時,營長,副營,教導員三個指揮不能放在一起,老馮跟著陳默,自然也擔任了通訊參謀的職責。
命令一條一條的下達。
最高興的就要屬榴彈炮分隊了,資訊營的情報得來的最快,交聯衛星定位系統能聯動無人機,第一時間傳回具體座標。
榴炮分隊壓根不用怎麼思考,攻擊命令下達的同時,響箭的人已經幫他們測好距離,炮擊的角度。
咚咚咚!!!又是一陣火炮的怒吼,瞬發引信的意思,是炮彈碰到地皮就炸。
一整個榴彈炮連的威力,半個天空都被炮彈的尾煙覆蓋。
轟轟轟!!!藍軍裝甲團指揮部內,頃刻間被炮火覆蓋,團長和政委剛睡醒,腰帶都沒來得及束上,整個指揮部就被炮彈爆炸後的粉塵所覆蓋。
這一輪火炮,造成的戰損比例不高,可基本報銷了全團的指揮人員。
發現即摧毀。
在這一刻,算是被陳默給玩明白了。
團指揮室,副團長眼瞅著自己身上的感測器被觸發,整個人呆愣在原地。
蠕動著嘴唇,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打了小半輩子仗,作為61師裝甲團的副團級幹部,什麼場面沒見識過?可這次,他敗得屈辱,敗得不甘,敗得莫名其妙。
副團退後幾步,雙手用力攥緊椅背扶手,才勉強穩住身形。
“團副,我們,我們敗了!”
團參謀哭喪著臉呢喃,這次的進攻,對他們來說打擊確實太大了。
“不礙的,命令下達了嗎?”
“下達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副團長點點頭,他神情有些茫然:“談敗為時過早,演習嘛,能把部隊拉出來,擺開架勢,遠比開那兩炮更有意義。”
除了這麼說,他已經沒有更好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了。
不過,副團長安慰自己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藍軍師裝甲團的反應速度相當快,尤其是遠端火箭炮準備,全團的輜重區,安全問題非同小可。
專門安排四輛多管火箭彈車組,快速反應。
由於附近爆炸聲頻發,其他駐地還不清楚團指揮部被炸的訊息。
接到團部的命令,上尉連長立刻集結全連。
“火箭炮車集結,呈連戰鬥隊形準備。”
“出發!!”
伴隨指令下達,分散在混編作業隊伍裡的四輛火箭彈車緩緩開動。
車輛間隔十米一輛,部署戰鬥隊形。
這種戰鬥隊形,一般跟火箭彈炮的特點有關係,多發連射的武器,4輛車組,一分鐘內能打出80發火箭彈。
優勢是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劣勢也挺明顯,彈射散佈間隙太大。
所以,這種武器很少進行單車組使用,而是多車組聯射,專門用來打擊呈現分佈態勢的敵人。
沒有發現目標之前,火箭彈車組不會聚在一起,包括混編機動過程,都是分開機動。
道理很簡單,作為地面主要輸出遠端火力,必須得時刻防範被敵人一波帶走。
前方四連,八連,九連的阻擊陣線已經拉開,完成集合的遠端火箭炮車組,迅速進行車身水平定位,車輛廊橋緩緩伸出四根金屬液壓柱,頂在地面,用來穩定炮車。
同時,車廂頂端的多管主體炮塔升高。
“炮射諸元調整,暫定炮射仰角57度,標距10公里,打擊方式,多發聯射。”
上尉連長根據剛才炮射的動靜,猜測距離,第一次調整射擊諸元。
但這種調整並不準確,等稍後偵察部隊明確敵情資訊後,還要做第二次調整。
連長已經發了狠,剛才他聽到坦克的滑膛炮聲了,都做好準備,這次一定把紅軍的坦克叢集一波洗地帶走。
想法確實不錯。
可問題是,藍軍師機械化作戰,被資訊化各種手段,給碾壓死死的。
藍軍輜重倉後方防線剛剛搭建完畢。
無人機的延伸偵察,就到了頭頂。
具體的座標資訊被交聯衛星定位系統收集,傳輸到了大後方的火箭炮組。
不止如此,陳默安排的重灌突擊叢集,也來到了六連,也就是最初遭受轟炸的營區入口。
突擊叢集,形成500米橫向,3000米縱向展開。
突擊形式,運用了典型三波次作業的經典模式,坦克和裝甲步戰車配合,形成一柄擁有連續動鏈的三角尖頭巨大武器,穿擊,閃擊,叢集動鏈特徵極為明顯。
而叢集能夠形成,依舊得益於交聯定位系統,可以隨時調整戰車機動位置。
這時候,不要說已經被打到半殘的裝甲團。
就是完整編制的裝甲團級火力,面對資訊化營後方遠端,前方突擊的規模,也抵擋不住了。
重灌叢集開到營區門口。
藍軍六連還倖存的戰士,扛起單兵火箭筒試圖阻擋叢集入營。
可這時候,還擋得住嗎?滑膛炮,重機槍,猶如雨點般針對藍軍防線發動突擊。
營區入口挖得有戰壕,陳默透過無人機提前知道地形後,立刻傳輸給地面突擊組組長劉鴻運。
突擊隊形收縮,戰矛直刺。
展開了瘋狂的屠殺。
噠噠噠.轟轟轟.叢集動鏈的衝鋒,加上後方榴炮組不停的幫忙掃清障礙,藍軍輜重區的駐營單位,根本組織不起來像樣的反抗。
地面裝甲戰鬥,以極為殘暴的姿態開啟。
第一批十幾輛坦克,裝甲車闖入營區,都沒讓藍軍戰士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就被重機槍報銷。
稍微遠一些的火力,則是被遊戈在叢集兩翼的直升機鎖定。
起伏的營區土地上,戰車高速推進,發動機咆哮,大地都在驚悚。
三米長的火炮管,隨著坦克車身顛簸而抖動,純機械化原理的炮耳設計,補償了運動突擊過程中,炮彈推射產生的射擊平衡變化。
僅僅幾秒鐘。
原先被炸過一遍的藍軍六連駐地,就被鋼鐵怪獸佔據。
藍軍戰士臉色頹敗的躲避到角落,眼睜睜看著裝甲叢集踐踏自己的營區,無數的帳篷被叢集戰車推翻,被協同步兵砍斷繩子。
此刻的紅軍,就恍若闖入敵方陣營的土匪。
一波叢集打擊,重坦就從正面摧毀了四連和八連在後方,依託地形建立起來的高地阻擊線火力點。
很多裝步,機步的戰士,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直升機鎖定火力點。
被重炮轟炸。
藍軍的火箭炮組,等到敵人都特麼突臉了,也沒等來己方偵察兵提供座標,調整射擊諸元。
反而陳默這邊的火箭彈車組,隔著十五公里,針對藍軍防線展開覆蓋性轟炸。
前有重灌叢集突擊,後有遠端炮覆蓋,在這沒有彈道雷達的年代,藍軍被體系壓制的沒有絲毫還手能力。
一名又一名藍軍官兵,頹然的癱坐在地上,他們很多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演習之旅結束了。
一場規模宏大的軍演啊。
參戰單位多達上千個,普通士兵出發前,幻想著表現,立功,提幹,在一刻,徹底的煙消雲散。
接到團部指令的四連長,看著自己搭建的防線,被紅軍這麼輕易的突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