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特技演員瘋狂整活很合理吧

第1398章 奧斯卡開門紅與雙響炮!

杜比劇院內燈火輝煌,衣香鬢影間群星璀璨。

當陳飛一行人走進會場時,原本低聲交談的人群忽然靜了一瞬,無數道目光齊刷刷投了過來。

有好奇,有敬佩,更有幾分難以掩飾的警惕。

陳飛一身深藍色暗紋西裝,身姿挺拔,臉上帶著從容的笑意,彷彿天生就該站在這樣的場合中央,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他剛向前走了兩步,就遇上了《奧本海默》的導演諾蘭。

對方主動伸出手,語氣裡滿是真誠的敬佩:“fei,你編劇的《寄生蟲》真是太棒了,我足足看了三遍,每一次都回味無窮。”

“《奧本海默》也棒極了。”陳飛微笑回應。

說實話,這片子還真就得讓諾蘭來拍。

因為他最擅長的就是用非線性敘事、多線交織的方式展現複雜主題。

而奧本海默的人生無疑是充滿矛盾的。

他既是科學功臣,又因原子彈的毀滅性而陷入道德掙扎,也就只有諾蘭的敘事手法才能精準呈現這種內在衝突和歷史的厚重感。

兩人正聊著,不遠處,斯皮爾伯格突然笑著衝這邊揮手。

陳飛同樣朝他點頭示意。

一路緩步前行,周圍的寒暄聲、恭敬打招呼的聲音此起彼伏。

就連那些平日裡眼高於頂的好萊塢大佬,看向陳飛的目光都帶著明顯的重視。

能在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拿下歐洲三大電影節三金和奧斯卡大滿貫的導演,放眼全球都是獨一份!

他就像一條潛龍入淵,看似低調,卻自帶撼動全場的氣場。

文牧嘢和韓佳女等人跟在後面,看著這陣仗忍不住小聲嘀咕起來。

“這就是陳導在國際影壇的分量嗎?明明只是正常入場,卻硬生生走出了‘主角登場’的架勢!”

“那你以為呢?他在奧斯卡的牌面可比在歐洲三大還高!”

劉藝菲聽著身後傳來的聲音,挽著陳飛的手臂,臉上掛著得體的微笑,心裡十分為身邊的另一半而感到驕傲。

這就是她的男人!

全球電影圈響噹噹的人物!

幸運的是,今晚除了她,沒人配站在他旁邊!

……

半個多小時後,隨著全場燈光驟然暗下,杜比劇院內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

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正式拉開帷幕!

按照慣例,本屆頒獎典禮由美國廣播公司全程進行電視直播。

而在全球範圍內,還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透過電視或網路平臺同步轉播。

毫不誇張的講,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美洲,足有億萬觀眾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這座舞臺上。

自疫情爆發以來,這屆奧斯卡絕對是收視率最高的一屆。

前幾年的頒獎禮總被詬病“星光黯淡”,因為缺乏能引發全美乃至全球熱議的現象級大片,熱度始終不溫不火。

但今年卻截然不同,因為候選名單裡藏著太多“話題王”:

諾蘭執導的《奧本海默》以宏大敘事和炸裂演技橫掃頒獎季前期獎項,幾乎成了“最佳影片”的頭號種子。

女權色彩濃厚的《芭比》用粉色風暴席捲全球票房,從影評人到普通觀眾都在討論它的社會意義。

《墮落的審判》以冷靜剋制的筆觸探討婚姻與真相,人氣一路飆升。

還有史詩鉅製《拿破崙》、聚焦種族議題的《美國小說》、風格詭譎的《可憐的東西》……

每一部電影都有大批擁躉,每一部都具備衝擊大獎的實力。

而最不容忽視的,還是從亞洲跨洋而來,在戛納電影節上已提前斬獲金棕櫚大獎的《寄生蟲》!

舞臺上,主持人正用幽默的段子串場,時不時調侃幾句熱門影片,惹得臺下笑聲連連。

陳飛坐在席位上,目光掃過周圍。

左手邊是《奧本海默》劇組,諾蘭正和基裡安·墨菲低聲交談。

右手邊不遠處,《芭比》的主演瑪格特·羅比正對著鏡頭比心。

空氣中雖然瀰漫著競爭的張力,卻又帶著屬於電影人的狂歡氛圍。

他轉頭對身邊的韓佳女笑了笑:“怎麼樣?今年這陣仗不錯吧?不管拿不拿獎,能來湊個熱鬧都值了。”

韓佳女點頭附和,手裡緊緊攥著入場時領到的節目單。

上面標註著《寄生蟲》入圍的六個獎項: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

隨著第一個獎項的頒發臨近,全場的氣氛漸漸熱了起來,連呼吸都彷彿跟著節奏加快了幾分。

與往年的慣例一樣,頒獎典禮的開場部分主要聚焦於技術類獎項和短片獎項。

科學工程獎、技術成就獎依次被頒發,獲獎者多是幕後的技術人員。

臺下響起的掌聲雖熱烈,卻尚未掀起真正的高潮。

隨後的紀錄短片、動畫短片等獎項揭曉,也只是讓場內氣氛穩步升溫。

直到最佳動畫長片獎的提名名單在大螢幕上滾動播放時,全場的注意力才驟然集中。

《瘋狂元素城》憑藉絢麗的視覺效果呼聲不低,《機器人之夢》則以溫情的故事打動了不少評委,而宮崎駿執導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更是從入圍起就被視為“種子選手”。

當頒獎嘉賓拆開信封,念出“宮崎駿”的名字時,全場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這位1941年出生的動畫大師,今年已經82歲高齡,卻依舊堅持坐在繪圖板前,用細膩的筆觸講述著關於成長與勇氣的故事。

鏡頭掃過臺下,宮崎駿緩緩起身,身形雖有些佝僂,眼神卻依舊清澈。

他對著周圍鞠躬致意,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太厲害了……82歲還在創作啊!?”趙金麥小聲感慨,眼裡滿是敬佩。

旁邊彭昱暢輕輕點頭:“或許這才是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吧,跟年齡沒關係。”

陳飛看著臺上的宮崎駿,心裡也生出幾分敬意。

這位老人幾乎用一輩子的時間詮釋著“匠人精神”。

從《龍貓》到《千與千尋》,再到如今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每一部作品都帶著獨屬於他的溫柔與力量。

這份對創作的執著,足以讓所有電影人動容。

而隨著宮崎駿的獲獎,全場也迎來了第一個真正的轟動。

掌聲持續了近一分鐘,許多人紛紛起身致意。

這個獎項無關商業、流量或國籍,只關乎對動畫電影最純粹的熱愛,而宮崎駿絕對配得上。

很快,典禮進入了核心技術獎項的頒發環節。

最佳服裝設計獎率先揭曉,《可憐的東西》憑藉復古又荒誕的服飾風格拔得頭籌。

有趣的是,服裝設計團隊上臺時,手裡還舉著劇中那套標誌性的蓬蓬裙模型,惹得臺下傳出不少笑聲。

緊接著,最佳藝術指導獎被《奧本海默》收入囊中。

評委給出的評語是:“用極簡的場景構建出了核爆前的窒息感!”

諾蘭團隊的代表上臺領獎時,特意提到了實驗室場景的每一個儀器都嚴格還原歷史,細節用心可見一斑。

而隨後的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攝影獎,幾乎成了《奧本海默》與《可憐的東西》的“拉鋸戰”。

前者以緊湊凌厲的剪輯拿下最佳剪輯,後者則靠絢爛多變的鏡頭語言斬獲最佳攝影。

到了最佳改編劇本獎,《美國小說》意外殺出,將獎項收入囊中,但這並未改變整體格局。

截至此時,《奧本海默》和《可憐的東西》已經包攬了近半數技術獎項,成了今晚最受矚目的“雙子星”。

臺下漸漸響起細碎的議論聲。

後排坐著的文牧嘢湊近陳飛,低聲道:“按這趨勢,難道最後大獎要被這兩部平分?”

圈內人都知道,奧斯卡的技術獎項向來是“風向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