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特技演員瘋狂整活很合理吧

第1387章 申澳帶來的新專案

越是看,他越覺得這題材十分有價值。

比起懸浮的都市劇,這種紮根真實案例的故事,更能戳中觀眾。

只是境外電詐涉及不少敏感內容,送審時怕是要費些功夫。

陳飛揉了揉眉心,心裡已經開始盤算送審時該側重哪些點:

突出反詐警示意義,弱化過於血腥的暴力描寫,把重心放在“人性救贖”和“正義追擊”上,或許能更順利些……

而與此同時,就在他正忙著琢磨《孤注一擲》劇本時,董評卻正坐在歡喜傳媒的辦公室裡,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春節檔票房實時資料,眉頭擰成了疙瘩。

螢幕上,《流浪地球2》的累計票房已經衝破了30億,比《滿江紅》足足多出5個億,排片佔比也始終穩穩壓著一頭。

雖說這陣子公司股價藉著電影的熱度漲了近兩成,股東們臉上都掛著笑,但他心裡那股子不爽勁兒卻沒壓下去。

他原本盼著《滿江紅》能拿春節檔票房冠軍,現在看來,這目標還差著一截。

“明明口碑也不差,怎麼就追不上?”

他指尖敲著桌面,眼神裡泛著不甘。

《滿江紅》的笑點、反轉、家國情懷明明戳中了不少觀眾,短影片平臺上“全軍複誦”的片段刷得火熱,可偏偏在票房上卻被《流浪地球2》壓著,這口氣他實在是咽不下。

盯著資料看了半晌,一個大膽的念頭突然在他心裡冒了出來,像根刺似的扎著他。

既然正常比拼追不上,那能不能……用點“巧勁”?

他抬手揉了揉下巴,眼神明暗不定。

之前《749局》翻車時,輿論的力量有多猛他都看在眼裡。

現在《流浪地球2》口碑太硬,正面挑錯難,但要是能悄悄攪攪局,讓觀眾對它的“完美”產生點懷疑呢?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他自己都愣了一下,隨即又壓不住心頭的躁動。

他拿起手機,翻出公關團隊負責人的聯絡方式,可指尖卻懸在撥號鍵上,遲遲沒按下去。

這招十分危險,可若是成了,《滿江紅》說不定就能借機反超。

但要是不成……似乎也沒什麼風險?

窗外的陽光照進來,落在他臉上,一半亮一半暗,像極了他此刻搖擺的心思。

片刻後,他使勁咬了咬牙,心裡那點猶豫被不甘給壓了下去。

“瑪德,幹了!”

他指尖用力按在撥號鍵上,電話很快接通。

“是我,”他聲音壓得低了些,“給你們安排個事。”

公關部主管連忙應道:“董總您說。”

“盯著《流浪地球2》,”董評指尖在桌面上敲得發響,“從現在起,安排人去各大平臺挑挑刺,別搞那些明顯是黑的,要‘客觀’,懂嗎?”

他頓了頓,特意強調:“比如揪著某個特效鏡頭說不夠完美,或者拿劇情裡的科學設定做文章,說這裡不符合現實邏輯,再或者煽煽觀影門檻太高,普通觀眾看不懂的風。

記住,不用鬧大,就散點這種聲音,讓一部分搖擺的觀眾心裡犯嘀咕就行。”

主管愣了下,隨即反應過來:“明白,我們找些影評號和路人號來發,做得隱蔽些。”

“嗯,”董評應了聲,又補了句,“刷票房、搞午夜場那種蠢事別碰,飛躍影視院線那邊眼睛尖得很,陳飛那人又較真,前幾年《捉妖記2》和安樂影業的例子就在那擺著,誰碰誰倒黴,咱們就用這法子,慢慢磨掉它的口碑優勢就行。”

“好的,董總。”

掛了電話,董評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喝了口。

他知道這招不算光明正大,可眼看著《流浪地球2》一路領跑,他實在按捺不住。

只要能讓《滿江紅》反超,這點“小動作”又算得了什麼?

……

一晃眼,時間進入2月。

接連幾條新訊息再次登上了熱搜!

“由飛躍影視出品,王保強自導自演,陳永勝、史彭元、王尋、張婧儀主演的劇情片《八角籠中》,正式下畫,累計票房報收25.36億。”

“好萊塢進口片《阿凡達2:水之道》下畫,累計票房17.44億。”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公佈,熱烈祝賀,《寄生蟲》成功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編劇、最佳外語片等6項大獎!”

最後這條訊息一出,全網熱搜徹底炸了!

誰都沒想到,《寄生蟲》作為一部國產片,竟成了奧斯卡史上首部入圍最佳影片的華語電影!

這可不是簡單的“提名”,而是華語電影第一次真正敲開了奧斯卡最核心獎項的大門,意義重如千鈞。

霎時間,#寄生蟲奧斯卡六項提名#、#華語電影奧斯卡最佳影片零的突破#等話題以火箭般的速度衝上了熱搜榜首。

閱讀量半小時內直接突破1億!

電影圈的導演、演員們紛紛轉發祝賀,普通觀眾更是在評論區裡激動刷屏:

“終於!不是靠異域風情獵奇,是靠故事和表達硬闖進去的!”

“這提名比拿個技術獎實在多了,這是對華語電影創作的認可啊!”

“能不能拿獎?給咱們也長長臉?”

對比之下,同登熱搜的《八角籠中》和《阿凡達2》下畫訊息,瞬間顯得黯淡了許多。

前者25.36億的票房成績放在平時足以讓市場歡呼,此刻卻被網友調侃“今天只能當背景板”。

後者作為好萊塢視效大片,17.44億的票房也算亮眼,可在“《寄生蟲》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訊息面前,連討論度都被壓得沒了聲響。

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直接全被《寄生蟲》承包了,從影片的劇本創作、導演風格,到它如何展現本土故事又引發全球共鳴,分析文章鋪天蓋地。

有人翻出主創團隊在戛納領獎的新聞,感慨萬千。

當初大家只以為金棕櫚就已經是終點了,卻沒想到還能繼續走下去。

也有人開始盤點華語電影衝擊奧斯卡的過往,更覺得這次突破來之不易。

整個網路都沉浸在這股興奮勁兒裡,彷彿所有人都在為這遲來的認可歡呼。

畢竟,比起單部影片的票房高低,《寄生蟲》這次的入圍,更像是給整個華語電影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原來我們的故事真的能被全世界看見!而且還能引發全世界觀眾的共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