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一世的國內商業版圖,現在陷入白熱化競爭的幾方,都分別是什麼狀態和成色?
雖然後世的“網際網路+”概念最早在2012年提出,但問界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帶著“網際網路+”電影公司的高貴基因,完美契合文化傳媒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十多家子公司,從最初路寬自己作為現金流和內容輸出核心開始,經過七八年的時間構建了電影產業的全產業鏈,從製作、營銷、發行、衍生品版權開發到未來的“三屏合一”,都做足了戰略儲備。
創業者路寬本人堅持圍繞以網際網路和電影文化傳媒行業為中心,沒關係的不做、不懂的即便做了自己也不插手。
只有一個例外的大疆,是為了完成奧運會和救災這兩個特殊時期的歷史任務,才“橫生枝節”,但顯然也將成為未來的獨角獸之一。
基於這種產業航母的深度和廣度展開的產業版圖,就不可避免地要觸動其他同行的利益,弱肉強食本就是正常的商業生態。
於是院線對上萬噠,商城對上阿狸,在國外持股的谷歌對上白度,以及一直被柳會長覬覦想要入股,形成的和邪惡軸心的對抗。
問界其實已經比較剋制,因為盟友盛大的遊戲條線,一直沒有涉足遊戲領域,只是拿出ip雙方達成合作。
其實遊戲領域也是將ip變現的絕佳渠道之一。
這一次的《問界農場》也只不過負責串聯問界各板塊、有效組織產業協同,沒想到發展至今和企鵝的競爭態勢如此白熱化。
問界票務需要這款遊戲提前進行下半年電影線上票務的資金沉澱和獲客,企鵝也無法拒絕這樣幾乎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社交輕遊。
路寬之所以能夠隨心所欲地拍電影,努力實現自己文化輸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宏願,就是因為有這個自給自足的商業帝國,以及中影等來自官方的盟友。
這些難道是對手白給的嗎?
這些都是鬥爭出來的!
回到2009年5月的當下:
問界同時和萬噠、阿狸、連想、白度組成的大麥網;
以及企鵝、湘臺聯軍在不同領域做商業對抗。
這樣的精彩局勢,落在《財經》等專業雜誌的媒體人士眼中,話題度可就太高了。
著名專欄作家郎先平用一個很有趣的類比來分析目前的局勢,網路熱度飆升,很快成為微博熱議的話題。
《問界帝國的野望》——
2009年的中國商業戰場,正上演著一場堪比19世紀歐洲爭霸的資本博弈。
問界,這個從誕生起就帶著網際網路基因的文化傳媒帝國的擴張速度和野心,令人不禁聯想到橫掃歐陸的拿破崙。
1804年,拿破崙·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此前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問界在八年時間裡實現了對網際網路和電影業的開創性引領,僅就今年以來的《問界農場》這一商業案例來看,後者的有效串聯完全體現了航母鉅艦的協同作戰能力。
如果問界是當年所向披靡的“拿破崙帝國”,那它的對手們,則被迫結成了一場微妙的“反法同盟”。
路寬領導的問界,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全產業鏈+流量變現”的雙輪驅動,從電影票務資金沉澱到明星經濟閉環,從社交遊戲導流到ip生態開發,每一步都精準踩中行業命門。
這種打法,恰如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
透過控制流量和內容這樣的關鍵資源,擠壓對手生存空間。
更可怕的是,問界還擁有中影等合作伙伴的背書,如同拿破崙藉助法蘭西大革命的民意基礎,使其在政策與市場上雙重佔優。
當然,過度擴張的帝國總會迎來敵人的結盟。
在連想的一個分支下場試水的情況下,萬噠、阿狸、白度等公司,像極了1806年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與英國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
儘管各自算盤不同,但面對共同威脅,他們不得不暫時擱置分歧。
萬噠的王建林,如同苦守本土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其院線優勢正被問界逐步追趕;
阿狸的馬芸則像擅長海權博弈的英國,試圖維持自己電商領域的領先優勢,卻遭到問界商城b2c和自建物流的強悍狙擊;
最耐人尋味的是柳會長這位老牌it教父,雖然只派出了旗下君聯資本投資的大麥網,但本人更像是沙皇亞歷山大般的角色。
考慮到今天“韓更sm解約事件”的爆發、連同前期企鵝、湘臺的韓流攻略面臨破產危機,我認為現在的“反法同盟”們應該是狂喜的吧?(532章)
當我們把視角轉向因為模仿《問界農場》成為競爭對手的企鵝及湘臺,他們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
我認為是西班牙。
阿狸、萬噠等公司現在的狂喜,正如1808年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後,歐洲列強發現這個倔強王國竟能持續消耗法軍主力!
馬芸們意識到,被問界打得有些狼狽的企鵝,終於從若即若離的旁觀者變成了必須爭取的盟友。
王建林嘴角可能浮現的戰略家式微笑,暗合梅特涅在維也納會議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鬥爭邏輯。
而企鵝、湘臺聯軍這位“西班牙”,會就此加入“反法同盟”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當然,在恭喜“拿破崙第一帝國”的領袖路寬先生喜迎王子或公主的同時,我們也不禁要以史為鑑:
當年拿破崙廢黜西班牙王室的行為,反而激發了伊比利亞民眾的持久反抗。
如今,如果企鵝的社交入口、阿狸的支付體系、萬噠的線下場景形成合流,而連想系的技術與政策資源為同盟注入“最後一根柴薪”,我們會不會有幸再看到一次“滑鐵盧戰役”?
商業史從無永恆贏家,拿破崙的結局早已昭示:
當霸權觸碰到對手的生存紅線時,再精妙的戰術也難抵大勢。
問界能否避免重蹈覆轍?
答案或許藏在路寬的選擇中,亦或在企鵝的選擇中。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西班牙會加入“反法同盟”嗎,西班牙自己現在也不知道。
小劉生產一週後、也即“韓更解約”事件爆發近一週後,16日晚,鵬城南山科技園企鵝總部。
核心管理層正在開會溝通“韓更解約”事件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解決方案。
會議下午六點半才開始,也是遵照馬畫藤的指示,所有事業部和業務條線的負責人都要到場參與議事。
《企鵝牧場》的成功、失敗與否反倒是比較小的問題,左右不過一個遊戲罷了,戰略意義雖大,但不是不可或缺。
但小馬哥這次打出了真火,他要衡量一下自家是否有向問界全面開戰的必要和實力。
誰也不是泥捏的,即便上一次路老闆“拉弦崩音”警告他的話語猶然在耳,但這一次的企鵝的確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失利。(521章)
企鵝上下都沒有想到的是,憑藉qq龐大的社交使用者基礎、成熟的遊戲運營體系,以及《企鵝牧場》的快速開發能力,竟無法在社交輕遊領域對問界形成壓倒性優勢。
更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韓流醜聞的突然爆發、尤其是韓更解約事件的連鎖反應,直接導致企鵝精心佈局的“明星合夥人”機制崩盤,使用者流失嚴重,遊戲資料一落千丈。
未慮勝,先慮敗,馬畫藤擔心的是:
企鵝現在的立身之本毫無疑問就是遊戲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什麼戰略變化,但一個從未涉足遊戲產業的問界,竟然能如此駕輕就熟地佔據上風……
這就不得不令他深思了。
上一世的2009年,企鵝超越盛大成為國內最大的遊戲廠商,遊戲收入高達53.9億元,是公司最高利潤來源;
這一世的小馬哥在驚歎、忌憚問界恐怖的產業協同能力的同時,又怎麼會不想到一旦問界涉足遊戲領域,會不會對自己產生威脅呢?
更何況,路寬還有陳天喬的盛大這樣的盟友在,如果想做遊戲,兩家完全可以合資,特別是在盛大逐漸式微的當下,一切皆有可能。
小馬哥的沉思很快被最後趕到的劉馳平打斷:“馬總,人到齊了。”
“好,那開會吧。”
任宇新眉頭緊皺,不需領導開口就主動彙報:“形勢很不樂觀。受韓流醜聞和張紫妍事件持續發酵影響,我們與湘臺合作的韓流ip生態鏈遭遇重創。”
“super junior演唱會因韓更解約官司被迫取消,少女時代等代言遊戲的明星也因輿論壓力暫停大規模宣傳。僅就這一週的資料看,《牧場》日活使用者同比暴跌35%,付費道具收入縮水近30%……”
他頓了頓,語氣有些無奈:“問界沒有做太多營銷,但劉伊妃產子的熱點事件很詭異地成為粉絲消費的情緒放大器,而且這個月25號就是他們第一次明星開放日活動,現在的資料雪球滾得非常恐怖。”
劉馳平捕捉到華點:“韓更是牧場付費道具購買量最大的明星,我和sm公司解約後,問界有沒有資格請他去代言農場?”
“我們當初和湘臺合作引入韓流,是和sm公司還是個人籤的合同?”
馬畫藤暗暗點頭,認可劉馳平這番話的邏輯。
吾悅文化的範兵兵一看就是唯路寬馬首是瞻,她本人也是極力給《問界農場》站臺的。
現在好容易有挖走紅得發紫的流量明星韓更的可能,人盡其才地交給問界發掘和變現流量,簡直是題中應有之義。
參會的法務人員解釋道:“這涉及到合同主體問題,我們與湘臺的合作框架中,韓流明星的代言權益是透過sm公司整體打包授權的,屬於‘經紀約繫結模式’。韓更作為旗下藝人,其個人商業行為需服從sm的獨家代理條款。”
“但如果韓更最終解約成功,因為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我們是無法阻止他為《問界農場》引流的。”
至於有關代言遊戲的競業限制協議,《企鵝牧場》找到sj代言前誰能想到?
何況又有誰能想到韓更會和血汗工廠sm分道揚鑣呢?
在實踐中,公司跟有價值的員工加簽競業協議,一般也是要支付經濟補償的。
會議室內陷入一陣沉默,雖然慣常悶聲悶氣的張曉龍已經不在了,但今天在場的各位似乎都化身張曉龍。
不是像他的懷才內斂,而是被問界這種多產業協同的現代化作戰方式打得有些懵逼。
畢竟在問界是中國網際網路和文化傳媒產業唯一的合體巨無霸,企鵝和阿狸、萬噠等公司一樣,都是頭一次面對這種“怪胎”。
當然,這種“怪胎”的誕生,也是建立在問界控股捉襟見肘了多年的財務狀況上的。
直至今年,隨著cds收益回流和金融危機過去後未來子公司的集體上市,才將要從“常規動力航母”進化為“核動力航母”,初步具備遠洋打擊能力。
劉馳平斟酌道:“關於韓流藝人的輿論醜聞和相關問題,企鵝確實缺少對影視、音樂等文娛產業鏈的控盤能力。”
“劉伊妃產子能變成全民話題,張紫妍事件能被精準推送熱搜。我們連‘危機公關’的抓手都找不到,總不能讓qq彈窗推送‘韓流無罪’吧?”
他轉頭看向馬畫藤:“boss,你之前做滔滔這樣的微博類產品的想法和思路還是對的,只是確實落後微博太多,沒有追趕的可能性,不然我們現在也不會這麼被動。”
這話既捧了老闆的戰略眼光,又給企鵝在內容生態建設上的結構性缺陷找了個替罪羊。
小馬哥面色如常地擺擺手:“單就這件事講,你再來一個微博都沒用。醜聞源頭在韓國本土,是路寬利用他的韓國盟友乾的好事,誰也擋不住這種醜聞的發酵。”
“好了,局勢就是這麼個局勢。”馬畫藤環顧四周,語氣稍顯嚴厲了些:“不是我批評大家,但這件事給我們長得教訓應該足夠深刻了吧?”
“說實話,《牧場》的失利給我最大的教訓和認知,不是企鵝原本的優勢出了什麼問題,是我們應該愈發感受到——現代企業競爭,再不是過去的小米加步槍時代,我們應該對產業協同有更加充分的認知。”
“在這一點上,問界給我們上了一課,我們要做的除了反思、更是學習。”
小馬哥的氣度和氣場都還是線上的,也不曾為了近一週的滑鐵盧動輒摔杯子砸碗洩憤。
他總結道:“韓流粉絲的狂熱是建立在‘偶像人設’上的,現在sm公司解約糾紛、藝人形象崩塌,粉絲經濟直接崩盤。”
“但問界呢?透過微博、劉伊妃個人營銷、分眾傳媒、智界影片的協同作戰,把韓流華流的文化衝突轉化為使用者黏性。”
馬畫藤自嘲道:“說起來也是落伍了,我前幾天才知道帝吧的存在,問界的引導和炒作可以叫帝吧網友自發衝鋒,我想其他公司恐怕連水軍都僱不到這個量級的吧?”
企鵝遊戲板塊的任宇新重重頷首:“說到底,我們賣的是‘韓流面板’,問界搞的叫‘文化戰爭’。”
“如果放到遊戲裡,這就不是一個等級的遊戲模式。面板能換,戰爭輸贏卻關乎使用者認同,這才是最要命的。”
“這位路總雖然本職工作是導演,但他真的懂輿論、懂網際網路,更懂使用者心理。”
“不懂使用者、不懂觀眾,電影怎麼賣座呢?”小馬哥環顧四周,不知道是不是張曉龍不在,他沒有了可以發悶的搭子,今天似乎表達欲格外強。
“現在泰山會的柳總,繼上一次馬芸到訪之後,再一次向我們拋來橄欖枝——”
“關於企鵝和萬噠、阿狸、白度、連想等企業,能否基於足夠的合作基礎,共同應對未來各自領域內的產業風險。”
驚!
會議室裡陷入一種凝滯的沉默,包括劉馳平在內的企鵝核心人員目瞪口呆。
空氣中的氧氣彷彿被抽乾,投影儀的光柱裡漂浮著細小的塵埃,映照在每個人緊繃的臉上。
負責會議記錄的秘書鍵盤偶爾發出幾聲無意識的敲擊,像是某種不安的神經性抽搐。
大家的震驚並非空穴來風,所有人都記得上一次馬畫藤斬釘截鐵的態度:
企鵝不站任何山頭。
面對泰山會和馬芸遞來的橄欖枝,他只輕描淡寫帶過、不為所動,堅定地就這麼“偏安一隅”,不去攪和你們皇城的事。
現在當眾又提出這一樁事,是什麼意思?
即便小馬哥此刻依舊沉穩的面色,但劉馳平的餘光掃過投影儀上問界近一個月的生態協同資料,不是不能理解老闆的轉變。
那些紅色箭頭不僅刺穿了《牧場》的運營資料,更勾勒出一個可怕的未來:
當問界用《農場》的各種玩法驗證了遊戲變現能力,用類似各類營銷事件打通了娛樂流量到遊戲端的閉環,下一步完全有能力全面進軍遊戲產業。
路寬手裡握著的不僅是基於電影行業的全產業鏈,更是完整的ip開發、流量匯入、使用者沉澱作戰體系。
而遊戲板塊和熟人社交,是企鵝永遠不能被挑戰和覬覦的戰略陣地。
商場如戰場,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馬畫藤此刻的心態轉變,恰似二戰時斯大林與丘吉爾握手,當拿破崙式的問界開始橫掃歐陸,連最頑固的孤立主義者也不得不尋找盟友。
可問題是,你小馬哥之前擔心某個幕後黑手的狠辣、在北平的政商勢力盤根錯節,難道現在就不怕了嗎?
還是說,有更好的戰略選擇被你窺見?
他接下來的話依舊叫劉馳平等人驚訝,似乎今天這位平日裡儒雅低調的企鵝老闆化身脫口秀演員,一句話就是一個梗。
“我直接拒絕了。”
馬畫藤淡定道:“無論這個生意做得做不得,上趕著的不是買賣,我們現在是佔盡下風不假,但他們的日子就很好過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