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長大以後,我也會告訴她,你未來的意中人——
應該是你爸爸這樣的人。
在2009年春節,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晚上,無數關心趙苯山、楠方、李教授、路寬、劉伊妃的網友們見證了這一場輿論對攻的你來我往,繼而看見文豪劉小驢的這篇……
這篇很難界定主旨和大意的微博,都驚呆了。
李教授粉絲:不是,我是來看你怎麼解釋洗衣機的風流過往的,你罵了李教授一頓,怎麼最後開始表白了?
劉伊妃粉絲:不是,我是來看我崇拜的偶像怎麼看待女性的獨立自主的,你前面講得極好,怎麼最後開始表白了?
趙苯山粉絲:不是,我是來看跟趙老師關係好的兩口子怎麼給他發聲的,你這一篇幾百個字都沒提到老趙也就算了,怎麼最後開始表白了?
洗衣粉、洗衣液:艹!洗衣機就是牛逼,洗了半輩子,最後老婆還出來主動維護他,真踏馬想跟他學個一招半式啊!
更叫網友們啼笑皆非的是,劉伊妃的微博發出後不到兩分鐘,另一位1200萬粉絲的大博主兵兵直接貼出了報案記錄,並在微博中寫道:
李教授教授口口聲聲為女性發聲,結果攻擊的都是女性。
伊妃脾氣很好,還願意同你理論兩句。
我的素質不是很高,對於你在微博中提到的“潛規則範某兵”,我有理由懷疑你在對我進行侮辱誹謗,現已經報警,報警記錄如下。
另外請查收律師函,等待開庭。
順便重申,我無條件認同伊妃對路寬導演的評價,他對行業、國家、藝術的貢獻永遠值得尊敬。
李教授在這個中國人最喜慶的節日裡,先是攻擊給大家帶來歡樂的苯山老師,再是攻擊作為功勳出現在春晚的路寬導演。
我很難講你不是個攪屎棍。
哦!糟糕!
你不會因為這個詞說我歧視吧?
李教授?
……
“路寬,兵兵最後寫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啊?攪屎棍怎麼了?”劉伊妃一邊轉發點贊兵兵的博文,一邊抬頭問剛剛打完電話回來的老公。
前者剛剛安排了一些公關事務,算是好人做到底,幫趙苯山徹底渡過難關。
他這會兒掃了一眼博文,微笑道:“你不,別問了。”
“啊?奧!”
小劉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大作,已經瞬間蓋起了萬丈高樓,粉絲數眼看也要突破1700萬。
“我寫的怎麼樣?有理有據,感人至深吧?”劉伊妃巧笑嫣然,“特別是最後一句,以後我要給閨女看。”
嗯……
雖然女兒還沒出生,但講到戀愛、嫁人的話題,洗衣機還是砸吧著嘴有些不得勁。
不願提、不願想。
“李教授沒有再回復嗎?”
“暫時沒有。”小劉重新整理了幾下頁面,“估計她也是詞窮了吧?醜陋面目都昭然若揭了,她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宣傳的都是什麼玩意兒?”
“哦吼!她關閉微博評論了……”劉伊妃滑鼠輕點,隨即捂嘴笑道:“估計被罵慘了。”
李教授少走了幾年彎路,提前進入了豬大糞的“關閉微博評論區”這一步,再往下後果就比較嚴重了,一般會面臨法律鐵拳的審判。
除非你真的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那算你堅貞不屈,以後自己閉嘴、別再討嫌就是。
其實留著一個註定要信譽破產的李教授,總比打掉她繼續冒頭更多代言人要好。
畢竟這玩意兒就像野草一樣,燒了一茬來年又是一茬,更何況這時代的楠方猶然是國內第一的紙媒集團。
劉伊妃現在月份大了,兩個小崽子在肚子裡會不斷擠壓母體的內臟器官,久坐之後脹氣會很嚴重。
路老闆一聽趕緊起身,帶著老婆到莊園裡散步消食,暫時把網路輿論大戰放下了。
還有什麼現在能比老婆孩子更重要的?同李教授這個傻瓜輪一輪短長已經算極限了,不用再和她糾纏過多。
但當事人的離開,並不代表著這個2009年春節最大的熱鬧就此消散。
在路寬這個全網頗具領導力的意見領袖的引領下,輿論場上的中高層群體逐漸出現了西風壓倒東風的趨勢。
“路吹”胡錫近剛開始還不以為意,一個老趙不值得他大打出手。
直到李教授膽敢還嘴,冒犯他心中的“最強80後“,老胡當即就忍不了了,這篇文章幾乎也是在小劉博文的前後腳發出。
《警惕文化領域的獵巫運動》:
當某人用顯微鏡在趙苯山小品裡尋找歧視證據時,她正實踐著最惡劣的文字獄。
一個源自“馬屁精”的方言俚語,經過她學術包裝後竟成了迫害少數群體的鐵證?
這種“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批判邏輯,叫人思之有些莫名熟悉。
我們注意到,某些知識分子對西方性解放理論的移植堪稱“學術買辦”,把歐美社會正在反思的極端思潮,包裝成“進步理念”傾銷給中國青年,簡直可恥!
在此,老胡願意同旗幟鮮明反對李教授謬論的路寬導演站在一起,請警惕文化洋垃圾!
已經積累了近400萬粉絲的影評人、社會評論家周黎明發文稱:
李教授批判趙老師低俗時,暴露的恰是文化精英的傲慢。
她推崇的《斷背山》在北美傳統農場主眼裡何嘗不是“傷風敗俗”?
藝術鑑賞從來存在雙標:知識分子把農民笑料貶為低俗,卻將紐約同志酒吧的葷段子奉為“後現代解構”。
特別諷刺的是,當路寬夫婦用熊貓比喻孕期幸福時,李教授竟能解讀出“物化女性”這一論點,簡直荒謬。
這種過度詮釋令人想起中世紀教士在壁畫裡尋找撒旦符號,當批判成為偏執,知識分子的理性也就淪為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柱。
學者張維為,後世著名的反公智專家在個人微博中寫道:
趙苯山遭遇的圍剿暴露出文化領域的“皈依者狂熱”,某些學者對本土民間文化極盡苛責,卻對西方糟粕無限寬容。
他們能容忍好萊塢電影裡華人角色滿口“chingchong”(對東大的種族歧視稱呼),卻要把東北方言“屁精”送上道德審判臺。
這種逆向民族主義,是李教授們需要反思的學術原罪。
請你們捫心自問,你究竟是人民的代言人,還是境外理論的傳聲筒?
……
全網迅速動員起來,不斷有關於李教授學術變現鏈條的分析博文發出,透過爬取其歷年著作、講座、微博關鍵詞,揭露其“性學理論”的商業模式。
虎撲網友整理出《心驚報》十年標題對比圖:
報道好萊塢電影時稱“《宿醉》展現男性友誼的狂野浪漫”,評價趙苯山小品則用“低俗鬧劇汙染精神家園”;
對美劇《老友記》的葷段子盛讚“美式幽默的坦率”,對東北二人轉調侃則批判“物化女性”。
更有技術論壇網友透過公開資料統計發現,該報2005-2008年的報道中,涉及東大負面的新聞比例高達68%,同期外國新聞的相關資訊寥寥無幾。
雖然說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每年的新網民仍舊會在黑紅兩股資訊中迷失方向,有相當部分的網友還是會被洗腦。
但這一世的網路輿論環境,在智界的嚴密監測和意見領袖路老闆親自出手“殺豬嚇猴”之後,已經算是清朗了不少。
李教授自始至終也沒有再說話,關閉了評論區,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但經過這一次雙方拉開架勢,你來我往的對攻論戰,網路上反倒出現了更多把劉伊妃當做“新時代女性榜樣”的呼聲。
當所有人回過頭來,看這位女演員迄今為止的職業生涯,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際遇?
14歲多出道即巔峰、21歲拿柏林影后、內地歷史總票房冠軍、北電本科芝大碩士、內地首富夫人。
在這些世俗意義的光鮮亮麗背後,所有人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她各種匪夷所思的“大女主操作”。
為了演技進步甘願放棄《功夫》的女主啞女,轉而去《異域》做張子怡的武替;
825伊妃事變之後毅然決然出國深造,給楊思維留下內娛有史以來的頂級難度公關;
在福克斯直播中玉石俱焚,粉碎鄧溫迪設計的性醜聞指控陷阱,捍衛彼時還跟她沒有關係的路寬的名譽。
為了一部澄清歷史的《歷史的天空》,花費一年時間通讀史料、躬身入局,甚至被右翼勢力壓迫到分離性失語;
作為一個女明星,絲毫沒有顧及表白、官宣、戀愛生子可能對事業帶來的影響;
在拿到人生第一個柏林影后之後急流勇退,去到人藝沉澱自己。
這樣的人生經歷和大女主敘事,才是現代女性領袖的正確開啟方式啊!
有感於此的網友們,無論此前是不是劉伊妃的粉絲,也踴躍地在她這篇博文下打卡。
“張純如是你的偶像,你是我的偶像!”
“路人。迄今為止,劉伊妃應該算是娛樂圈裡最具中國傳統女性美德和特點的明星了,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不過分。”
“從考證史料的青燈黃卷,到舞臺上的戲比天大,天仙才是五千年文明滋養出的女性典範!”
“我也是孩子媽媽,希望多一些劉伊妃,少一些李教授,去查了下她的‘著作’,真是駭人聽聞。”
“我在大學任教,其實李教授是很多女學生們的崇拜物件,包括她的丈夫作家當年寫的《東宮西宮》,被第六代拍成了電影,這種思想一直在暗處傳播,雖不歧視,但更不值得提倡。”
“說實話聽對家黑粉說天仙現在變肥、牙花子等等攻擊性語言,我心裡毫無波動,因為我知道當事人自己根本不會在乎這些聒噪,這才是李教授說的‘女性反物化’吧?”
“洗衣機給我們示範了找老婆的一大評測捷徑:看看丈母孃言談舉止如何,就知道你老婆未來如何,沒有劉曉麗的教育打下的基礎,就沒有劉伊妃後來這麼多人生道路的堅定選擇。”
整個網際網路都議論紛紛,給牛年春節增加了不少談資和話題。
……
大年初四,還在休假中的央視、總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員工果斷放棄了休假,經過三天時間對《不差錢》節目進行了稽核,隨後在微博的加v官號釋出宣告:
經專項工作組聯合總檯審查委員會,對2009年春晚語言類節目《不差錢》(表演者:趙苯山等)進行全內容複核,現正式通報如下——
該作品嚴格遵循《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稽核標準》第三章第十二條規定,其藝術表現形式符合“貼近生活、紮根人民”的文藝創作導向。
節目以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生活新風貌為主題,透過健康向上的喜劇手法,深入貫徹了拾奇大關於“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指導精神。
即日起恢復《不差錢》參評“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資格,特此通知。
隨後,《光明日報》也在官博刊載了一篇社評:
文藝作品的生命力在於紮根生活、服務人民。
趙苯山團隊以“俗中見雅”的創作智慧,將鄉土氣息昇華為藝術感染力,正是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生動實踐。
此次爭議的妥善解決也啟示我們:文藝批評應避免脫離語境的過度解讀,文化治理需在包容審慎中守護創作活力。
至此,這一場脫胎於《不差錢》的網路風波宣告結束。
這在上一世其實只是李教授等高知教授和趙苯山的一場關於“雅俗之爭”的罵戰,這一世在有心人的引導下卻更加波瀾起伏了一些。
但因為路寬罕見地“中途加入戰場”,讓邪惡軸心針對老趙的報復行動失效,而路寬本人隨著近兩年發聲的增多,也逐漸在成為這個時代的重量級意見領袖。
一個被公智恨得牙癢癢,卻只能在楠方系媒體和自媒體裡蛐蛐的伏地魔。
他越是在做對的事情,就越會出現更多狗糧選手的狙擊和非議。
就像後世2025年《金陵照相館》的導演,影片公映之後已經開始被各種挖掘黑料攻擊了。
路老闆一改此前的低調,從豬大糞事件開始增加在輿論場的發聲,也是群魔亂舞時代的推動和要求。
……
初四晚,井大伯在家裡設宴,請幫助侄女兒初步站穩了演藝道路的路寬夫妻小聚。
路老闆行至別墅門前,大甜甜已經雀躍地到門口迎接兩人了:“讓你們早點兒來的嘛,快請進!”
鈴鈴鈴!
路老闆掃了一眼來電顯示,抬頭衝井甜和老婆示意:“你們先進去。”
隨即走遠了一些,“喂?趙老師?”
兩女一聽稱呼便知是什麼事,大甜甜先挽著劉伊妃進屋。
趙苯山跟今天的井大伯一樣,也是來請吃飯的:“小路,多的我也不講了,這次不是你,我這個年過得就太糟心了!”
其實現在也挺糟心的,本來一家人準備去三亞過冬,結果在京城一直盤桓初四還走不了。
老趙話音頓了頓,情真意切道:“這次算老哥哥欠你個人情,明天請你來家裡吃頓家鄉菜,都是自家人沒外人,現在說這話還趕趟兒吧?哈哈!”
路老闆聽得莞爾,趙苯山上來就謙辭欠人情,其實就是在隱隱地表達那兩頂狍角帽的事兒——
雖然朋友之間好像把互相幫手計算得過於清楚很見外,但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
人家親自出面發聲,把原先跟自己無關事情扛在肩上;
包括廣電和臺裡的人脈、跟趙苯山自己的關係一同發力,順理成章地度過難關,這些都不是普通人情,趙苯山自己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地就過去。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家路寬已經把這兩頂帽子的人情還上了。
因此才有了這句“欠你人情”的託辭。
這種“明算賬卻不明說”的方式,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的表層道德,是老趙這種底層摸爬滾打發跡起來的“講究人”,固有的處事方式。
只不過路老接下來的回答,叫他既驚訝,又感動。
“趙老師,這一次其實你是被我連累。”
“什麼意思?”趙苯山吃驚。
路寬笑道:“如果不是京城的劉老根大舞臺配合,向大麥網提起民事訴訟,也許我們現在線上票務的局面還要被動許多,雖然現在也不是很好就是了。”
“你演個小品,本來也不會受到這麼多苛責的,背後且複雜著呢。”
這話算是點到為止,但想來趙苯山很容易就想到來龍去脈,包括楠方和柳會長的關係。
加上現在問界和大麥網的使用者爭奪戰,為此還把剛剛成立的樂視文化拖下了水。
一切都瞭然了。
路寬坦誠道:“更何況李教授的觀點我確實也不大認同,任何一個父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樣的網路、文化氛圍裡。”
“所以趙老師你也別提什麼人情不人情的事兒,明天我們好好喝兩杯就行了。”
“好,好。”趙苯山心中暗歎,自無不可地結束通話電話。
“怎麼樣?怎麼樣?”妻子馬麗娟擦著手從廚房出來,因為丈夫的事兒,一家人這個春節只好在京城過年了。
“是我小人之心了。”老趙長長地嘆了口氣:
“這朋友,可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