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347章 錢進的豐收

九月底,秋意深濃。

田野裡的莊稼染上了金黃。

吉普車在顛簸的鄉間土路上行駛,窗外掠過的是一幅幅充滿希望的秋收畫卷。

天空湛藍高遠,陽光明媚卻不灼人。

廣袤的土地褪去了夏日的焦渴,披上了秋收的金黃。

錢進再一次被抓了壯丁……

本來他以為自己離開抗旱指揮部,後面只要負責核准委和突擊隊的工作就行了。

結果國家發了一紙命令,要求各地市抗旱指揮部的主官領導們要親自下鄉,去第一線瞭解當地秋收概況,需要做出個人負責的報告。

並且,國家為了防止他們弄虛作假,還從首都安排了工作組入駐陪同下鄉。

禮拜二,韓兆新給他打電話把他送去了安果縣。

另外韓兆新自己還有張成南等正副職領導也都下鄉了,每個人都帶著一個小組進行實地考察。

錢進琢磨一下,正好自己答應過要去小陳莊做客,這樣索性把小陳莊所在的東河公社當第一站得了。

兩輛車前後賓士,便開進了小陳莊生產大隊所在地。

當地正在秋收,玉米地是絕對的主角。

跟人差不多高的玉米稈上,碩大的玉米棒子頂著棕紅色的纓子,沉甸甸地垂掛著,將秸稈壓彎了腰。

陽光透過層層迭迭的葉片縫隙灑下,在壟溝裡投下斑駁的光影。

風吹過,玉米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響,還挺動聽的。

錢進停下車的時候看著社員群眾們滿頭大汗掰棒子的場景,一個恍惚回到了77年的9月。

他在突擊隊的一切似乎就是從三年前的那片玉米地開始的。

秋收繁忙,可是吉普車動靜很大,好幾個社員回頭看,一眼看清錢進便喊了起來:

“誒喲誒喲!是錢總指揮回來了、錢總指揮又來了……”

錢進聽了大驚失色,趕緊對帶來的工作組解釋:“兩位同志,你們別聽他們瞎說,老百姓不懂,瞎稱呼我呢!”

以前叫錢指揮他忍了。

結果現在叫成了錢總指揮!

他確實無語了。

週六早上剛見過的陳興旺、陳鐵柱這些青年得知錢進真來了,他們紛紛扔下手頭工作跑來迎接。

一群青年把他圍在中間,看他那目光熱烈的跟看首長似的,把錢進看的發毛。

他們七嘴八舌的吆喝著,拉著錢進往自家走。

工作組成員看著錢進如此受到當地農民歡迎都很詫異,這年輕人有這麼高的人氣、這麼好的人緣嗎?

陳永康、陳永水等大隊幹部趕來後把青年們推開,總算將險些五馬分屍的錢進給解救出來:

“錢總指揮,您心裡是有俺這些莊戶孫啊,以前您說您要等秋收的時候回來看看,我還當你是糊弄俺這幫子泥腿子呢。”

“就是,錢總指揮沒想到您真來了啊,天降貴客,快走快走,去喝茶……”

錢進努力解釋:“我不是總指揮,我以前是副總指揮,現在是、呃,其實指揮部應算是解散了,我這次下鄉是帶首都來的同志做個一線考察的。”

“哦,錢總指揮,您是去中央幹了嗎?”陳永水問道。

錢進嘆氣:“我、算了,喝茶喝茶,然後我們得好好聊聊今年秋收的情況。”

陳永康興奮的一拍巴掌說:“還用聊嗎?錢總指揮您看看吧,看看俺這地裡怎麼樣?”

“放在風調雨順的年頭我不敢說什麼,放在今年這個災年,俺大隊怎麼也算是豐收了吧?”

地裡莊稼長勢很好。

除了錢進來時看過的玉米,高粱也長的不甘示弱,補種最早的一批高粱已經頂上過了火紅的穗子。

這些高粱都是快熟高粱,從播種到收穫,七八十天就可以了。

還沒有長成的高粱穗子比較單薄,可是它們高高指向蒼穹,賣相比玉米還霸道。

它們像一支支燃燒的火把,在田野間傲然挺立。

穀子地那邊是一片柔和的淺金色,發育好的穀子也結出了穀穗。

間或能看到一片片晚熟的蕎麥田,粉白色的小花依然零星點綴在綠葉間,與金黃的底色形成鮮明對比。

此時的農田氣象一新。

有些地塊正在秋收,有些地塊還沒有秋收。

但是空氣中瀰漫上了莊稼成熟後特有的濃郁青草味。

他們一路走,地裡忙活的社員便出來。

男人婦女們包著頭、滿臉汗,看見錢進後便露出憨厚熱忱的笑容。

他們穿過農田走上銜接大隊部的道路,有穿列寧服、戴藍色解放帽的中年人鄭重走來,隔著老遠伸出手:

“錢主任,熱烈歡迎啊,我們老百姓千盼萬盼,總算把你給盼來了!”

錢進一愣一愣的。

他跟中年人握手,遲疑的問:“這位是?呃,哪位領導?”

對方大背頭、白面板,跟社員形象不一樣,穿著的列寧服打著補丁,但是洗的乾乾淨淨,衣服的壓褶清清楚楚,錢進穿的都未必有他妥當。

另一個這人是全大隊唯一一個不喊他作錢總指揮的,而是喊他錢主任。

這個稱呼很有意思。

要知道連安果縣城的一些領導幹部,都還不知道他現在的真正職務是核准委主任。

但是陳永康抬腳要踹這人,估計考慮到領導們在跟前他沒好意思動手,又收回腿來悻悻地說:

“別搭理他,這個人、這個人多少有點精神病,總幻想自己是領導……”

但對方很熱情,熱情地迎上來握手,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錢主任,還有各位領導,快看看、一起看看咱這莊稼!”

錢進尷尬的往後縮手:“看過了,已經看過了……”

對方還想跟他侃侃而談。

最後是陳永水幫忙把人給拉走了。

陳永康訕笑道:“他這個人就這樣,總以為自己是什麼領導幹部或者文明人,實際上就是個懶漢。”

“倒是整天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但不幹活啊,白搭……”

說著他搖搖頭。

在農村,懶惰不幹活就是原罪。

錢進感興趣的問:“那他平日裡有什麼喜好嗎?比如寫毛筆字呀、讀書看報呀、唱歌跳舞呀,有什麼特長嗎?”

這個幹部服讓他想到了前世的一些網路紅人,雖然是農民但有特長,只是在農村不被人理解。

陳永康搖搖頭:“沒有,他有個屁的特長,我看他就是拉屎特長……”

周圍看熱鬧的社員鬨笑。

陳興旺笑道:“也不是,召盤還會解讀政策咧,領導剛才問的沒錯,他就喜歡讀書看報,我們大隊部的報紙,他翻來覆去的看。”

“其實召盤他也有些本事,一早的時候他就說國家經濟政策要變了,一早的時候就說,咱要跟國外打交道、學先進技術了。”

話匣子開啟,其他人也補充:

“是,召盤叔說俺叫你叫總指揮不對,應該叫你錢主任,你現在是全海濱市權力最大的主任……”

“他懂個屁,他就是天生懶骨頭,仗著認幾個字想當老師而已,動不動就讀書看報,動不動就國家要變天了、社會要變革了……”

“但他說的對,咱大隊一早大包乾,也是他提前說這條路走的通,國家肯定要鼓勵農民大包乾,這樣才能利用那什麼?積極性是吧?”

“他還說國家要鼓勵老百姓幹個體戶呢,他說國家現在看清楚了,經濟最重要,靠什麼國企什麼單位的,搞不了這個、他怎麼說來著?他說還是要靠老百姓自己做小買賣才能把經濟搞起來是不是?”

錢進從七嘴八舌中聽到了重點。

這個看著像幹部的男人,還真是有點本事啊。

對方會看報紙,對方能抓報紙資訊的重點,也就是說他會解讀政策!

此時人多口雜,錢進沒多說什麼,先跟著大隊幹部們去了大隊部。

錢進把此次下鄉的任務說了出來,也把督查小組的兩位同志介紹出來。

聽說他們收的具體情況,陳永康犯了難:“領導,秋收開始了一截子,遠遠沒結束,你要我說個大概我能說,你要資料的話,現在統計不出來。”

錢進說道:“先去地裡看看情況,好不好?讓首都來的同志們心裡有數。”

“那行啊。”陳永康招呼他們喝茶,“待會咱就去看看。”

錢進擺手:“明確了目標,直接辦事吧,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因為我們下鄉就兩三天的功夫,但是要走至少十個公社、二十個大隊、四十個生產隊!”

時間緊急,任務很重。

這樣陳永康只能以大局為重。

他直接拉著錢進等人走到一片長勢格外喜人的玉米地旁,說:“這片地是興旺家的,估計明天要收苞米,他家今年行啊,這一畝地收七百斤玉米沒問題。”

說著他掰下一根飽滿的玉米棒子,三下五除二剝開幾層青皮,露出裡面排列整齊、顆顆飽滿的玉米粒。

“錢總指揮,你瞅瞅、你摸摸!”陳興旺的父親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人看到領導們來到自家地頭,激動的聲音帶著顫抖,眼中閃爍著淚光。

“這棒子硬實啊,老天爺開眼啊,這玉米灌漿還是挺足的……”

“老天爺開眼?老天爺真開眼了,那還能有大旱?”陳興旺走出來嚷嚷說。

“要我說是錢總指揮開眼,第一時間給咱大隊打了水井,這玉米灌漿足,全靠咱們打的那些井,全靠咱家澆的水!”

“國際歌裡都唱過了,根本沒有什麼神仙也沒有救世主……”

錢進點頭:“是,哈哈,呃,也不是,我不是說多虧我——算了,咱還是繼續說這個玉米的產量吧。”

“俺大隊產量沒問題,比預想的強多了,好的畝產能有六七百,差的也有三四百,平均來說,我看五百斤打不住!熬過這個災年,沒問題了!”趕來的陳永水說道。

督察組成員拿出筆記本開始寫起來。

陳興旺進入地裡連續掰了幾個玉米扔出來。

錢進撿起來試了試,沉甸甸的。

他剝開已經半乾枯的玉米皮,裡面的玉米粒都很結實。

正如陳永水說的那樣,他們大隊熬過這個災難不成問題了。

錢進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說:“好,太好了,陳大隊、各位同志,今年這收成,來之不易啊,咱們能熬過去就行,咱們積蓄力量等明年。”

“是啊,今年太不容易了!”幹部們都感慨萬千。

“要不是指揮部組織打井送水,要不是大家夥兒沒日沒夜地保苗補種,哪能有今天這場面?”

“就是,錢總指揮,你是不知道,看著這滿地的金黃,鄉親們心裡那個踏實啊……”

錢進聽著大家都是一口一個總指揮,實在沒辦法了:“你們為啥都叫我總指揮啊?其實我是個副指揮,另外剛才那位叫召盤的同志說的對,我啊,準確的說是個主任!”

陳永水眨眨眼,說:“興旺鐵柱他們回來說在城裡碰到你了,你還請他們跟不良喜氣做鬥爭,請他們吃了早飯。”

“然後他們說,你在城裡地位高,人家都叫總指揮……”

錢進恍然大悟:“他們是記錯了,人家叫我錢總隊,前總隊長,不是錢總指揮啊!”

“反正都是個總。”陳永康他們滿不在乎,還是堅持己見。

然後他又張羅大隊殺豬準備款待他們:

“今天中午別走,咱好好喝點……”

錢進一看,立馬擺手:“再見吧,同志們,我們還得在你們公社另找兩個大隊看看呢。”

社員們圍著他們不讓走。

錢進好說歹說都不行。

又其實陳興旺這些在城裡受過他恩惠的青年,一人抓一個,他們全給拽住了。

還好後面公社的幹部得到大隊的通知趕來了,錢進讓他們來攔住熱忱的社員,總算跑了出來。

公社幹部跟著上了越野車,錢進要了一個公社受災最嚴重的大隊又去看了看。

這個大隊的玉米長勢明顯不如小陳莊,他們玉米收的早,玉米地裡只剩下等待收割的玉米杆,玉米棒子全收回家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