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公里的距離,他前後一共換了6輛車,才終於來到一個山腳下。
根據地圖顯示,翻過這座山就是他本次的目的地:霍桑陸軍倉庫。
前方入眼處,是被層層迭迭的柵欄和警示牌圈圍的廣大區域,從山上俯瞰,數千個土黃色的混凝土結構物如同巨大的蜂巢。
這裡就是內華達沙漠腹地,一個代號霍桑的倉庫,總佔地595平方公里,建有2400多個碉堡式地下倉庫。
這裡的碉堡群地下,就是阿美莉卡最大的彈藥儲備庫,裡面存放著7000萬噸彈藥。
這裡面儲存的彈藥可不僅僅是子彈,各種炮彈,導彈甚至是核彈都有儲存。
當然,必不可少的是,彈藥對應的武器也不可或缺,只是相對於彈藥的龐大數量,武器的數量相對少一些。
據說,因為倉庫的容量即將被武器彈藥填滿,軍火商們正在遊說國會,為這裡再新增1600個庫房。
在這倉庫區,巔峰時期常年駐守著600名陸戰隊員,他們主要負責這裡的彈藥的維護和銷燬工作。
維護好說,該擦灰的擦灰,該抹油的抹油,然後他們還要定期核對彈藥的保質期,然後及時將即將過期的彈藥做銷燬處理。
事實上,這裡的看守並不嚴密,而且近些年來駐守的人員也在不停的消減,目前這裡大概還有200多人,每天上班的不到一半。
他們大部分人在附近的霍桑鎮上都有各自的家庭,安閒的生活是這裡的主旋律。
孫志偉看著這麼大一個倉庫群,也有點頭大,這裡長寬綿延幾十公里,要找到他需要的武器彈藥,還真要跑斷腿。
他用望遠鏡在這一片倉庫區裡找了一番,發現了駐守部隊的辦公區,那裡應該有所有倉庫的儲藏資料。
看著即將下山的太陽,他回到山坡的另一面回到車上,避開劇烈的陽光開始休息。
到了晚上,外面的溫度開始驟降,雖然沒有達到零下,但依然讓他感到陰冷。
感覺時間差不多了,他才收起開來的汽車,然後徒步下山,翻過數道圍欄進入庫區。
他在庫區的部隊駐地檢視了一番,今天值班的人只有兩個,兩人也沒有認真巡邏,只是在值班室內開著電視打發時間。
孫志偉避開值班室,找到負責彈藥存放登記的房間。
房間的牆上直接就掛著一個倉庫區平面圖,圖上畫著密密麻麻的標記,每個標記都用不同的顏色標註著。
平面圖下方還有顏色標記的註釋,透過它,孫志偉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每個倉庫裡儲存的彈藥是什麼。
黃色的是子彈,藍色的是炮彈,綠色的是導彈,而配套的武器跟這些彈藥都放在一起。
其中子彈最多,炮彈次之,導彈最少,在最中間的位置還有幾個特殊的電離輻射標記,那裡存放的應該就是核彈了。
有了這張圖的指引,他總算知道要去哪裡找他需要的武器彈藥了。
孫志偉仔細的記錄了圖上的標記,還用相機拍了照片,然後才悄悄的離開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