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阿美莉卡陸軍四星上將馬克斯韋爾·達文波特·泰勒,提出了一個“兩場半戰爭“理論。
該理論要求,軍隊能同時在歐洲(對抗毛熊)和亞洲(對抗中國)開戰,還要能夠同時應付另一場區域性衝突。
這種戰略,直接催生了阿美莉卡的全球彈藥儲備體系。
他們僅在德國、韓國、日本等地的前沿基地就預置了數百萬噸彈藥。
雖然該戰略在越戰時期已經破產,但因為其龐大的年採購額,其中的彈藥儲備計劃,得到了軍火商們的青睞。
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常年遊說國會,透過誇大敵人的威脅,來確保軍隊每年都有足夠的軍購預算。
例如2023年,阿美莉卡彈藥採購預算高達300億美元,其中相當部分並非用於實戰下發部隊,而是變成倉庫裡的“戰略儲備”。
這種瘋狂儲備彈藥的行動,前幾十年在國內也存在,現在規模已經得到了控制。
你要說這種大規模的彈藥儲備沒用吧,其實還真有用。
就好像前幾年俄烏開戰後,阿美莉卡才發現,自己的155mm炮彈庫存(約300萬發)竟然不夠支援烏軍。
這一現實,暴露出了現代戰爭中的驚人的彈藥消耗量。(烏軍日均消耗5000發左右)
阿美莉卡的超量彈藥儲備,表面看是“有備無患“,實則暴露了其全球軍事霸權的底層邏輯——透過絕對的物質優勢碾壓任何潛在對手。
當其他國家還在計算“夠不夠打”時,阿美莉卡的標準已經是“能不能連續打十年”。
所以,在孫志偉想到要去進貨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內華達州的霍桑陸軍倉庫。
於是,孫志偉在坤甸呆了不到1天,就立即讓伊萬的機組重新起飛。
這次目的地是1700公里外的曼谷,那裡有直飛阿美莉卡的航班。
三天後,風塵僕僕的孫志偉獨自駕車,進入了內華達州的荒漠。
這裡常年氣候乾旱,地廣人稀,平均下來一平方公里內才10個人。
特別是在綿延上千公里荒漠地區,經常前進上百公里都碰不到一個人。
要說內華達州能有什麼可去的地方,除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外,只有拉斯維加斯可以去逛逛了。
不過這次他是沒時間了,下次有空過來,可以去將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掃蕩一番。
孫志偉在荒漠中前進了幾百公里,在初期還能看到一些放牧的牛仔,到了後面,進入沙漠就一個人影子也看不到了。
這次他也有失策的地方,沒有準備動力強勁的高底盤四驅車。
他空間裡面存放的那些車輛,在城市道路上開一開還行,到了沙漠就很費勁了。
她又不能直接在通向軍火庫的唯一一條道路行駛,必須從荒郊野地裡穿行。
所以車輪經常性的陷入沙坑,熄火之類的各種毛病也一個又一個的出現,搞的他狼狽不堪。
還好空間裡的補給很充足,實在氣悶了還能端一桶冰激凌出來壓壓火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