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更為繁重的清洗工作。他們用清水反覆漂洗,直到獸皮不再滑膩,散發出淡淡的土腥味,才將其擰乾,掛在事先準備好的木架上晾曬。
微風吹拂,獸皮在風中輕輕搖曳,像一面面宣告著希望的旗幟。
但這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第三章:揉搓、拉伸與等待
晾曬了半天,等獸皮半乾,摸上去尚有韌性但不再潮溼時,第二道關鍵工序開始了——“揉皮”。
這個過程,純粹依靠人力和耐心。許十安找來一塊巨大的青石板,將獸皮平鋪其上。
“都過來,用手掌,使勁兒揉!”許十安率先示範。
他將一張半乾的獸皮捲起來,像揉麵團一樣,反覆地搓揉、按壓、拉伸。一開始,獸皮硬邦邦的,很難塑形。但隨著不斷地揉搓,油脂和石灰水殘留物被進一步擠出,纖維開始在力的作用下重新排列組合。
這個過程枯燥而費力。沒揉幾下,許十安就累得氣喘吁吁,手臂痠痛無比。但他不敢停歇。他知道,這是在為皮甲的最終硬度和韌性打下基礎。
其他人也紛紛上前,默默地接過獸皮,開始揉搓。一時間,石殿裡只剩下“噼啪”的揉搓聲和沉重的喘息聲。
時間在無聲的勞作中流逝。
當十張獸皮都被反覆揉搓得薄厚均勻、手感變得既有韌性又隱隱透著一股“硬朗”之氣時,許十安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但這還不夠。
他將揉好的獸皮再次掛起,讓它們徹底晾乾。這一次,需要完全乾燥,變得像一塊硬板。
乾燥的過程很慢,尤其是在這晝夜溫差極大的崖頂。白天,陽光照射下,獸皮會快速失去水分;夜晚,溼氣又會悄然侵襲。
為了加速乾燥並讓皮革內部結構更加穩定,許十安想到了一個辦法——煙燻。
他在石殿中央點燃了一堆特別的燃料:溼木頭、松針、還有幾塊散發著濃烈氣味的樹脂。很快,一股嗆人的濃煙瀰漫開來。
他將乾燥到七八成程度的獸皮覆蓋在燃燒的燃料上,讓帶著油性和水分的獸皮在煙霧中“燜烤”。
“滋滋……噼啪……”
煙霧繚繞中,獸皮表面開始滲出一些油珠,發出細微的聲響。煙霧中的酸性物質和熱量,加速了皮革的乾燥和定型過程,同時也賦予了皮革一種獨特的、帶著煙火氣的色澤和氣味。
這個過程同樣需要精確的控制。溫度太高,會把皮子烤焦、甚至燃燒;溫度不夠,或者時間不足,皮革內部的水分和油脂無法充分排出,日後容易開裂、變形。
許十安寸步不離地守在旁邊,感受著火焰的溫度,觀察著煙霧的顏色和獸皮的狀態。他的眼神專注,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眼前這片正在經歷烈火洗禮的皮革。
王伯遞過來一個水囊:“小子,喝口水吧,看你嘴唇都幹了。”
許十安擺擺手,聲音有些沙啞:“不急,王伯。這火候……還差一點。”
他的目光,如同最老練的鐵匠審視著爐中的鋼材。
又過了一個時辰,當最後一絲煙霧散去,覆蓋在上面的獸皮呈現出一種深沉的、近乎琥珀色的光澤,摸上去堅硬而柔韌,富有彈性時,許十安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露出了久違的一絲笑容。
“成了,王伯。這十張,算是初步成了‘硬皮’。”
雖然離最終的“磐石皮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無疑是最關鍵的一步。有了這堅硬的基底,後續的加工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章:裁剪、鑽孔與縫合
接下來的幾天,石殿裡相對安靜了下來。
有了堅硬的“硬皮”作為基礎,接下來的工作雖然依舊繁重,但至少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
許十安先是仔細地研究了蝕骨獸的生理結構圖譜——這是他從軍部圖書館裡搶救出來的殘缺資料,上面記載了各種魔獸的要害部位。
“咽喉、肋下三寸、前肢腋下、後腿關節……”許十安用骨刀在自己繪製的簡易獸皮圖紙上比劃著,“這些地方,是唯一的突破口。我們的皮甲,必須將這些部位重點保護起來。”
他根據自己和幾個手藝最好的老兵、獵戶的身材,開始在硬皮上裁剪。每一刀下去,都必須精準無比。多了浪費材料,少了則無法覆蓋要害。
“咔嚓……咔嚓……”
骨刀切割硬皮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一種藝術品的創作感。許十安屏氣凝神,彷彿不是在製作一件護具,而是在雕琢一件致命的武器。他知道,這件皮甲,將伴隨他和戰友們直面最兇殘的敵人。
裁剪完畢,接下來是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