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91章 611簽了合同,學校航空專業妥了,601如何應對(盟主加更)

很快,劉德寶就找到了謝建國,詢問劉梅穿多大號的衣服。“嗯?”

謝建國一頭霧水。

自己老婆穿多大號衣服,跟對方有啥關係?

“是這樣,謝威同學為學校做出卓越貢獻……”

劉德寶笑著解釋。

謝建國聽到學校獎勵兒子,心中頓時怒罵起謝威那狗曰的龜兒子來。

完全是不把當老子的放在眼裡啊!

合作,就他這個當兒子的心疼老孃,自己這個丈夫不合格?

“這不太好吧,我之前就準備下去去百貨商店呢……”

謝建國確實準備去百貨商店給劉梅買下一件貂皮大衣。

價格都問好了。

380塊。

不要工業券。

謝威這狗曰的,連表現的機會都不給老子留。

簡直不當人子!“這是學校的獎勵,謝威同學……”

劉德寶把給李瑞說的理由拿出來說了。

謝建國只能樂呵呵地表示感謝,並接受學校的好意。

回去就給劉梅說是自己買的,劉梅也不知道不是?學校獎勵的,又不是謝威買的。

謝威給劉梅買的圍巾還讓自己帶回去呢。

“謝廠長,要不您跟我一起?”

劉德寶問謝建國。

謝廠長自然不反對,自己參與了,兒子怕是都不知道這事情,更說明是自己的心意。

回去的事已經安排妥當,明天金工車間主任徐昌帥會跟謝建國一起返回蓉城。

兩人一起到百貨商店買了一件灰色的貂皮大衣。

劉國寶讓售貨員把衣服用牛皮紙包了,連同發票一起給了謝建國。

謝建國拿著貂皮大衣,就去杜國旺家找謝柔。

“么兒,你試試這貂皮大衣如何?要是合適,爹給你買一件。”

380塊,普通人一年的工資。

可對於謝建國來說,原本用來給劉梅買的錢,給閨女買,也是能接受的。

謝柔會在學校放寒假後跟謝威一起回家,參加明年的高考。

現在離寒假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謝廠長還是捨不得的。

主要原因在於兩個孩子都不在家,沒有孩子收拾的劉梅,火力會集中到他身上。

“爸,能不能成熟一點,別打擾我學習?衣服能穿熱和就行了!”

謝柔趴在炕桌上正皺眉頭,捏著太陽穴看梁紅斌給的《工程控制論》,頭也沒抬。

不滿地回應了謝建國一句。

從翻開書的第一頁,她都還沒翻到第二頁。

各種公式要想在腦海中建立模型,太難了,謝柔早就有些頭痛了。

剛有點眉目,老爹就來打擾自己。

如何能不煩躁?

“么兒,爸明天就回去了……”

謝建國被閨女冷落,很是尷尬。

尤其是自己當成棉襖的閨女對自己這態度……

謝威話不多,從小就有主見。唯一讓謝建國抬起頭的就是當年兒子當知青,謝建國用自己的聰明把兒子從農村搞了回來。

在兒子面前,他幾乎沒有什麼當爹的成就感。

閨女跟自己可親多了。

現在……

“回去就回去啊!你在這邊也沒啥事!讓我媽別擔心我,乾爹乾媽還有我哥都在這裡呢!”

謝柔依然沒抬頭。

謝廠長快要繃不住了:認了乾爹乾媽,就不要親爹親媽了?棉襖破得太厲害,太漏風了。

“……”

“老謝,孩子學習呢。”

杜國旺見謝建國尷尬,急忙開口,拉著謝建國往外走去,“咱喝兩口去,你踐行。”

杜主任怕啊。

萬一謝建國一時火大,非得帶著謝柔回去,自己如何面對愛人跟大舅哥的雙重怒火?

“么兒,平時沒事多活動一下……”

“你有完沒完!我這剛有點思路,就讓你打斷了!我又不是不回家啊!爹,你能不能成熟點?”

謝柔怒目瞪著謝建國。

火大不已。

難怪老頭子在家裡經常被老孃罵,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自己不學習,也不讓人能好好學習了?

啥爹啊!“走,喝酒去。”

杜國旺拉著謝建國,向一側的廚房走去。

從梁紅玲認了謝柔當乾女兒後,杜主任家裡的炕,火就不曾熄過:白天謝柔炕上學習,晚上兩口子睡覺,謝柔回旁邊原本給謝威準備的房間睡覺。

要不是梁紅玲覺得謝柔整天呆在炕上,除了上廁所沒什麼活動,都不會讓讓她到旁邊廂房睡覺。

看著閨女一臉不耐煩,謝建國只能默默地跟著杜國旺往廚房而去。

正常東北人家,冬天喝酒都在溫暖的炕上。

奈何,杜主任家裡有母老虎……

下酒的,就只有花生米跟午餐肉罐頭,也算豐盛了。

謝建國心情不佳,很快就有些微醺,杜國旺見他沒說帶謝柔回去,才鬆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謝建國就跟帶著部分資料的徐昌帥幾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杜國旺親自到火車站送人。

“唉~這閨女……杜主任,以後就得麻煩您多費心了。”

見女兒沒來送自己,謝廠長很失落。

“不麻煩,不麻煩!昨晚上謝柔又通宵學習了。你剛走不久,梁老師把她哥叫來給她上課,一直到天亮才結束。”

杜國旺急忙解釋謝柔沒來的原因。

“謝廠長,快發車了。”

徐昌帥催促著謝建國。

惆悵的謝建國,看了看遠處,無奈嘆息一聲,默默轉身,進了車站。

這次回去,怕是會被劉梅罵得狗血淋頭。

也不知道那件貂皮大衣能不能消得了劉梅的怒火。

謝建國甚至都想好了應對方案:如果劉梅非得因為兩孩子都不在身邊鬧騰,年後暖和了就在哈城這邊設立一個辦事處,讓劉梅來這邊。

至於會不會有人說謝廠長給自己家裡撈好處,謝廠長在意麼?

······接連三天,601的人都沒有打聽到任何想要的訊息。

甚至,還發現哈工大的人在有意無意地阻止他們接觸學校的學生,打探訊息變得更加艱難。

雪上加霜的是:611所的人今天下午就會到哈城。

“611所的人今下午到,訊息確定嗎?”

顧副所長詢問呂奎。

這兩天,李瑞也不跟所裡的人接觸,態度非常堅決:達不成合作,不談任何事情。

“對!611所的人由宋文驄主任帶隊。現在611所的專案因為經費等原因,幾乎停滯;所裡傳來訊息,132廠技術室已經派出考察團隊去了羅馬尼亞……”

團隊在這邊,即使合作談判沒有任何進展,也沒人閒著。

呂奎把所裡傳過來的訊息向眾人做了彙報。

同一個系統,各單位之間的情況都非常清楚。

殲-9前途堪憂,系統內部都清楚。

601所的殲-8尚未定型,空軍跟海軍航空兵部隊哪怕迫切需要戰機守衛祖國藍天,卻因為效能太差,並沒有催促定型委員會快速批准,投入生產。

而是研究討論部隊未來發展所需戰機。

高空高速的殲-8,尚未定型,就已經落後。

殲-9面臨的困境更大。

配套不齊全,技術難度大,效能指標一直無法達到要求,就連配套的渦扇發動機進度也不理想……

“有沒有可能,李瑞是想用611逼迫所裡快速達成跟他們的合作?”

尤衛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排除這可能。601所現在沒有經費,每年300萬,不是小數目。”

呂奎點頭。

李瑞就是這個意思。

讓本就處於競爭狀態的兩家研究所一起談,不就是為了談條件?“等611的人到了,看看情況再說。李瑞越是這麼搞,咱們就越需要沉住氣。這次的合作,中間肯定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問題存在。”

李瑞提出的幾項技術,確實讓人動心。

表現得太過刻意。

算算時間,611所得到戰機模型的時間比601所更早。

不然611的人來不了這麼快。

與此同時。

學校幾名骨幹領導聚集在李瑞辦公室裡。

“恢復航空航天系,是學校下一步工作重點。601所的人一直不表態,下午611所的人到了,可能會對學校的發展計劃形成新的挑戰……”

李瑞看著眾人,神情嚴肅。

601所的人耐心超乎了李瑞的預期。

等下午611所的人到了,雙方一旦相互交流學校提出來的條件,很有可能導致合作失敗。

“校長,要不把他們分開安置?”

後勤主任曲洪濤問道。

校長幹這事情之前,也沒跟任何人商量。

“沒用。601的人這幾天滿學校亂躥,他們不可能沒收到訊息,安排在別處,601的人也會找上門詢問情況。”

劉德寶搖頭。

分開安置的方案不可取。

反而成了此地無垠。

“讓他們接觸,相互交流吧。只要我們自己心中有數,所有人嘴巴閉緊,不透露如何訊息,他們能如何?”

李瑞嚴肅地說道,“不出意外的話,學校跟611能先達成協議。即使601不願合作,也無所謂。”

“……”

眾人不解地看著校長。

“611所專案現在幾乎陷入停滯。他們跟132廠技術室在爭奪新專案,一旦失敗,611所就徹底斷了經費來源……學校能提供的經費不多,卻能支援他們的專案持續研究。”

李瑞平靜地說道。

之前去部裡要政策,在瞭解到情況後,他就有了這想法。

原本準備等611跟132技術室競爭失敗後再去找他們談合作,在沒有選擇的情況,就容易了。

相對來說,132廠技術室在競爭新型號的勝出機會比611更大。

殲-7在132廠技術室改了一個型號了。

謝柔拿出來的戰機模型,加上謝柔非航空航天專業不讀,讓李瑞不得不把計劃提前。

下午。

劉德寶親自帶隊從火車站把宋主任一行人接到了學校的小會議室裡。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每年300萬研發經費,學校不會干涉航空專業的專案研究……”

雙方寒暄後,李瑞幾乎沒有給對方開口的機會,就直接把合作中雙方權利跟義務明確說了出來。

“李校長,據我們所知,貴校經費並不充足,而且航空方面現在也沒有什麼基礎了……”

宋主任很意外李瑞這麼急切。

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就因為沒有了基礎,所以才選擇跟貴所合作。611所不少技術研究人員,原來是學校航空專業的老師。”

李瑞打斷了宋主任的話。

“宋主任,學校要發展,為國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為國防工業培養更多人才,就必須恢復航空航天系。經過上級批准,我們成為試點……”

一旁的劉德寶實時對校長的話做了補充。

理由很充分。

從601所調到蓉城的宋主任自然清楚對方說的是否是事實。

國家第一個風洞實驗室,就在哈工大。

現在依然發揮著作用,只不過主要用於航天的導彈跟火箭風洞實驗。

“七機部領導支援?”

一名611的幹部再一次問出了關鍵問題。

“雖然哈工大隸屬於七機部,卻是為整個國防系統培養人才的重點高等院校……”

李瑞再次用這理由說事。

“目前,國內跟國外先進的戰機技術差距太大,這非常讓人痛心。這也是為什麼學校在上級尚未批准恢復航空航天系的時候,就準備先行籌備,並且投入到航空相關技術研究中……用於支援航空事業的經費,源於學校獨立經營的利潤……”

611所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哈工大能自己每年搞這麼多經費?

“還有啊,在初步階段,學校準備跟沈城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合作,參與到渦扇-6的部分研究專案中;同時,已經派出人員到電子14所洽談以204雷達為基礎,開發雙脈衝多普勒雷達;另外呢,學校準備獨立啟動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

這兩天,李校長可沒少惡補航空相關的基礎知識。

至少,他知道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雷達是電子14所已經研製成功尚未裝備的204單脈衝雷達。

忽悠人,李校長是專業的!“吸~”

果然,李校長這些話,頓時讓宋主任等人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脈衝多普勒雷達,那是整個殲-9團隊一直都想給殲-9裝備上的,只有擁有了下視功能,殲-9的作戰效能才會真正發揮出來。

可惜,到了現在,即使是204雷達,依然沒有定型。

“諸位,合作內容都在這份合同中註明,大家看看,如果沒有問題,就簽了吧。”

李瑞根本就沒有給宋主任等人太多考慮的時間,直接就掏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合同,催促著對方簽字。

“李校長,這太急了一些吧?我們這都還沒了解情況。”

宋主任看著急切李瑞,哭笑不得。

兩家單位合作,有這麼隨意麼?他們哪裡知道,601所的人已經在這邊好幾天了。

只要611所簽了合同,到時候,601所要麼接受合作,要麼就只能離開。

“咱們已經落後太多了!我們需要611所幫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航空技術研究人才;你們所需要我們提供的經費,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好事,還有什麼需要考慮的?”

李瑞不滿地回答道。

“……”

宋主任看著急切的李瑞,心中嘆了口氣。

他們何嘗不著急?殲-9從研製開始,就困難重重:設計指標不斷提升,原本想搞雙30,卻因為配套跟不上,只能降低到雙26;機載雷達進度緩慢;渦扇發動機進展緩慢;甚至跨音速大型風洞的建設進度也沒有達到預期……

“李校長,要不我們商量一下?”

“你們先看看合同吧。如果覺得有問題,可以當即提出來。宋主任,601的人,也在學校裡,我們雙方還沒展開談判……”

啊?611所眾人再一次愣住了。

601所的人在這邊,他們要幹什麼?難不成是因為知道哈工大準備跟611所合作,所以直接趕過來?

從蓉城過來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而沈城到這邊,卻只要十來個小時。

宋主任看完合同,裡面內容跟李瑞說的沒有任何差別。

更加詳細地介紹了合作雙方的權利跟義務,學校前期每年不低於300萬研發經費也寫在了合同上,並註明學校不干涉航空方面的研究方向跟專案!相對來說,611所獲得的好處更大。

學校只需要他們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干涉研究方向。

“李校長,如果我們利用學校的經費繼續研究我們的專案呢?”

宋主任把合同遞給其他人傳閱後,一人提出了這問題。

“那是你們航空系的事情,學校不管!”

李校長大手一揮,好爽地說道。

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只有一個要求,學校優秀的學生,也需要參與到你們的專案中去!”

“那是肯定的。專案團隊更需要優秀人才。”

那還等什麼?籤唄。

對方送研究經費,怎麼能不籤?即使沒有太多討論,宋主任跟幾人一起探討了不到半小時,毫不猶豫地在李瑞提供的合同上籤了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