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91章 611簽了合同,學校航空專業妥了,601如何應對(盟主加更)

“阿~嚏~~”

“哪個王八蛋在罵我?”

開往沈城火車的硬座車廂裡,謝威剛靠在椅背上準備閉目養神。

突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還好手捂得快,不然口水非得噴對面中年大媽一臉不可。

“你這年輕人,上車時我就提醒你別急著脫衣服。這下感冒了吧!趕緊把衣服穿上嗷~”

大媽一臉埋怨地數落謝威。

旁邊正在工作筆記本上寫寫劃劃的於國峰扭頭看向謝威,臉上也浮現出擔憂。

剛出發就感冒,後面行程怎麼辦?“……”

謝威不想跟大媽說話。

上車不到半小時,他就後悔為什麼上車時自己要手賤,主動幫大媽把旅行包放上行李架上。

從謝威幫忙那一刻開始,他就體會到了東北大媽讓他無法消受的熱情:一開始,大媽只是感謝謝威的樂於助人,隨後自來熟地介紹自己到哈城探親雲。

再後來,大媽開始詢問謝威的情況。

出於禮貌,謝威告訴對方,自己是哈工大學生。

於是乎,大媽對謝威熱情就開始升級。

交談變成了查戶口。

謝威當時就後悔面對大媽詢問,下意識說了未婚,因為他的未婚狀態,讓大媽熱情陡然升級,一路上都在熱情地想要把一個俊俏的進步女青年介紹給謝威!

委婉提醒了大媽好幾次學校規定不允許搞物件,自己考大學是立志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你這年輕同志,有人幫你搞好後勤工作,才能讓你更好地為國家建設出力啊!要是後勤工作搞不好,怎麼為國家貢獻出力?不說別的的,洗衣服要時間吧?有人幫你些衣服,你把洗衣服的時間用到為國家做貢獻上不好麼?你想想,你一輩子,得洗多少次衣服,每次多少時間?加起來,得多久?”

大媽連珠炮一般的質問,讓謝威只能藉口去車廂連線處抽菸,落荒而逃!還好,從哈城到沈城的這趟火車人並不多。

相對的兩排位置,就坐著他們三個人。

“大姐,您是四平的?”

謝威不想理大媽,於國峰這會兒卻主動跟大媽攀談起來。

哪怕謝威隱蔽地拉扯了好幾下於國峰的衣襟,也沒能阻止。

“嗯啊,大兄弟,咋了?”

對於於國峰的主動攀談,高興的大媽立即做出了熱情回應。

“聽說四平那邊聯合化工廠比沈城化工廠規模要大,您瞭解嗎?”

於國峰問大媽。

謝威愣了:四平有個比沈城化工廠規模還大的聯合化工廠?根本就沒聽說過。

“大兄弟,你這就問對人了!我就是聯合化退休職工呢!要說咱聯合化,那在全國都是這個!雖然比不得天津永利、滬市天原等廠實力雄厚,比起沈城化學廠,切~”

說到聯合化工廠,大媽驕傲地豎起了大拇指。

提到沈城化工廠,大媽滿臉不屑。

“之前化工行業流傳的‘南學無錫、北學沈化’,難道是假的?”

見大媽那副瞧不起沈城化工廠的模樣,謝威提出了質疑。

倒不是他抬槓。

雖然不瞭解這年代國內的化工廠佈局,但是在幾十年後,沈化依然名頭不小。

四平聯合化工廠,根本沒聽過。

“切,年輕人,別看你是幹部,你說的都是幾百年前的老黃曆了。”

大媽不屑地看著謝威。

一臉誇張地告訴謝威,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謝威誠懇地向大媽請教:“大媽,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歷史,能講講嗎?”

對於謝威的誠懇態度,大媽很滿意。

不枉自己一心想把家裡待字閨中的俊俏進步女青年介紹給他。

“年輕人,我給你說啊,剛建國那陣,沈化在東北化學工業中確實是老大哥。甚至一五二五期間,國家對沈化傾斜了很多資源、大力扶持……59年,大慶油田被發現你知道不?60年油田就開始開發建設,吉林石油化工聯合工廠因為距離油田更近,加上原本油化基礎也不差,就成了給大慶油田配套的主要工廠……”

大媽自豪地向謝威介紹著這段外地人不知道的歷史。

四平聯合化工廠,規模龐大到佔據sp市四分之一的區域!透過大媽的講述,謝威才知道距離學校比沈城近將近一半的四平,有規模如此龐大的一家化工廠!

18個分廠、8個公司、45個處室、2家學校、1家幼兒園、1家醫院。

從生產乙炔氣的電石,到pvc樹脂,到肥皂、洗衣粉廠,還有生產粘合劑、乳白膠、塗料等的油漆廠,甚至也有生產氨苯磺胺等在國內先進的製藥廠等等。

單論某一個產品,四平聯合化在全國範圍內排不進前十。

可要論規模,在大媽眼中,比起永利、天原等大型化工廠,不遑多讓!

大媽話很多,一直說到火車進了四平站。

眼看火車減速,即將靠站,大媽得下車了,依然意猶未盡。

耳根子終於要清淨了,車還沒停穩,謝威就趕緊站起來,幫著大媽把沉重的行李拿下來,期待她趕緊去車廂連線處等著下車。

“大兄弟,有空到家玩兒啊!”

臨下車時,大媽失落地看了看謝威,熱情地對於國峰招呼。

年輕而又優秀的國家幹部跟家裡年輕俊俏的進步女青年。

多般配!“大姐,能留個您家地址嗎?以後我有機會到四平,到您家拜訪。”

於國峰的話,讓謝威懵逼了。

不可思議地看著老於:難道老於不知道這大媽的心思?大媽眼神亮了。

飛快把沉重的行李包放到座位上,接過於國峰遞過來的工作筆記本跟筆,快速寫下了自己家的地址跟自己的名字。

“年輕人,再見!”

“大媽,再見!”

謝威擠出了一個笑容,心中卻補充了一句,最好再也不見。

實在是受不了大媽那股子熱情勁兒。

“呼~終於走了!”

看著大媽一步三回頭地盯著自己,謝威努力保持笑臉回應,一直到她消失不見,才長出了一口氣。

“這熱情跟自來熟的勁兒,招架不住!”

“四平聯合化距離哈城更近,更適合跟校企聯合辦合作。”

於國峰沒有接謝威的話茬,率先開口。

“之前還沒聽說過四平聯合化。離學校這麼近,居然有如此龐大、生產種類齊全的化工廠。”

要是知道四平聯合化,謝威就不會讓吳濤他們先去沈城。

無論是距離,還是技術基礎,聯合化確實比沈城更適合合作。

謝威可是交代了,化學實驗室開發的aes跟各種香精的生產,必須掌握在校企聯合辦手中。

“於主任,您要大媽家地址幹什麼?難不成聽到大媽口中的俊俏進步女青年,為家裡適齡男青年考慮?”

謝威本想說難不成於主任看上了大媽?

終究沒開於國峰這樣的玩笑。

“那女同志之前應該是廠裡的中層幹部,很有可能是工會的。”

“???”

謝威狐疑地看著於國峰。

啥意思?“話多,說明跟人交流多。聯合辦去四平談合作,找她,能很快找到相關負責人,並且更容易請她幫忙打聽到各種訊息。年輕人,多學著點!不要只會搞科研。”

於國峰的話,讓謝威愣了一下。

旋即苦笑起來。

老一輩人的睿智,確實值得認真學習。

不過謝威也疑惑,搞計算機的於國峰怎麼對化工廠關心起來了?“化學實驗室成果多,日化產品市場規模大,能很快產生效益。計算機,越發展,消耗的經費越多,整個學校,是一個整體。”

於國峰輕聲說道。

隨後又拿出工作筆記本,開始寫寫劃劃,不再理會謝威。

於國峰這話好像有所指啊。

提醒自己?

謝威靠在靠背上閉目養神,腦海中琢磨起於國峰話裡的具體意思。

······學校招待所。

跟侯國勇、趙良玉交流後,四個兜的幹部尤衛化敲開了顧副所長的房門。

顧副所長並沒休息,觀察著銀白色戰機模型,不時在工作筆記本上寫幾筆。

尤衛華把了解到的情況向顧副所長做了彙報。

“航空相關的訊息一點都沒打聽到?”

顧副所長皺起眉頭看著尤衛華。

旋即說道:

“李瑞把訊息封鎖得這麼嚴密?”

“所長,我找了好幾個人打聽。不管怎麼試探,都沒人透露絲毫關於這方面的訊息。就好像……學校里根本沒有航天相關的任何研究……”

尤衛華急忙解釋著。

話說出來,自己都覺得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他找了好些人,有同學,有朋友,不管怎麼旁敲側擊,都沒聽到絲毫跟先進戰機技術相關的。

“模型在這呢!”

顧副所長神色不悅地指著桌上的戰機模型。

“氣動室跟總成室進行了簡單的理論論證,就說這氣動佈局可以直接進行風洞實驗!”

“鴨翼佈置的位置極其精妙!大改專案用上,機動性將會提升至少30%!”

擔心尤衛華不清楚跟哈工大在戰機領域合作的重要性,顧副所長透露了一點給尤衛華。

尤衛華是所裡重點培養的青年骨幹,也會參與到大改專案中。

模型擺在自己面前。

尤衛華居然說哈工大沒有任何相關專案研究!可能麼?“學校對訊息封鎖得太嚴密,我再去打探打探。”

尤衛華苦笑著解釋,隨後想到回到招待所時得到的訊息,“所長,李校長說學校有自主立項、獨立經營等政策,應該是真的……”

顧副所長疑惑地看著尤衛華。

“招待所剛入住了兩個花都來學校談合作的幹部……”

尤衛華把從侯國勇跟趙良玉兩人口中打探到的訊息做了彙報。

“一項技術20萬的技術使用費?每樣產品利潤37分?”

顧副所長再一次愣了。

從來沒聽說過任何單位這樣搞過。

好像不符合國家政策吧?

“還不只是利潤分成的事情。根據對方口中表述,學校很可能會自己建立生產工廠,最關鍵的核心原材料,學校不提供技術跟配方,只供應材料。李校長這心思……”

想到趙良玉的怒罵,尤衛華也為他哀嘆。

太黑了!他希望所長能警惕李瑞的陰謀。

“這麼說來,李校長說的前期每年300萬經費,並不是隨口胡掐,真有了上級撥款之外的資金來源。或許真應該先考慮跟他們談合作的事。”

顧所長沒關注跟學校談合作的花都油脂化工廠的事。

之前本就懷疑學校每年無法拿出300萬的經費投入到航空技術研發上。

哈工大的經費大部分來源於負責航天相關的七機部。

七機部不會容許下屬企業不務正業地把本就不多的經費投入到其他機械工業部的研究領域。

“資金問題應該是真的。還有蓉城的一家機械廠跟學校達成了合作,就是今上午送錢那個,第一批經費50萬,產品利潤同樣三七分。”

熟悉的人守口如瓶,一點訊息都不給尤衛華透露。

想著對方防備嚴密,索性先談好合作。

成了合作伙伴,哈工大沒法再隱瞞著情況不給介紹。

601是國內技術經驗最豐富的殲擊機研究所,上級下發的研發任務經費相對充足。

對於前沿技術的預研,經費就匱乏了。

哈工大能提供經費,所裡安排人員到學校研究所需的新技術,不虧。

“不是李瑞刻意安排的?”

顧所長又是一愣。

那場景,那時刻,那狀態。

要說不是刻意安排,不會有人相信的。

“哈城跟蓉城距離好幾千公里,他們怎麼聯絡上的?即使要找學校合作,蓉城的高校不少啊。”

顧所長提出了一連串的質疑。

“目前還不清楚。”

尤衛華一臉尷尬,並沒有打聽學校跟紅光機械廠合作的內幕。

“再打聽打聽,我不信整個學校上上下下都守口如瓶。目光不要只放在教職員工身上,跟那些優秀學生多接觸一下,哈工大前些年師資被挖得太厲害,想要重新回到第一軍工院校的位置,優秀學生肯定會按照傳統留校搞科研跟教學。”

顧所長想了想,覺得目前掌握的訊息太少,不能輕易做出合作決定。

哈工大透過跟生產企業合作搞到經費,相對於先進戰機技術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的經費投入,實在不多。

601更迫切需要的是先進技術。

而不是經費。

拿出了容易製造出來的先進戰機,部隊絕對不會讓經費成為研發的攔路虎。

······“校長,這麼拖著不是事啊。繼續下去,早晚會被發現的。”

劉德寶愁眉不展地看著李瑞。

李瑞忽悠著601的事,他也是聽到601所的人在學校到處打聽學校關於戰機研發專案的訊息,才來問李瑞情況得知的。

知道李瑞是隨口胡掐忽悠601後,劉書記好一陣才回過神來。

一旦601知道真相,合作就泡湯了。

“怕個屁啊!還有兩天,611的人就到了。一方不幹,另一方會幹不是?不這樣,601直接把人弄走,學校如何恢復航空相關專業?一想到當年把學校航空專業的人被全弄走,我就心口痛!”

李瑞沒好氣地說道。

611所並不知道模型的事情。

李瑞只是給那邊拍了一封電報,表示學校願意出經費支援611所的研究,人就來了。

這就是李校長的底氣所在。

“學校最後那批人在611。”

劉德寶提醒李瑞。

611所是70年從601所分離後搬遷到蓉城成立的。

當時601所剛開始搞殲-8,人員本就緊張,也不知道誰出的餿主意,在哈工大導彈、電子等專業跟哈軍工南遷時,提出把哈工大航空人員抽調,充實611。

611新成立就承擔著搞更先進的殲-9研發任務,對於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需求更迫切。

上級幾乎沒有考慮,就同意了提議。

從那之後,哈工大再也沒剩下幾個航空技術人員。

“還不是601的提議?”

李校長冷哼一聲,旋即看著劉德寶,“劉書記,難道你希望601把謝威跟謝柔兄妹兩以及學校那些優秀學生搶走?”

“怎麼可能!”

劉德寶急忙否認。

看著李瑞盯質疑的目光,劉書記苦著臉說道,“要真的人被搶走,先不說學校內部,部裡領導那都交代不過去。我現在最擔心的是謝家兄妹兩如果都選擇航空專業,怎麼跟部裡交代……”

不管怎麼說,學校隸屬管著航空的七機部。

航空研究需要人才,航天難道不需要?航天系統下屬的高校,卻讓最優秀的人才搞航空技術。

態度不端正!“所以,不能讓601的人接觸謝威兄妹兩,學校準備留校的苗子也不能讓他們接觸。德寶同志,你安排幾個人盯著他們!”

劉德寶點頭。

他並不質疑李瑞的決定。

只是擔心李瑞吹的牛皮一旦破了,會影響學校航空專業的恢復。

航天專業,老底子還在,今年都招收了研究生呢。

就缺航空專業的師資。

“對了,校長,謝廠長明天回去,學校要不要給他準備點什麼?”

劉德寶問李瑞。

“準備什麼?”

李校長沒考慮過這方面。

得到提醒,低頭思索一番,說道:“昨天杜國旺說,謝威對學校外面百貨商店的貂皮大衣感興趣,準備給他母親買,你看?”

“那就學校送給謝威當禮物。謝威給學校帶來這麼多效益,校企聯合辦的專案都由他主導,學校除了榮譽方面,能獎勵他的物資不多。謝威沒提過,學校不能不考慮。不然,以後誰還願意為學校拼命努力?”

劉德寶把想法說了。

一件貂皮大衣,好幾百。

相對謝威給學校帶來的收益,幾百塊錢的東西,不值一提。

謝建國帶來了學校急需的經費,後期將會提供更多。

無論從哪方面考慮,學校都應該表示一番。

“行,我讓後勤的人去辦。”

“我這也沒太多事情,我去吧。”

劉德寶開口說道。

李瑞看了看他,最終什麼都沒說,點頭表示同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