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打網球啊

第166章 屬於顧誠的傳奇

顧誠丟擲網球,身體以一個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屈身,球拍如閃電般揮出。

這一次,映象發球的威力達到了頂峰——網球過網後裂變成兩個,分別射向場地的左右兩個角落,落地後彈起的高度超過了孟菲爾斯的頭頂,並且帶著強烈的側旋。

孟菲爾斯站在原地,沒有任何動作。他看著兩個球分別落地,然後緩緩放下了球拍。

“game,set match,顧誠!最終比分 6-3,6-1,6-0!”

裁判的聲音透過廣播傳遍整個球場。顧誠雙手向天,享受著觀眾們的歡呼,閃光燈如同白晝,將顧誠的身影定格在這一刻。

孟菲爾斯走到網前,向顧誠伸出了手。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苦澀的笑容,但眼神中卻多了幾分釋然。“恭喜你,顧誠,你是我見過的最強大的對手。”

顧誠握住他的手,用力搖了搖。“謝謝你,孟菲爾斯,你也很出色。”

兩人相視一笑,所有的競爭與對抗在這一刻都化為了對彼此實力的尊重。

比賽結束後的半小時內,“顧誠映象發球”、“網球王子現實版”、“孟菲爾斯慘敗”等詞條迅速霸佔了全球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推特上,相關推文數量突破了 5000萬條,抖音上的比賽集錦影片播放量超過 10億次。

“我剛才是在看網球比賽還是科幻片?映象發球是什麼鬼?球過網後裂變成兩個?這確定不是特效嗎?”一位美國網友在推特上留言,附帶了十多個震驚的表情符號。

“顧誠簡直就是網球界的超級英雄!三重旋轉發球、神隱球技、逆鱗回切,現在又加上映象發球,這哥們是不是從未來穿越來的?”日友的評論引發了大量共鳴。

體育專家們也紛紛發表評論。

espn的資深網球評論員約翰麥肯羅在節目中激動地說:“這是我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具顛覆性的網球表演!顧誠的映象發球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這項運動本質的挑戰。他讓我們意識到,網球的可能性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廣闊得多。”

《紐約時報》則發表了一篇題為《網球的新紀元:顧誠如何用超現實球技改寫歷史》的深度報道。

文章中寫道:“映象發球的出現,標誌著網球運動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它不再僅僅是力量與技巧的較量,更是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比拼。顧誠用他的天才告訴我們,體育的極限永遠沒有盡頭。”

當然,也有一些理性的聲音。

一位物理學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分析道:“映象發球的原理其實是利用了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和高速旋轉產生的光學錯覺。顧誠透過特殊的揮拍動作和手腕發力,讓網球在飛行過程中產生極高的旋轉速度,從而在視覺上形成分身效果。雖然原理可以解釋,但要在實戰中精準運用,需要超乎常人的身體控制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

無論如何,顧誠和他的映象發球已經成為了全球體育界的焦點。

羅德拉沃爾球場的工作人員甚至在比賽結束後對場地進行了特殊檢查,試圖找到網球裂變的痕跡,當然,最終一無所獲。

顧誠站在球員通道里,手裡拿著比賽用球,上面籤滿了觀眾的名字。

他看著遠處看臺上零星未散的球迷,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在想什麼?”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孟菲爾斯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兩瓶水。

“沒想什麼!”顧誠接過水,擰開瓶蓋喝了一口。

孟菲爾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顧誠,你用實力創造了歷史,雖然我輸了比賽,但能見證這一切,我覺得很榮幸。”

兩人並肩走出球場,但他們都知道,這場比賽所帶來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顧誠的映象發球和那些自創球技,已經在網球界掀起了一場風暴。

未來會有無數選手試圖模仿他、破解他,但正如孟菲爾斯所說,顧誠的實力已經超出了現有認知的範疇。

他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網球運動的未知領域。

而對於顧誠來說,這僅僅是個開始。

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更多的球技等待開發。當他抬頭望向夜空中的星辰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網球的新紀元,已經隨著映象發球的綻放,悄然拉開了帷幕。

而屬於顧誠的傳奇,才剛剛開始書寫。

顧誠與孟菲爾斯的這場澳網對決錄影,如同重磅炸彈般在職業網壇掀起波瀾。

當顧誠那神秘莫測的映象發球畫面出現在眾人眼前時,整個網壇都為之震動。

瑞士天王費德勒坐在酒店的影音室裡,面前的大螢幕上正播放著那場比賽的精彩片段。

他雙手抱胸,眉頭緊鎖,藍色的眼眸中滿是凝重。

當顧誠施展映象發球時,費德勒猛地坐直身子,目光緊緊盯著螢幕。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喃喃自語道:“這怎麼可能?這球的軌跡和變化完全超出了常規認知。”

他回想起自己職業生涯中遇到的無數強勁對手和各種獨特球技,但映象發球帶來的衝擊卻是前所未有的。

他深知,這樣的球技如果不能找到破解之法,在未來的賽場上將是巨大的威脅。

與此同時,在澳大利亞的一處訓練基地,德約科維奇也在專注地觀看這場比賽錄影。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身體微微前傾,全神貫注地看著每一個細節。

當看到孟菲爾斯面對映象發球時的狼狽模樣,德約科維奇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伸手摸了摸下巴,心中暗自思忖:“這種發球不僅旋轉詭異,而且落點變幻莫測,根本無法提前預判。”

他在心底開始盤算著各種可能的應對策略,但每一個想法剛一出現,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比起費德勒、納達爾這些人,德約科維奇的壓力是最大的,因為如果不出意外,他和顧誠應該是最早會接觸的種子選手。

四分之一決賽,他遇到顧誠的機率在九成以上。

除非他在此之前被其他人淘汰。

或者,顧誠被其他人提前淘汰。

前者還有可能,後者出現的機率太低了,幾乎無限趨近於零,甚至就是零。

因為,誰也不知道顧誠還掌握了多少球技,每一個新的球技,需要太多的時間去研究,破解一個球技,不是看過一兩次就行的,有時候還需要切身實地的去體驗一下,才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些其他人不會注意到的點。

可以說,看到這兩天顧誠接二連三的拿出土特產的時候,德約科維奇的心是哇涼哇涼的,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出意外的話,他十有八九會在四分之一決賽被顧誠淘汰。

當然,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顧誠同時參加了澳網的四場比賽,如果不能解決體能方面的問題,一個人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堅持到最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