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打網球啊

第166章 屬於顧誠的傳奇

反正如果是他一次性參加四場比賽的話,很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看來,需要找他們聊聊才行了。”看著窗外,德約科維奇喃喃自語。

與此同時,納達爾同樣被顧誠的映象發球所震撼。

他站在訓練館的大螢幕前,緊咬著下唇,古銅色的臉龐上寫滿了嚴肅。

納達爾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困惑,他在紅土賽場上幾乎所向披靡,但此刻面對映象發球,卻感到無從下手。

“這發球簡直就像有生命一樣,怎麼可能接得住?”納達爾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他回想起自己在比賽中戰勝過的眾多強敵,但這次面對的挑戰,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艱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職業選手觀看了這場比賽錄影,大家都被映象發球的威力所震驚。

費德勒決定組織一場線上研討會,邀請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等頂尖選手一同探討如何破解這一神奇的球技。

當視訊會議接通,眾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的神情。

費德勒率先開口:“各位,顧誠的映象發球大家都看到了,這絕對是我們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最棘手的挑戰之一。我們必須集思廣益,找到破解的辦法。”

德約科維奇點了點頭,說道:“我反覆觀看了錄影,這發球的關鍵在於其旋轉和軌跡的變化毫無規律。我們以往應對發球的預判方法,在它面前完全失效。”

納達爾接著說:“沒錯,而且他的發球動作看似流暢自然,但卻隱藏著巨大的玄機。我們根本無法從他的動作中判斷球的走向。”

眾人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有人提出加強腳步移動訓練,試圖透過更快的速度來應對變化多端的發球;有人建議改變接球站位,尋找更好的接球角度;還有人想到透過干擾顧誠的發球節奏來打亂他的發揮。

費德勒認真地聽著每個人的建議,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他嘗試著將這些想法進行整合和分析,但隨著討論的深入,他發現每一個方案都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加強腳步移動確實能提高反應速度,但映象發球的變化太快,我們很難保證每次都能準確到位。”費德勒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德約科維奇也表示贊同:“改變接球站位看似可行,但我們一旦改變,就可能會暴露其他弱點,被對手抓住機會。而干擾發球節奏,顧誠作為一名優秀的選手,肯定不會輕易受到影響。”

納達爾皺著眉頭,嘗試從自己擅長的紅土打法中尋找靈感:“我們在紅土上透過旋轉和節奏來掌控比賽,或許可以借鑑這種思路,用強烈的旋轉回球來抵消他發球的威力。”

然而,經過一番分析,大家發現這種方法也存在問題。

顧誠的映象發球本身就帶有複雜的旋轉,想要用旋轉去對抗,不僅難度極大,而且很可能會讓球的軌跡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眾人的討論陷入了僵局。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又都被一一否定。看著螢幕上顧誠那行雲流水般的發球動作,大家的心中都充滿了無奈和焦慮。

“難道我們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費德勒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和不甘。

所有人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沉默當中,只有電腦風扇的嗡嗡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大家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但始終找不到一個切實可行的破解之法。

這場持續了數小時的線上研討會最終以無果告終。

當商談結束,眾人關閉電腦,心中都明白,顧誠的映象發球將成為他們未來賽場上最大的隱患之一。

但他作為職業網壇的頂尖選手,他們不會輕易放棄。

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繼續鑽研,不斷嘗試,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找到破解映象發球的鑰匙,在賽場上與顧誠一較高下。

線上研討會的無果而終,並未澆滅眾球星鑽研破解之法的決心。

費德勒率先在自己的私人訓練基地展開專項訓練,他讓教練團隊用發球機模擬映象發球的軌跡與旋轉。

訓練場上,橙黃色的網球如同雨點般落下,費德勒身著白色訓練服,不斷調整著自己的站位與揮拍角度。

汗水浸透了他的後背,他卻渾然不覺,一次次嘗試著去捕捉那難以捉摸的球路。

“一定有辦法的。”他咬著牙,眼神堅定地盯著發球機,心中暗自給自己打氣。

德約科維奇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是幾人中相對輕鬆的一個,比較他和費德勒組成的雙打組合已經被淘汰了。

也就是說,比起其他人,他有更多地時間去研究。

所以,德約科維奇邀請了多位運動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專家,在他所住的酒店成立了專項研究小組。

他們將顧誠的映象發球動作拆解成上千幀畫面,透過計算機模擬和大資料分析,試圖找出其中隱藏的規律。

德約科維奇每天都會花數小時與專家們討論分析結果,然後在球場上進行實踐驗證。

儘管一次次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他依然堅信,科學的力量能夠幫助他找到破解之道。

“這不僅是對技術的挑戰,更是對智慧的考驗。”德約科維奇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然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還是沒能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法,這讓他感到十分沮喪。

與此同時,網壇的年輕一代選手們也受到了映象發球的激勵,紛紛開始探索新的技術和打法。

他們將顧誠視為挑戰的目標,渴望在未來的賽場上與他一較高下。

在各大網球賽事的青少年組比賽中,時常能看到選手們嘗試著模仿映象發球的動作,雖然效果參差不齊,但這種創新和探索的精神卻令人眼前一亮。

而顧誠,在經歷了與孟菲爾斯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比賽後,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他深知,自己的映象發球雖然目前讓對手們束手無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人找到破解的方法。

因此,他更加刻苦地訓練,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同時也在嘗試開發新的球技。

在訓練場上,他常常一練就是一整天,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手掌也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但他從未抱怨過,因為他熱愛網球,渴望在賽場上創造更多的奇蹟。

澳網比賽繼續進行,顧誠順利進入下一輪。

他的對手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選手,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比賽當天,羅德拉沃爾球場再次座無虛席,觀眾們都期待著能看到顧誠在雙打比賽中再次施展映象發球的神奇威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