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打網球啊

第156章 打網球是快樂的(重複內容已修改)

“沒事。”顧誠在張銘耳邊大喊:“我狀態很好,感覺找回了之前打比賽時的感覺,我現在很快樂,無比的快樂。”

“你以前打過比賽?”

“我怎麼沒聽說過?”

張銘面露好奇。

以顧誠的實力,還有那些神奇的球技,哪怕只是參加一些不怎麼出名的比賽,一樣會在網路上弄的沸沸揚揚。

可說實話,他從未在網路上或者網壇聽過顧誠的名字。

“打過,而且還打過很多比賽,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顧誠笑著解釋道。

“你這傢伙,說話總是喜歡說一半,搞得人云裡霧裡,實在難受。”

張銘搖搖頭,也不再多問。

於浩洋匆匆忙忙的跑了上來,抱住兩人:“今晚必須好好慶祝一下,阿誠,你可太牛逼了,我們在看臺上都驚呆了,當然,那些外國友人也都驚呆了,原來網球還能打的這麼出神入化,他們都說你會中國功夫!”

“完了,咱們會功夫的事情藏不住了。”曹輝也跟著笑了起來:“慶祝,必須要慶祝!”

聽著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捧哏,顧誠翻了翻白眼:“慶祝的事情先放一放,別忘了,一會還有青少年賽,我是無所謂,第一輪的對手不強,好像是卡著線進的正賽,倒是你們兩個,別在第一輪就被人給淘汰了。”

“放心,打第一輪的對手我還是有點信心的。”於浩洋拍著胸口。

“我也是。”

……

咔嚓咔嚓!

與此同時。

另一邊。

“莫克先生,您的嘴簡直跟開了光一樣,說的太準了,顧誠在被壓制了沒多久後就拿出了新的土特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第二盤比賽的勝利,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出現的奇蹟。”

“土特產?”莫克眉頭一皺,顯然沒太明白記者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就是中國人的一種說法,你可以理解為新的球技。”

“哦。”

“所以……莫克先生能談談這場比賽嗎?或者為這場比賽做一個總結。”

“還有,您為什麼會對顧誠那麼的有信心?難道賽前他就向您坦白過?”

莫克先生看著說到這番話的記者:“如果你是職業選手,會在賽前向一個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透露自己的底牌嗎?”

記者搖搖頭。

“你都不會,顧誠自然也不會。”

莫克臉上掛著微笑:“所以,這都是我自己個人的一些判斷,我研究過顧誠選手,他從來都不打無準備的仗,所以,即便是第二盤中途他陷入了劣勢,我依舊相信他有打破局勢的能力。”

“事實上,我猜的並沒有錯,他真的做到了。”

“而他,也創造了澳網公開賽最年輕選手的歷史,在第一輪單打獨鬥戰勝了雙打二號種子選手。”

“我認為,他在這場比賽中的發揮是完美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莫克的臉色是嚴肅的。

莫克扶了扶眼鏡,指尖在採訪本上快速劃過,彷彿在覆盤比賽中的每一個擊球軌跡:“當顧誠使出逆鱗回切時,我就注意到他的動作比之前更加凌厲且具有攻擊性!”

“那與你們想象中的不同,不是隨隨便便的發力,而是將人體工程學與空氣動力學做了精密耦合。

你們注意到球路的拋物線了嗎?在過網時突然下墜的弧度,和貝內特烏預判的攔截點偏差了整整 37厘米。“

他說著。突然起身模仿顧誠的擊球動作,一副已經對逆鱗回切這個球技有了極高的感悟。

莫克的西裝袖口滑落露出一塊綠色的腕錶:“這種回切不是簡單的速度壓制,而是在擊球瞬間透過拍面傾角變化,讓網球產生橫向自旋與垂直下墜的複合運動。

就像在球上安裝了微型陀螺儀,落地後會向內側詭異地彈跳——這已經超出了傳統網球技術的範疇,更像是一場物理學實驗。“

提問的記者懵了。

顧誠的逆鱗回切真的是那樣的嗎?還是說……莫克只是在這裡胡編亂造?他根本不知道逆鱗回切的原理,甚至都不知道,顧誠事實上在掌握了其他球技的情況下,還掌握了眾多不曾出現在網王中的球技?

可看著莫克那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幾名記者心底也有些恍惚,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莫克說的。

又或者說,提出質疑?可想到莫克那張把任何東西都能說的天花亂墜的嘴,一些本想追問兩句的記者還是閉上了嘴巴。

莫克主席,記仇的很。

眼見著這些記者臉上滿是質疑之色,莫克連忙從資料夾中抽出資料圖表,這不知道是他什麼時候弄出來的玩意。

“看這個跑動熱力圖,顧誠在第六局後主動減少了非必要移動,每次擊球的步點都精準計算過落點距離。“

“他不是在消耗體能,而是在像操盤手一樣管理能量曲線。當貝內特烏膝蓋出現狀況時,你們發現了嗎?顧誠的發球落點突然集中在對方反手位,這種戰術嗅覺堪比頂級獵手。“

莫克侃侃而談,讓人根本看不出他的心虛,眾多記著漸漸也開始相信,莫克主席是真的對網球很有研究。

特別是對顧誠,研究的很透徹,不然說不出這麼多的東西,也拿不出那張表。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莫克所拿出來的表,只不過是澳網預選賽時某個選手的曲線圖,他將表頭右上角的位置給很好的擋住了,沒有讓記者看到。

“當然,顧誠作為頂級獵手的實力很強,但作為二號種子的兩人實力也不差,他們的堅持打動了我。”

提到雙打二號種子的頑強抵抗,莫克的語氣轉為凝重:“貝內特烏在第 8局的變線切削其實破解了逆鱗回切的初始軌跡,但顧誠的二次啟動速度達到了每秒 8.3米——這已經是短跑運動員的反應閾值。”

沒人知道莫克這些資料從哪裡來的,可記者們此刻卻說不出任何質疑的話出來。

“你們注意到記分牌顯示 40-0時,顧誠的眼神嗎?那不是勝券在握的傲慢,而是在計算如何用最少的動作結束比賽,這種冷靜才是最可怕的武器。“

突然有記者舉起手機:“莫克先生,社交平臺上現在瘋傳顧誠可能同時參加單打、雙打、混雙和青少年賽,您認為這在體能上可行嗎?“

“這個話題我記得顧誠受邀參加澳網正賽的時候我就解釋過吧?”

“不過,既然大家還是有疑惑,那我繼續說說吧!”

莫克望著遠處球員通道的方向,嘴角揚起意味深長的笑容:“當一個人能把網球玩成流體力學的藝術時,體能邊界就不再是用常規標準衡量的。”

“你們還記得他說'我現在很快樂'嗎?在頂級競技層面,這種純粹的熱愛往往比肌酸激酶更能突破生理極限。“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至於能否包攬四冠?我只能說——當逆鱗回切劃破墨爾本的陽光時,所有不可能都正在重寫定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