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公園的陽光裹挾著南半球的熱浪,在下午時分,將球場炙烤得如同金黃色的熔爐。
當德約科維奇與費德勒並肩踏出球員通道的剎那,現場所有的觀眾爆發出的聲浪幾乎要掀翻可開合的穹頂。
現場 dj激昂的報幕聲被徹底淹沒,巨幅 led屏上迴圈播放著兩人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20座大滿貫得主費德勒的優雅單反,17冠王者德約科維奇的鋼鐵防守,此刻卻在雙打搭檔的身份下,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比賽在裁判的宣佈下很快就開始了。
費德勒甩動白色毛巾走向底線時,腕帶上的瑞士十字標誌在陽光下閃爍。
他習慣性地輕彈拍弦,熟悉的震顫感卻讓掌心微微發緊。
身旁的德約科維奇正調整著護腕,塞爾維亞人稜角分明的側臉看不出情緒波動,可當兩人擊掌時,指尖相觸的短暫瞬間,費德勒敏銳察覺到那股力量比往常少了幾分篤定。
“別大意,這兩人雖然不是雙打的種子選手,但實力不差,有拿雙打冠軍的潛力和實力,咱們兩個也算是第一次組隊雙打,可別在第一輪就翻車了。”
“那……應該不會吧?”
“不好說,我們沒打過雙打,配合和默契度什麼的就不用說了,等於沒有。”
“不知道顧誠那邊什麼情況。”
“他們面對的是二號種子選手,張銘在單打時消耗體能比較大,應該會打的比較艱難吧!”
兩人做著簡短的交流,隨後走向自己的位置。
看臺上,揮舞著“fedal 4ever”標語的塞爾維亞球迷與高舉瑞士國旗的球迷們,共同編織著橫掃對手的金色幻想,卻沒人注意到兩位傳奇眼神交匯時那抹不易察覺的遲疑。
對面的義大利組合伯萊裡與弗格尼尼正在網前跳躍熱身,熒光綠的球拍弦折射出冷冽的光。
伯萊裡摩挲著拍柄上的防滑膠,餘光緊盯著德約科維奇的腳步。
弗格尼尼則用球拍輕敲網柱,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世界排名第 47位的他們,此刻像蟄伏的獵豹,等待著撕開傳奇組合防線的時機。
他們不是澳網雙打的種子選手,但兩人自認為不會比任何一個雙打組合要弱。
哪怕自己的對手時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兩人同樣有著必勝的信心。
雙打不是單打。
真要那麼容易,這些人早就組合雙打,拿盡了網壇所有的榮譽了。
“伯萊裡,我聽說這兩位參加雙打比賽,是因為顧誠也參加了雙打比賽,打算在雙打這塊阻擊對方?”弗格尼尼拉住正準備走向位置的伯萊裡。
伯萊裡回過頭:“是有這麼一個說法,但是不是真的不好確定。”
弗格尼尼聳聳肩:“那還用說嗎?肯定是真的了,之前也沒見他們組隊雙打,這次突然這麼搞,十有八九是因為顧誠。”
“說起來,顧誠好像面對的是二號種子的羅傑兩人吧?”
“是的。”
“那他這次恐怕要遭了,羅傑兩人的雙打你我都見識過的,不是一般的強,二號種子選手,可不是itf青少年賽那群小嘍囉能比的,他如果真把兩人當小孩子,會輸的很慘。”
“站好位吧,爭取拿下。”
“還用你說?”
“一定的。”
……
首局。
德約科維奇的發球局便瀰漫著詭異的氣息。
塞爾維亞人標誌性的外角 ace球依舊能飆出 205公里/小時的恐怖速度,可當伯萊裡以一記貼網截擊拿到首個破發點時,費德勒在網前的反應慢了半拍。
他看著本該由自己封網的直線球擦著邊線飛出,耳中迴盪著現場突然凝滯的驚呼聲。
“我們的站位間距比訓練時寬了 30厘米。”德約科維奇擦著汗走到他身邊低語,聲音裡藏著不易察覺的焦慮。
雙打,果然跟單打不同。
防守的區域變小了,可難度卻是變大了。
兩人都以為對方會去接,但其實,兩人都沒有跑動的意識,單打的話,為了拿分,哪怕再有難度都會主動上去,可雙打,沒有配合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雙打和單打的區別。
兩人剛組建雙打,完全沒有默契可言。
單人的實力是強,比對手要強的多,但……術業有專攻。
弗格尼尼的反手切削如同毒蛇吐信,精準地落在兩人站位的真空地帶。
費德勒俯身救球時,能聽見膝蓋發出的輕微彈響,而德約科維奇在後方的補位也稍顯遲緩。
當義大利人以40-15拿到破發點時,球場的電子屏上,“爆冷機率”的實時資料從 12%驟升至 27%。
看臺上,塞爾維亞的球迷們攥緊的圍巾已經皺成一團,瑞士球迷手中的歡呼也不再整齊,加油聲甚至都小了很多。
而與之不同的是,對手的球迷卻是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雖然只是第一局比賽,可作為資深球迷,從這幾球基本上就能看出來,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的默契度真的很差,配合有一點,但不多。
跟對手比起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如果是這樣的話,兩人想進入雙打第二輪的希望不大。
德約科維奇深吸一口氣,將網球在掌心反覆揉搓。
陽光斜斜切過他的睫毛,在眼底投下陰影。
第二發球的時速比首球慢了一點,但球速依舊極快,單打一號種子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這也是他刻意為之的戰術調整——角度刁鑽的旋轉球擦著邊線飛向弗格尼尼的反手位,卻不料義大利人早有預判,一記乾脆利落的平擊回球直取兩人中間的空當。
費德勒與德約科維奇同時啟動,白色與藍色的身影在底線處交錯。
球拍相撞的脆響驚起全場倒抽冷氣的聲音,網球改變方向後綿軟地落在界內。
伯萊裡如靈貓般從網前撲下,截擊得分的瞬間,看臺上義大利球迷的歡呼聲浪中夾雜著金屬哨子的尖銳聲響。
“交換場地!”主裁的聲音刺破喧囂。
德約科維奇扯下溼透的護腕重新纏緊,指節因過度用力泛著青白:“他們在研究我們的移動習慣,每次我換位費德勒補位都會慢半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