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打網球啊

第157章 德約 費天王雙打滑鐵盧

費德勒用毛巾擦著額頭,汗珠順著稜角分明的下頜線墜入衣領:“試試輪轉戰術?我發球時你提前向中路移動。”兩人急促的交因為比賽的進行被割得支離破碎,羅德拉沃爾球場的空調系統發出低沉嗡鳴,與觀眾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交織成網。

伯萊裡的發球局展現出教科書般的雙打配合。

他的第一發球精準壓向德約科維奇的身體,迫使塞爾維亞人倉促回球。

弗格尼尼立刻從網前俯衝而下,拍面幾乎平行於地面削出一道貼網短球。

費德勒飛撲救球時,肩膀重重撞在球網上,金屬框架的震顫聲混著他壓抑的悶哼,在寂靜的球場格外清晰。

當這局以 love game結束時,電子屏上的比分來到 3-1,爆冷機率攀升至 41%。

“他們的截擊提前量至少比我們快 0.3秒。”德約科維奇用球拍輕點地面,劃出的痕跡很快被汗水暈開。

費德勒盯著遠處義大利組合擊掌的背影,注意到弗格尼尼每次擊球前都會用球拍在地面輕敲三下——這是明顯的戰術暗號。

當他把這個發現告知搭檔時,德約科維奇的瞳孔驟然收縮:“下一局我接發時你繞到我的右側,賭他們發外角球!”

然而義大利人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

弗格尼尼罕見地採用下手發球,綿軟的拋物線讓德約科維奇的強力抽殺失去準頭。

伯萊裡趁機上網,一記輕巧的放短球將費德勒調離最佳防守位置。

當網球擦著底線落地時,轉播鏡頭捕捉到德約科維奇捶打大腿的動作,他的膝蓋舊傷處纏著的肌效貼在汗水浸泡下已微微卷起。

比分來到 5-3,伯萊裡手握兩個盤點。

義大利人將球拍抵在下巴處沉思片刻,突然發出一記時速僅 168公里的慢速旋轉球。

德約科維奇的回球略顯急躁,網球擦著拍框飛向費德勒的防守區域。

瑞士天王躍起截擊的瞬間,陽光正好刺進他的眼睛,白色球衣在空中劃出的弧線最終定格在界外。

“game,set!伯萊裡/弗格尼尼,6-3!”

主裁高舉手臂的動作讓全場陷入短暫寂靜,隨即義大利球迷的歡呼聲如同決堤洪水。

伯萊裡單膝跪地親吻澳網的藍色硬地,弗格尼尼則衝向觀眾席與瘋狂揮舞國旗的家人擁抱。

德約科維奇彎腰撐著膝蓋劇烈喘息,費德勒的球拍在地面拖出長長的水痕——那是汗水浸透的痕跡。

當兩人走向網前握手時,費德勒率先露出微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要學。”

德約科維奇點頭,喉結滾動嚥下不甘:“至少知道問題出在哪了。”看臺上仍有零星的掌聲響起,夾雜著塞爾維亞球迷的嘆息與瑞士球迷的安慰聲。

第一盤的失利像一記重錘,敲碎了賽前關於“夢幻組合”的所有幻想,卻也讓兩位傳奇選手在汗水中,觸控到雙打比賽截然不同的殘酷與魅力。

短暫的休息片刻,雙方交換場地。

比賽繼續。

有了第一盤比賽的經驗,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兩人的配合明顯比第一盤要好不少,上來就給了對手一個大大的震撼。

也讓原本沒有太多激情的球迷們抱了一絲希望。

這場比賽,還有得打。

起碼,不會是徹底的一邊倒的局勢。

第二盤第 3局成為風暴的中心。

費德勒在網前截擊時,掌心的汗水突然讓球拍打滑,網球以詭異的弧線飄過球網。

伯萊裡如離弦之箭躍起,一記雷霆萬鈞的高壓扣殺讓全場沸騰。

當值主裁的“出界”判罰引發漫天噓聲,慢鏡頭卻顯示球的落點距邊線僅有 0.3厘米。

德約科維奇衝到場邊與裁判理論,脖頸青筋暴起;費德勒則蹲在地上反覆擦拭拍柄,他能感覺到掌心的汗意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要握不住球拍。

“他們在針對德約的移動盲區!”網球頻道分析師指著戰術板驚呼。

弗格尼尼始終保持在發球線後 1.2米的位置,這個看似保守的站位實則暗藏殺機——每當費德勒上網,義大利人便用刁鑽的過頂高吊迫使德約科維奇急速後退。

第 6局的 28拍多拍相持中,弗格尼尼的高吊球劃破墨爾本的天空,德約科維奇後仰的身體在空中劃出絕望的弧線,而伯萊裡早已預判落點,截擊得分的瞬間,義大利人撞胸慶祝的悶響透過麥克風響徹全場。

費德勒能聽見自己沉重的喘息聲,後背的汗水正順著脊椎往下淌。

德約科維奇在換邊時塞給他一顆鹽丸:“專注我們自己的節奏,我們還有機會。”

塞爾維亞人的眼神依然銳利。

當德約科維奇在自己的發球局連續兩次雙誤,比分被改寫為 3-5時,現場大螢幕捕捉到看臺上塞爾維亞球迷們擦拭眼淚的畫面,這個鏡頭後來被《紐約時報》評為“體育史上最心碎的瞬間之一”。

決勝盤第 8局,德約科維奇的發球時速突然提升了 10公里。

他的外角發球如同炮彈般砸向底線,弗格尼尼勉強回球後,費德勒如離弦之箭衝向網前。

兩人配合的默契終於在這一刻重現,費德勒的截擊迫使伯萊裡倉促回球出界,現場爆發出久違的歡呼。

“就是這樣!”德約科維奇高舉球拍怒吼,聲音裡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

可義大利人並未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弗格尼尼開始頻繁使用下手發球,這種看似弱勢的發球方式卻打亂了德約科維奇的接發節奏。

第 10局,費德勒在網前截擊時腳下突然打滑,身體失去平衡的瞬間,他本能地伸手去夠德約科維奇的球拍。

這個失誤如同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伯萊裡抓住機會一記直線穿越,現場電子屏顯示費德勒的移動速度比首盤下降了 18%。

“game,set,match!伯萊裡/弗格尼尼,7-5!”主裁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遍全場,球場陷入長達 15秒的死寂。

弗格尼尼扔掉球拍跪倒在地,淚水混著汗水滑進嘴裡;伯萊裡衝向球員通道與教練擁抱,喉嚨裡發出野獸般的嘶吼。

看臺上,有人將帽子拋向空中,更多人則呆坐著,目光呆滯地盯著比分牌——6-3,7-5,這個數字像一把利刃,刺破了所有人對傳奇組合的幻想。

德約科維奇彎腰撿起毛巾,汗水順著下頜線滴落在澳網標誌性的藍色硬地球場上,暈開深色的水跡。

他能感覺到右膝傳來的陣陣刺痛,卻比不過內心的挫敗感。

費德勒走到網前與對手握手時,嘴角勉強扯出一抹微笑,白色球衣後背的汗漬已經暈染成一幅抽象的水墨畫。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