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預售!
預售!
預售!
後面的第二場、第三場還沒開始放映,如果臨近放映,平均上座率絕對能超過90%。
以小見大,其他地區的上座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沈良估摸著《風聲》的首日票房應該會有驚喜。
嗡!
嗡!
隨著燈光一暗,電影正式開始。
《風聲》的節奏很快,開頭是‘樣板式’的慶祝,緊隨其後的便是各種遇刺事件。
再一轉。
畫面進入陰暗的審訊間。
王智文一露面,那種陰冷的氣息,撲面而來。
好演員與一般演員的差距就在這裡,僅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他就坐在那裡,就能讓觀眾入戲。
那種陰冷的氣質,好似躲在暗處的毒舌。
陰狠又毒辣。
在王天香對面遭受酷刑的女演員是王芝客串,事先誰也沒提過,包括宣發期,劇組都藏的嚴嚴實實。
所以,當王芝現身的那一刻,全國各地的影廳內都出現了驚呼聲。
太讓人意外。
也有一點點驚喜。
雖然王芝的日常曝光不多,但她的影迷數量卻不少。
打星。
女打星。
還是年輕的,有點功夫的女打星太缺了。
《一代宗師》最後算總賬雖說小虧了一點,但王芝卻因為這部電影收穫一大堆獎項。
在女打星這個賽道,她就是內地第一人。
但凡是要拍相關題材的電影,九成九的導演,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她。
同樣的,在影迷群體中也是如此。
沒有代餐的情況下,她幾乎一個人獨佔了一條賽道。
“嗯?真香啊。”
王智文輕輕的拿起刷子,臉上掛著滲人的微笑。
“這是一種香料,從斯里蘭卡來的,八妞最喜歡。”
聽著王智文的臺詞,沈良微微點頭。
確實頂。
小黃在《天道》劇組偷了一點師,現在臺詞功底大有進步,至少能聽清楚。
聽清的要求看似很低,其實在新生代的小花、小生那裡已經是高標準。
有些人演戲如果把字幕摳掉,那就像是聽天書。
爽妹子是一個代表。
早期的爽妹子臺詞還能聽,越紅,臺詞越拉跨,還有一些人也是這樣,只要情緒激動,臺詞說的像是嘴巴里含了什麼東西。
說都說不清。
十幾年如一日。
就在觀眾意外八妞是誰時,那條狗登場了。
酷刑也是風聲的特點之一,這部電影裡有各種具象化的酷刑,犬刑、電刑、老虎凳、拔指甲、鋼針刺穴、繩刑等等。
五花八門。
如果電影有分集,風聲保底是15+。
13禁。
十三歲以下,禁止觀看,十五歲要家長陪同觀看,18歲才能獨自一人正常觀看。
不過。
它沒有分級,這也是沈良唯一插手的地方,儘量拍的不那麼血腥、暴力。
至於渲染氛圍。
那方式多了。
不是越血腥,越暴力就越能拉動情緒,透過調色、鏡頭語言、環境、道具、表演等等,都能適時地渲染。
從頭到尾看下來,沈良覺得能給程爾打個七八分。
拍的不錯。
能在大修的情況下拍出這樣的成片,已經有幾分大導演的潛質,不過,具體能不能成長為名導,還要再看。
《風聲》拍的精彩,劇本能佔到一半的功勞。
顧小夢嬌俏,李寧玉清冷,白小年娘,吳志國硬氣,王天香陰狠,武田毒辣……
每一個人物的特質都非常鮮明,且合乎邏輯。
幾位演員的表現也很精彩。
特別是黃小民。
沈良準備抽空點名表揚他一番。
黃小民在《風聲》裡的表演完全跳脫了電視劇式的框架,體現出了他的潛能。
他和袁荃的對手戲尤為精彩。
比原版還要好。
電影裡的武田活脫脫一個變態,黃小民把那種病態的慾望,展現的淋漓盡致。
他的表演,沈良可以打九分。
值得一座最佳男配角。
不論是金雞、金馬,還是金像,乃至一些海外獎項,只要能參選,他都配得上一座獎盃。
沈良感慨的同時,現場的影評人、影迷、記者們也是眼前一亮。
黃小民的表演,有點驚喜,有點意外。
很多不太關注的人對黃小民的印象還停留在楊過、韋小寶、許文強時代,這些電視劇都是翻拍。
翻拍的劇,劇迷難免會先入為主。
稍微瞭解一點黃小民的人,可能不會太意外,他在《良醫》裡的表現,已經有了幾分雛形。
這次,破繭化蝶。
啪!
啪!
啪!
影片最後,現場不出意外響起了一片掌聲。
這些掌聲不是花錢買的,大部分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鼓掌。
一部好電影。
節奏緊湊,故事性清晰,人物表演精彩,邏輯經得住推敲,道具、燈光、美術設計都不錯。
這些東西看似很容易做到,但只是看起來容易。
如果真那麼容易達標,人人都能當導演,看看路釧那部《王的盛宴》,這部電影在服化道、燈光、美術、人物方面都不錯。
有些地方堪稱優秀。
但。
決定木桶能裝多少水要看最短的那根板。
剪輯、故事、邏輯稀碎,再好的外面也無法掩飾核心的一坨。
隨著劇組上臺致謝環節結束,這場首映禮也結束了。
影迷、媒體人、影評人們三三兩兩的走出影廳,途中,剛剛看完電影的眾人,不免要討論討論。
“這電影拍的真不錯,範彬彬的演技感覺有進步。”
“其實她現在的演技不是特別差,很多人都被她那張臉給騙了。”
“我不覺得,只能說夠用,她跟袁荃的對手戲,感覺還是弱了一點。”
“這倒是。”
“不過,要說最意外的還是黃小民,他在電影裡的表演沒那麼‘油’了。”
“是吧,感覺他應該是仔細琢磨過,再加上近期又沒接拍電視劇。”
“嗯,電視劇太毀演員了,很容易程式化表演。”
“哈哈,你這話說的不像影評人。”
“那像什麼?”
“像電影學院的老師。”
“那你就外行了,影評人不是說會看電影,會寫文章就能當的,一些基礎都要學,論理論,我是專業的。”
“行,行,行,你專業,那你預測一下《風聲》的票房?”
“三億起步吧。”
“三億?”
“你那個表情是什麼意思,不相信?”
“我不信。”
“敢不敢打賭?”
“賭,賭就賭!”
“行,如果票房不破三億,我果奔,破了,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