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片可太離譜了。】
【放在整個遊戲圈裡,這樣的行為都顯得異常炸裂。】
【嗎的,要不是前面實機演示很長,我甚至以為你們在做動畫。】
【串起來了!這遊戲劇情似乎與動畫的哲學思想串起來了,我頭皮發麻!】
【不是吧,阿sir,村裡第一個大學生就直奔華清大北的嗎?】
網友們驚呆了。
整個宣傳片看下來,內心只有三個字。
【大手筆】!
只有實機演示,或許不至於特別爆炸,只有動畫,也會受到質疑。
但如果長篇的遊戲內實機演示,部分的臺詞透露,配合結尾的音樂動畫。
給人一種難以想象的大型震撼。
太奢侈了。
這個動畫,只是看過一遍,便能讓人印象深刻,大受震撼。
水準之高,作工之細,甚至足以競爭一些優秀短篇的獎項榮譽。
可現在你告訴我,這僅僅只是遊戲宣傳片的動畫?甚至只是個收尾動畫?
強度太高了!
明星效應加上震撼的宣傳片,所引動的波瀾完全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推動與助力。
幾乎整個網際網路都因此而震動,遊戲玩家們甚至興奮到紅著眼睛去一點點扒宣傳片的細節。
雖然,遊戲尚未出。
但高考之前的模擬考試中,聽聞某一科的分數差點幹到滿分,這也足以讓人興奮的暈厥。
【這雪地踩的腳印,這麼真實的?】
【臥槽我顯示卡在燒。】
【這個大王八應該只是演出吧.我都不敢想如果玩家真能登上王八背部,那得是種什麼樣的沉浸感。】
【感覺打龍的這段大機率是qte環節,太震撼了.】
【東方龍!太好了,我受夠大蜥蜴了,終於能看到這種漫天雷霆的神聖感了。】
【臥槽我好急啊,我現在就想玩!】
【感覺這劇情也很有意思啊,背景音的詭辯配合結尾的動畫,感覺一下子就來了!】
除了扒遊戲實機內容外。
更多的,好奇的便是動畫與遊戲關聯。
這也是網際網路一眾up主的工作。
聞著味兒,大家全都來了,仔細一分析,發現這裡面簡直大有玄機。
不少解析影片僅僅是在三五天內,便一個又一個的出現。
哪怕是很多硬核解析,觀看量都能達到五百多萬以上,可見網友們的關注力度。
隨著解析的up主越來越多。
開始有硬核大佬逐漸下場。
其中,正有在上次《往生咒》火爆起來後,靠合作解析與佛學真意收穫廣大粉絲的慧真禪師。
網友們開始@起慧真禪師,而慧真禪師也不閒著,很快便聯合之前的幾位up主,做了一期合作的解析影片。
只是,這次的慧真禪師露面並不多,主創up主,為遊戲圈中的一個知名劇情向解說up。
影片的一開頭,便讓網友們有些繃不住。
“我從未見過藝術水準高到如此離譜的遊戲宣傳片!”
“你他嗎真的是在開玩笑,這藝術資源實在是太浪費了,哪怕是一部宣傳片的藝術巧思,都足以幹翻不少遊戲本身,雖然我知道這是凝聚了相當多遊戲內容的東西,但這種程度也實在離譜。”
“而且,這遊戲的內涵藏的實在是太深了,我們在分析的時候甚至驚為天人,頭皮發麻,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up主的吐槽甚至有些誇張。
網友們笑了笑後,也不免有所質疑。
【知道很強,但驚為天人是不是】
【聞所未聞有點誇張了吧?!】
【哥們別捧啊,我害怕.】
但很快。
接下來的種種解析,完全是廣大網友所意識不到的角度,每一個細節都讓人直呼臥槽。
首先出場的是西遊記學者與音樂區up主合作分析驗證所得出來的結論。
“十分離譜的是,音樂一開始便交代了整個故事主角的背景,黃眉,是彌勒座下的司磬童子,大家猜猜開局的樂器是什麼?”
“沒錯!就是磬,但這個磬在整個音樂的走向裡,節奏卻是亂套的,完全就是透過樂理去明示劇情走向,一切禍亂自司磬者起!這樣的巧思與緊緻關聯的配合度我是真他嗎的沒見過!”
【??臥槽?!】
【啊??】
【不是?這他嗎也能行?會不會是過度解讀啊?!】
網友們只感到一陣陣的離譜。
這簡直太像是閱讀理解的巧合了。
只不過。
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巧合”,卻又讓網友們不得不信,這他嗎就是渾然一體的故意設計!
“為什麼我會從一開始就聽出像是在禮佛?不是那個吟唱的耶耶耶,而是在於這低音的架構,聽不太清楚的地方,完全就是以誦經聲的取樣來進行編曲的!”
“低沉的,聽不清晰的誦經,高亢,帶有慾望色彩的吟唱,配合著亂掉的磬音,這,就是小西天,這,就是黑神話,這首音樂,從根子上來說,就實在是太黑暗了!”
up主的講解讓一眾網友微微呆滯。
因為,僅從動畫角度來看。
鬼知道音樂平平無奇的前半段氣氛鋪墊裡,還隱藏著這麼多的說法?
高音的吟唱之下,被人遺忘的低音角落中,居然是禮佛誦經的低沉取樣?
【臥槽!細,實在是太細了!】
【我開始頭皮發麻了!】
“在許久之前,我們上一次的合作解析中,便提到了,《往生咒》的設計大機率是源自於黃眉,而這一次,我們可以直接肯定,這次的劇情主要人物必是黃眉,就連背景臺詞,都絕對出自黃眉之口,這也能和動畫結尾中,老黿與金蟬子師兄弟對話中映照,倒也能稱得上是一句師兄。”
緊接著。
up主便圍繞著動畫所展示,開始解構整個故事。
原來,相信“人本惡”的黃眉先射箭,再畫靶,為了得到自己編造的實驗資料,甚至改變了實驗的基礎邏輯,在小村莊上進行了一次人性本惡的實驗。
實驗,是為了證明真理,可黃眉,卻只是想證明他所相信的東西,違背了實驗的初衷。
便有了金蟬子的那句“倒果為因”。
緊接著。
畫面給到了慧真禪師。
“所有描繪佛學元素的文藝作品,都繞不開貪嗔痴三毒,但很少會有人說明貪嗔痴三毒的本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