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車出了院門,沿著後海邊上往南走。
此時正是下午兩點多,冬日的陽光不太刺眼,照在冰面上,泛起陣陣金光。
後海冰面上,有不少人正在玩耍,有的滑著冰刀,有的坐著冰車,更多人拿著自制的滑冰工具,在冰面上溜來溜去。
陳凡注意到,在這裡玩冰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啷噹歲的年輕人,男的女的都有,三五成群、七八為夥。
正常來說,今天已經是初七,各大單位都已經正式開工,如果是有正經工作的,這個時間點,不應該在這裡滑冰。
所以,這些都是無業青年?
他扶著方向盤緩緩向前,忽然猛踩剎車,眼睛盯著距離岸邊不遠的兩群人。
只見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站在一群人的最前面,手裡還拎著一杆紅纓槍,他對面是一個年歲相當的男人,手裡還拎著一柄劍???
再看他們身後各自的大小青年,手裡以木棍居多,偶爾也有拎著大刀片子的。
陳凡將車停在岸邊,將脖子伸出車窗,眼裡滿是不可思議。
不是、現在京城的茬架,已經開始動用古兵器了嗎?
就在他想著,要不要返回去給派出所打個電話,把這群人都轟散的時候,只見那提著紅纓槍的領頭人將長槍一橫,冷眼說道,“我這槍,長一丈二尺,為百兵之帥,出自八極門,名為六合。
所謂六合,乃心與意合、意與手合、手與步合、步與槍合、槍與腰合、腰與力合,便為六合。”
對面提劍的少年絲毫不懼,他舉起手裡的劍,傲然說道,“我這劍,長全長三尺三寸,其中刃長兩尺六寸,重兩斤三兩七錢,出自太極門,名為太極劍。
太極劍者,輕靈柔和,綿綿不斷,重意不重力,最擅長以柔克剛。”
說完毅然拔劍,劍尖向前,冷笑著說道,“今天我就用這太極劍,領教你的八極六合槍。請。”
對面的長槍少年腳踢槍尾,左手順勢將槍桿抓住,長槍前指,“請。”
其他人立刻後退,還有兩個大聰明在喊,“都走遠點、再遠點。”
“離得近的別怪沒提醒啊,要是讓扎到、刺到,可別苦著喊著要賠錢,告訴你們,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都沒、啊不是,因為那都是你們咎由自取,知道什麼是咎由自取吧?那就是……”
提槍少年忍不住了,“浩子你閉嘴。小子,看槍。”
說完便衝了上去。
拿劍的那人也不甘示弱,揮著劍就開莽,“看我以柔克剛!”
陳凡一巴掌拍在臉上,妹的,拿劍當刀使,還以柔克剛?
還有那個使槍的,你確定練過槍?槍頭都在晃,還特麼六合槍。李書文看了都要氣得活過來,求你千萬不要敗壞八極大槍的名聲!
不過這時候他終於想起來,眼前這兩幫人演的是哪一齣。不是別的,正是《道士下山》裡面,老道長帶著道士們遇到馬賊的情景。
只是太極劍還是太極劍,形意槍卻被換成了八極槍。
咋地,玩情景重現吶?
眼看著兩位“武術大師”把兵器都打掉了,正揮著王八拳互毆,他想著要不要管點閒事?
畢竟這些人肯定是看過了《道士下山》的電影,才聚在一起比劃,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碰上,似乎無動於衷也不太好?
要不直接報警吧!
就在他準備行動的時候,兩名民警從遠處衝了過來,其中一個年長的還在大喊,“幹什麼?敢在後海打架,不要命了?”
那個叫浩子的立刻大喊,“點子扎手,風緊扯呼。”
說完便往岸上逃竄。
那兩個正揮著王八拳對轟的武林高手,竟然也不假思索地同時收手,一個拎著槍,一個搶過劍,趕緊溜之大吉。
不一會兒,現場便作鳥獸散,等兩個民警氣喘吁吁跑過來的時候,已經連個人影都沒有。
只剩下陳凡滿頭的黑線待在原地。
得嘞,“點子扎手,風緊扯呼”這句也是跟電影裡學的,就是用的有點不太對。
嘆了好長一口氣,陳凡重新發動汽車往前開,不禁在心裡感嘆,這些小年輕,盡特麼好的不學學壞的,電影裡行俠仗義、積善行德怎麼不學呢?學的都是哼哼哈嘿,打打殺殺的。
簡直跟自己小時候一個樣。
朝陽觀就在北海公園旁,從後海過去沒多遠。
雖然陳凡心裡有預料,認為《道士下山》上映之後,這裡的香火肯定會更旺。
畢竟都叫朝陽觀,而且張玄松這一年幾乎都在觀裡面待著,很多人都知道這裡有個叫張玄松的,也跟電影裡的主角一個名。
兩者相加,要是沒人多想就奇了怪了。
所以這裡人多是肯定的。
可是當陳凡來的時候,還是嚇了一大跳。
以前只是道觀前面人多,後院還是比較清靜的,怎麼今天連道觀後院的牆上都掛滿了人?
這不合理啊?!
他琢磨了一下,將汽車停在稍遠一點的地方,然後上裝備,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下車以後,他先左右看了看,然後將手揣進袖籠裡,走到人群后面。
不需要刻意打聽,就聽這些人在閒聊,也能知道是什麼情況。
“小六兒,你今天也沒搶到位置?”
“柱子哥你也在啊。沒呢,連著好幾天都沒搶到,咱還是得到訊息晚了,聽說正月初一上午電影放完,就有人跑這裡來堵張道長,第二天開始人就變多,後來人越來越多,張道長就每天下午在後院開講座,專門講當年他的親身經歷,有時候還演練兩手功夫,吸引好多人來看。
我是初四才知道這事兒,今天都初七了,硬是一回也沒擠進過後院。”
“沒辦法,人太多了,哎,不過,聽說張道長已經不是道士了?”
“軍哥你也聽說啦?對啊,後來投軍了嘛,就獻身組織了,那哪能繼續做道士。”
“那怎麼還在這個道觀裡面呢?”
“呵,您還不知道啊?張道長他徒弟,就是那個大作家陳凡,這個道觀是陳作家特意為他師父建的,《道士下山》那部片子,也是特意為他師父拍的,要不然人家能拍那個?!”
聽到這話,周圍一群人倒吸氣。
“真的假的?”
“不會吧?”
“那可是陳作家!他修道觀?”
“嗨,反正是這麼傳的。也不知道訊息一開始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反正有鼻有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