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磁體系統開始發出不同尋常的嗡鳴,液氦消耗速率顯著加快,這是超導態接近極限的徵兆。
“線圈失超風險升高。”低溫系統操作員發出警告。
相比幾千萬度的等離子體,零下二百多度的液氦環境反而是最大的風險之一。
因為一旦線圈的電阻升高,那麼強大的電流熱效應將會瞬間熔燬一切。
這幾乎是唯一有可能導致裝置本身損壞的事故。
周新同知道,必須結束了。
他果斷下令:“啟動等離子體電流緩慢下降程式,,注入緩衝氦氣層。”
密閉的真空室內,熾白的等離子體環亮度開始衰減,體積也逐漸收縮。
當計時器最終定格在4175秒時,最後一絲光芒在真空室中熄滅。
所有的加熱系統、電流驅動系統相繼關閉,只剩下維持真空和冷卻的裝置還在低鳴。
主控室內更是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一起看向那最終的資料匯總螢幕。
但沒有人出聲。
因為大家都在等待著最後的宣佈。
周新同深吸一口氣:
“本次實驗,等離子體持續時間:4175秒,中心電子等效溫度峰值:5220萬攝氏度,全過程q值1.08,確認實現淨能量增益……”
短暫的沉寂後,壓抑許久的歡呼聲和掌聲終於如同火山般爆發。
一個小時又十分鐘!這是人類磁約束聚變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雖然5220萬c的溫度仍不及此前由east所創造的記錄,但卻已經遠遠超過了太陽中心的1500萬c,已經毫無疑問地跨入了聚變的門檻。
而更重要的是。
那份資料中的理論,不管它是從何而來。
都基本可以確定是可信的、準確的。
在歡呼聲中,周新同依然保持著最後的清醒:
“大家辛苦了!這是歷史性的突破!但慶祝先放一放。安全組,立即執行標準停機後檢查流程,確認所有系統狀態,尤其是偏濾器靶板和第一壁損傷情況。資料分析組,立刻開始完整資料備份和初步整理!我們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
興奮的眾人立刻收斂心神,重新投入到緊張的收尾工作中,但嘴角的弧度和說話時語氣中的雀躍,卻是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住的。
他們知道,這份沉甸甸的資料,將是華夏聚變事業最有力的宣言。
就在這時,在工位上沉思許久的鄺忠昕突然起身,來到周新同和另外兩名組長身邊,低聲問道:“主任,試驗很成功,大家都很振奮……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麼重要的驗證任務,會落在我們hl-2a頭上?”
“我的意思是,論裝置效能,論團隊經驗,廬州那邊……”
他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確。
西南物理所和hl-2a雖然也是國內重要力量,但公認的領頭羊是廬州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和east裝置。
這種劃時代的技術驗證,按常理應該由最強的團隊在最先進的裝置上進行。
旁邊的宋金航也點頭道:
“是啊,而且從拿到資料到現在,除了保密部門必要的監管,上面……包括科工委和核工業集團的領導,甚至國內聚變領域那幾位頂尖的院士,似乎都沒有特別過問我們這邊的進展?”
“就連這次決定進行一小時量級測試的決策,也是我們基於資料內容自己提出的。”
周新同臉上的笑容慢慢斂去。
他環視了一下正在忙碌收尾的團隊,又望向主控室外那龐大的hl-2a裝置輪廓,沉默了幾秒鐘。
實際上,這也是之前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甚至為此以西南物理所的名義向上級詢問過,但並沒有得到任何正面回答。
最終,周新同緩緩開口。
“你們說的沒錯。”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洞悉的意味,“這份資料的價值,遠超我們這次試驗本身……而上級之所以把它交給我們,而不是廬州等離子體研究所……”
他頓了頓,目光似乎穿透了牆壁,投向了遙遠的東方。
“恐怕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
丁宣臉上的表情微微變了變,接上話道:
“您的意思是……廬州那邊,有更重要的任務?”
另外兩人聞言,紛紛擺出“震驚臉”。
很難想象,到底有什麼事情,能比他們剛剛所實現的4200秒成就更加重要。
只有周新同篤定地點了點頭:
“等著看吧……咱們聚變產業的春天,估計要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