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高純度二氧化碳,透過專門設計的工藝,將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和純碳粉末。緊接著將純碳粉末合成碳纖維絲線。
這些飛艇的實驗艙,都自帶了核電池裝置,可以提供穩定的電源。
除此之外,3號實驗艙就是一個專門測試風力發電系統的實驗艙。
之所以不使用太陽能,主要是金星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太高,導致太陽光很難抵達海拔75公里附近的飛艇表面。
畢竟二氧化碳對陽光的吸收效果比較好,特別是高濃度二氧化碳,其保暖效果更是槓槓滴。
其實藍鯨航天有金星光伏專案,但並不是在大氣層內部,而是在金星近地軌道。
未來藍鯨航天會在金星近地軌道建設一條環繞金星一圈的光伏環型太空城,然後使用微波輸電的方式,嘗試向金星的浮空城市輸電。
而金星浮空城市,則只能使用風力發電、核電了。
此時的3號實驗艙,向上伸出一臺一個無扇葉型風力發電機,在金星大氣層的狂風中,這颱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效率非常高,正源源不斷向實驗艙內部的儲能系統輸送電能。
然後還有一部分電力,則被輸向隔壁另一個實驗艙中。
這個實驗艙是4號,其測試的專案是特種儲能系統。
由於金星大氣層很難生產有機電池,因此必須研究適合金星環境的高效儲能技術。
第一個測試的儲能技術,是一種二氧化碳儲能裝置。
該技術是海陸豐集團漠南分公司的實驗室研發出來的,其原理非常簡單,那就是透過一種特殊的化合物,製造出一種可以儲存二氧化碳的固體。
只需要使用壓力,就可以將二氧化碳氣體壓入這種化合物構成的奈米容器之中,讓二氧化碳以一種穩定的亞固態長期儲存。
但是需要的時候,透過特定的溫度和微電流刺激,可以讓處於亞固態的二氧化碳迅速昇華成為氣體。
在這個過程中,固態二氧化碳變成氣態二氧化碳,其體積會迅速膨脹,同時吸收周圍的熱量。
研究團隊就是利用了固態變氣態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快速膨脹的原理,讓其推動汽輪機轉動發電。
目前在地球的實驗室測試中,該系統的電能儲存時間可以達到15個月左右,其電能再發電效率為83.6%,這比傳統的抽水儲能、重力儲能高不少。
雖然並不是海綿電池的91%電能再利用率,但其成本低、維護難度小、儲存規模可以快速擴大的優點,仍然讓其成為這一次送到金星的實驗專案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個技術。
因為該技術的那一種化合物,是一種硫碳高分子化合物,其材料在金星大氣層很容易獲得。
這比起需要從地球輸原材料的海綿電池、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的抽水儲能、需要使用大量鋼材的重力儲能和飛輪儲能,硫碳高分子儲氣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的優點,就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點。
果然,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測試中,其他儲能技術要麼表現不佳,要麼受限於材料獲取難度,一一被淘汰出局。
而風力發電機實驗測試專案中,無扇葉風力發電機同樣脫穎而出。
其他八種型別的風力發電機,在金星大氣層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少數沒有問題的型別,也因為材料獲取難度,打不過無扇葉風力發電機。
各種測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相關實驗資料也透過通訊中繼衛星,源源不斷髮送回地球指揮中心,然後這些資料再次被分門別類打包,送到各個相關的實驗室去。
在逐日城指揮中心的周希夷,看完一份報告,還沒有喘口氣,就聽到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老周,辛苦你了。”
他轉動椅子,看向同樣滿臉疲態的顧麟羽:“你那邊搞定了?”
“搞定了,我這兩個星期都在開會調整各個專案,說得我嗓子都快冒煙了。”顧麟羽拿出一盒人參糖,往嘴裡含上兩顆。
周希夷拿過盒子,也倒出一顆人參糖扔嘴裡:“我這邊還好,各個實驗測試專案都比較順利。”
“哦,那還真是好訊息。”顧麟羽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你可以看一下。”
接過檔案,顧麟羽一邊嚼糖,一邊仔細瀏覽著上面的內容:“2號實驗艙的農業裝置測試都符合預期嗎?”
“那還用說?金星重力和地球差不多,只需要微調一下,一般都可以在金星無縫銜接,反倒是地球近地軌道的農業裝置實驗中,問題那是一大堆。”
顧麟羽微微點頭:“也是,這在意料之中。”
當初江淼挑選金星作為人類的第一個殖民地外行星,就是看中了金星的重力條件。
和地球高度相似的重力條件,不僅僅有利於人類在金星長期生活工作,也利於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
從目前測試的各個專案中,反饋回來的資料來看,顧麟羽非常清楚的看到,各種裝置在金星大氣層中的執行流暢度都比較好。
這比他們在新天宮空間站2號的測試,難度減少了一個量級。
在地球近地軌道上,無論是農業模擬生產、醫療治療模擬測試,還是工業模擬生產,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很多時候,那不僅僅是改良技術那麼簡單,而是相當於要重新研發一套技術,這才加大了難度。
顧麟羽估計,人類要完成各種生產技術在低重力環境下的二次復刻,時間至少需要15年到20年左右。
但金星大氣層的生產技術二次復刻,難度卻只需要幾年左右,這還是考慮到金星大氣層沒有金屬礦物,以及水資源儲量有限的情況下。
如果火星重力也和地球差不多,那江淼大機率會選擇火星作為人類的首顆殖民星。
可惜火星重力和地球差別太大了。
人類只能選擇金星。
一切的選擇都有利有弊。
關鍵是在於權衡。
顧麟羽也不得不佩服江淼的長遠目光,亞聯選擇金星作為首顆殖民星,這一步棋非常重要,因為這讓亞聯殖民外星球的時間,至少提前了10年左右。
所謂一步先,步步先。
當北聯還在糾結月球、火星、金星的時候,亞聯已經完成內部的方向統一,這非常重要。
畢竟集中力量和分散力量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哪怕是財大氣粗、技術高超的亞聯,也很難同時支撐月球、火星、金星三個殖民開拓專案,必須有所取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