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85章 尊重他人命運(加更)

江淼笑著點了點頭:“是的,是我想購買這個農場,你好,老先生,我是江淼,來自海陸豐。”“你好,江老闆請坐。”老頭在孫子商英澤的攙扶下,坐在一旁的紅木長椅上,他轉過頭看向大孫子:“英澤,去衝一壺茶。”

“好的,爺爺。”商英澤起身去燒水沖茶。

江淼坐下來之後,看了一眼老頭的身體狀況。

透過鑑定面板,他發現老頭的身體確實不容樂觀,已經放了兩個支架,但是其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還在繼續惡化之中。

考慮到了對方血液之中存在阿洛伐他汀的成分,顯然是有吃藥降血脂的,但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還在惡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是飲食沒有調整和控制。

這種情況才是最麻煩的,畢竟病人吃藥了,但生活習慣不改變,那就無法從根本上切斷高血脂症的病根。

對於老頭這個情況,江淼不用猜,都知道對方在日常生活之中,是一個極其固執己見的人。

而這種人也往往是牛脾氣,不撞到頭破血流,他是不會改變的。

因此江淼放棄了開口勸說的想法。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也是一種自我的覺悟,看到別人不好,就想著幫助對方,那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江淼很多時候幫助別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不是無緣無故就會對別人好的人。

既然已經猜到了老頭的性格,他自然不會再將話題引向身體健康方面,免得對方惱羞成怒,而是快速切入主題。

“老先生,對於你們的報價我是可以接受的,就不知道這一片農場的土地,包不包括這棟房子和鐵皮屋、池塘等?”

老頭也沒有想到江淼會如此痛快,頓時也沒有了扯東扯西的想法,開始解釋了農場的情況:“這房子的土地是農業用地,不過我和村裡面的關係比較好,已經在十幾年前轉為了宅基地。”

老頭停歇了一下,微微喘著氣,過了一會繼續說道:“兩個鐵皮屋則沒有轉為宅基地,只能作為農業設施使用,不能再建設房子。”

聽到這個情況,江淼思考了一下:“宅基地的地契能不能去當地村委會確認?”

“可以。”老頭可能知道江淼心存疑慮。

其實這不怪江淼如此謹慎,因為很多農村地區的宅基地買賣,都是不太合法的民間交易,這導致這個市場非常混亂。

在汕美老家那邊,他就聽說過不少和宅基地買賣有關的事情,很多不熟悉當地農村情況的城市人,跑來農村購買宅基地,被一些黑中階暗箱操作,買了一些偽造的宅基地地契,或者出現一地多賣,或者宅基地有其他村民的果樹和簡易房、墳墓之類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就算是去告中介,也是很難調查取證。

因此如果想購買農村的宅基地,最好去當地村委會開相關的證明,然後在當地的公告欄公告一段時間,同時派人去清理那一塊地,但不要馬上付全款。

一般情況下,你只要去清理那一塊地,如果真的有問題,相關的利益方很快就會跳出來。

這個時候,你就馬上讓中介和賣方去處理,如果對方處理不了,你就別心存幻想了,馬上直接要求退款。

畢竟連中介和賣方這種地頭蛇都處理不了,你這個外地人大機率更處理不了,這種宅基地肯定涉及到很多問題,以及本地村民的矛盾糾紛。

也就是說,一兩千塊錢的前期試探成本,是必須投入的。

而不是看著中介拿著宅基地地契,指著一塊地,就認為沒有問題,然後就腦子一熱買下來。

農村的土地很多時候,看著就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說不定地下埋著幾個大咸菜罐。

江淼要求去當地村委會開證明,就是為了以防萬一,他知道老頭沒有說謊,但不代表對方的宅基地地契是真的。

畢竟根據鄭思文介紹,老頭並不是當地人,而是椰城城裡的居民。

聊了一會。

商英澤也燒好了水,衝了一壺茶出來。

接下來雙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將整體轉讓價格定在了600萬,而承包年租是給村委會那邊的,通常是一年一付。

談好了價格,江淼沒有馬上籤合同,而是讓商英澤帶著幾人去觀察後山的榴蓮樹。

畢竟這些榴蓮樹才是江淼購買這個農場的根本原因。

榴蓮都種在半山腰上,樹下長滿了雜草。

江淼仔細觀察著每一棵榴蓮樹。

結果還比較理想,至少對方沒有說謊,這些榴蓮樹的品種、樹齡都對得上,就是種植技術比較一般。

一大半的榴蓮樹上,已經掛著果了,但是果子偏小,而且數量比較少。

國內由於氣候的原因,榴蓮一般要到八月份,果子才會陸陸續續達到接近成熟的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是六月中旬,這些榴蓮樹的果子距離成熟,只剩下一個半月左右,果型大小已經膨大不了多少了。

而眼前這些金枕榴蓮,果子大小隻有一個巴掌大,很多樹上只有幾個果子。

一般來講,根據肥料、管理、種植密度、氣候,單棵榴蓮樹結果量大概在50~100個左右,普遍在75個左右。

如果是比較追求質量的榴蓮果園,則會疏果到每棵50個左右。

當然,對於眼前這些榴蓮樹的情況,江淼也有心理準備,畢竟一直管理農場的老頭休養了大半年,期間沒有管理過這些榴蓮樹,自然不會有好收成出現。

不過江淼的目的也不是這些果子,而是已經結果的老樹榴蓮樹枝。

要知道,如果透過自然的種子培育榴蓮苗,從種下到可以結果,期間需要15年左右;而就算是透過人工追肥、嫁接,也只能將結果期壓縮到四年左右。

除非嫁接的砧木也是老樹,同時嫁接雙方非常親和,才有可能次年結果。

這也是江淼開發轉基因嫁接技術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嫁接榴蓮可以實現次年結果,從而保證種植戶可以快速收回成本。

觀察了一遍山腰上的榴蓮樹,江淼又發現幾個有趣的情況。

第一個情況,是有4棵榴蓮樹的基因系列之中,出現耐寒相關的基因片段。

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這些榴蓮樹樹苗的來源。

要知道國內在很早以前就小批次引進過榴蓮,這個農場的榴蓮苗大機率不是從暹羅和大馬直接引進的,而是從瓊州其他初代榴蓮種植園那邊購買的二代三代苗。

經過幾十年的栽培,為了適應本地的氣候,二代三代榴蓮樹是有可能出現基因突變的。

但是這種突變,普通農場和農業公司太難鑑別了,甚至連專業的農業科研機構都可能察覺不到,也只有江淼可以發現其中的奧妙。

第二個情況,則是其中173棵金枕榴蓮的品種存在一些有問題,估計是經過本地農場和農業公司的二代三代雜交之後,這些榴蓮樹其實已經不能算傳統金枕了。

雖然這些掛著金枕品種的榴蓮樹,絕大部分都表現得不盡人意,但是生命永遠不乏奇蹟。

其中6棵雜交金枕的基因序列,在鑑定面板上的資料非常亮眼,包括果型、甜度、香味、出肉率都表現得比較好。

他最看好一棵,還有極強的耐寒基因。

雖然可以透過轉基因技術,讓轉基因異木棉為榴蓮老枝提供庇護,可這種耐寒特性,終究是異木棉賦予榴蓮老枝的,而不是榴蓮老枝本身的耐寒特性。

如果榴蓮樹本身就有不錯的耐寒特性,那嫁接到轉基因異木棉之後,它這種耐寒特性就會被進一步增強,到時候說不定就可以將種植緯度線,從北迴歸線附近,向北延伸多一兩個緯度。

這個發現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而第三個事情,就是他發現這些榴蓮樹對於一部分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比較多,甚至可以透過增強特定營養素的攝入,從而增強其結果能力、果實甜度風味、以及最重要的耐寒抗病能力。

其實這非常正常。

人類連自己的身體都沒有完全研究明白,就更別提其他物種了。

榴蓮這種原產於東南亞,又非常吃氣候條件,同時不具備大規模機械化的水果,歐美育種公司一般不會深入研究。

單靠東南亞各國的研究,終究是非常有限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