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

第379章 變化的開端

“在整個釋出會的最後環節,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把我們的林燃先生請上臺好嗎?”餘大嘴說:“由我把我們的華為全家桶作為禮物贈送給我們的林總。”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小米能送臺su7給林燃,華為又怎麼可能不做表示。

在釋出會這種宣傳意味濃厚的場合,送禮本身體現了雙方合作的密切,向外界釋放訊號我們之間的合作很愉快,打消最近外界關於阿波羅科技要和小米開展深度合作,要調頭選擇小米拋棄華為的傳聞。

林燃起身走向舞臺,他內心在想,估計以後自己是開小米su7更多還是開華為的問界更多,都會成為輿論討論的焦點吧?

甚至被車圈的kol認為是一個風向標,藉機幫自己支援的品牌鼓吹。

想到這裡,林燃不由得搖了搖頭。

餘大嘴說:“這是我們的月球典藏版華為手機和最新的問界m9,當然是車鑰匙,車已經送到阿波羅科技的地下車庫了。

非常感謝林總,有了林總這樣的領軍人才,我對我們華國科技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以後我相信我們雙方的合作,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明年的華為手機,說不定就追上了3nm等效。”

餘大嘴說完後,臺下又是一片歡呼和尖叫。

“最後,讓林總給我們講兩句吧。”餘大嘴把話筒交給林燃。

林燃接過話筒後說道:“我想說的是,我們是一個整體,我是年輕人,大家有的愛好我也有,大家會看的社交媒體我也會看。

b站、抖音、知乎、微博等等,這些平臺我也會刷。

我在這些平臺上時常會看到一種說法,那就是科技進步和我有什麼關係?我月薪三千,科技進步能讓我的工資更高嗎?

我想說的是,當然會。

正是因為有了科技的進步,我們在汽車行業的崛起,汽車工廠在三四線城市建造生產,讓大家在家門口也能找到薪資比當地平均工資更高的工作。

我們的手機行業崛起,帶動了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除了解決就業外,我們的新能源車智慧座艙、車機系統之所以比合資品牌更先進,也是得益於手機系統積累的經驗。

問界背後是華為,吉利收購了魅族,小米自己也是手機廠商,蔚來作為新能源品牌自己要下場做手機。

這些車機系統流暢的新能源車,他們或多或少和手機行業有關聯。

我們在製造業積累的經驗、積累的穩定廉價電力、成熟完善的基礎設施、數量龐大素質一流的工程師團隊、大量熟練工人、一線的研究人員等等,這些都形成了我們的優勢,形成了我們在生產中的關鍵要素優勢。

現在,我們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領先,我們把它應用在了半導體領域,才有大家看到的月球典藏版華為手機。

未來我們在月球表面核裂變發電站小型化積累的優勢,同樣會幫助我們率先邁入第五代核裂變發電站的門檻。

所以每一項科技的進步,都能夠惠及到方方面面,從產業到個人的生活,我始終相信科技會讓生活更加美好,科技的進步帶來生產力的提升,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林燃沒提的是生產力的提升是不是要改善分配方式,改善分配關係。

他當然能提,但不是在這個場合,不是在人家的產品釋出會上去喧賓奪主。

而是私下提,在燕京的時候私下提。

公開喊話,有逼宮的意味,有借輿論、借大眾之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是大忌中的大忌。

10月清晨,華國半導體突破造成的漣漪還沒消散,整個矽谷都在討論月球技術,月球南極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

以英偉達和英特爾為首的企業都向華國的阿波羅科技遞交了測試申請專案,但申請均已讀不回。

aerospace corporation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誰讓他們是一直致力於航天評估諮詢的非盈利機構呢。

喬納森在辦公室還沒來得及把咖啡喝完,手機振動起來。

螢幕顯示來自公司國際專案組的加急郵件:“阿波羅科技航天在月球南極關鍵候選區的部署面積進一步擴大,初步跡象顯示為中長期佔據佔據——地點疑似沙克爾頓隕石坑與德格爾拉赫隕石坑附近。

請立刻評估影響並給出對策建議。”

喬納森甚至都沒有點開看這封郵件,就繼續喝咖啡,喝完之後輕笑了一下,呵。

他覺得白宮也好,nasa也好,aerospace corporation也好,都在掩耳盜鈴,你不承認華國對這兩個地方的實控權,他們就會乖乖退出嗎?人家基地、實驗室、發電站、光伏板都建好了,你還在這裡例行公事一樣發些告警郵件有什麼意義?

每次華國發射載人火箭到月球南極,喬納森就能收到類似郵件,這是nasa購買aerospace corporation諮詢服務的一部分,隨時報告月球情況。

這就有點像企查查的定期預警,你關注了恒大,然後企查查每天都會推送無數條恒大最新的新增風險,點進去一看又是誰誰誰或者哪家知名的、不知名的企業又把恒大給告了,訴訟風險的數字從9999+變成9999+。

有變化嗎?有意義嗎?

沒有。

都已經癌症晚期了,你再天天預警有什麼意義?

現在aerospace corporation對沙克爾頓和德格爾拉赫隕石坑的告警就像是一個癌症晚期患者不斷在哼唧,你只是在告訴nasa你還活著,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了。

喬納森熄滅手機螢幕,一口乾脆利落地喝完剩下的咖啡,在電腦前坐下,開啟一份他n年前,他也不記得到底是多少年前,打算要遞交給nasa的備忘錄。

這份文件裡詳列了著陸場的幾項硬約束:地形坡度、可用照明(永照峰陰影陷阱的相對佈局)、可達的永久陰影區(用來尋找和利用冰/揮發物的資源)、地面通訊可視走廊,以及著陸與地面活動的風險容差。

那些數字他熟得像背自己的電話號碼:坡度不能超過15°、平坦著陸區至少要有數百平方米、照明視窗需要滿足發電與溫控的週期性配合.

按照這些規則,他開始草擬要提交給nasa的最新版建議書

“機密—致:nasa月面任務組(分發:航天局長、著陸分隊)

來自:jonathan h. smith,首席分析師,月球探索系統部

日期:2024-10-03

主題:關於沙克爾頓與德格爾拉赫隕石坑區域被佔的應對建議

執行摘要(要點)

根據我方衛星影像與公開軌道攝片彙編,沙克爾頓與德格爾拉赫區域近期出現多次機動/著陸痕跡,疑似長期部署平臺。該佔位將直接影響阿美莉卡在這些候選場址上開展阿耳忒彌斯後續著陸與資源前置勘探的自由度”

這些都是例行公事,很早之前就寫過的內容。

關鍵是後面的內容:

“技術-替代方案:立即推進備選著陸帶的工程成熟度評估,備選優先順序:連線 psr的近脊帶、靠近永照峰的次級臺地、以及malapert/leibnitz體系中的高地節點,並加速無人前驅機器人偵察發射視窗。

附:技術細節

場址選擇優先權矩陣(坡度、照明、psr距離、通訊可視性、導航基線誤差、地表碎石率),並給出每項權重與閾值。

推薦的備選場址座標簇(含具體坡度剖面與立體像對比),在附錄a。

結論:建議nasa立即啟動機器人偵察和備選場址工程適配。

— j.h.smith”

在建議書裡,喬納森還附帶了大量圖表。

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這張:

(圖為nasa關於月球基地建造的13個備選區域)

為什麼推薦malapert/leibnitz體系中的高地節點,因為華國人已經在打通從沙克爾頓到德格爾拉赫之間的通道,一旦打通,整個上半部分的七個點位都是華國的囊中之物。

而且因為小型核裂變裝置的運作,讓他們的時間視窗變得極為有限。

把報告寫完後,彙報在公司第八層會議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