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

第370章 月球基地的基石

也許林燃不這樣做,也不會發生什麼,不會有任何影響。

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林燃在白宮混跡多年,除了科學家這層身份外,已經是一個嫻熟的政客,或者說政治家。

這是他過往經歷從政治角度思考的結果。

欲取先予。

政客和政治家的區別在哪裡?前者什麼都能交易,為了個人利益,什麼都能擺上交易桌;後者會有自己的核心堅持,會有理想抱負,在核心堅持上寸步不讓,哪怕當下形勢對自己不利,不得不讓,讓一步海闊天空,他也不會選擇讓步。

“林教授,唉,我很少把你當年輕人,和你平時打交道的過程中,只有看到你的臉我才會想起,你才那麼年輕。

這麼年輕就有這樣的認識,大多數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都未必能夠學會的道理。

有人說林太行運氣好,我看未必,他的教育理念可能超出了這個時代。”林中清感慨道。

林燃心想,啊,我爹除了打錢外,還對我有什麼別的幫助嗎?我這純純是靠自己摸爬滾打過來的。

“但其實你也未必要做到這一步,燕京對你肯定是百分百信任的,換誰來挑撥,都影響不了這點,你擔心的點是很極端的情況,我認為在我們這個形勢下,幾乎不可能發生。”林中清接著說道。

林燃咧嘴笑了笑:“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名聲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像錢院長這樣的科學家,他在有的時候不也得隨風起舞確保他麾下的核心科研機構不受影響麼?

未雨綢繆而已,我也希望不會發生,相信它不會發生。”

燕京,林中清從申海交大調任地方前,他要去一趟燕京接受談話。

“大致就是這樣。”林中清彙報完之後。

坐在他對面的中年男子大笑道:“好一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林校長,我看林教授才是真正的妙人,什麼都沒說,但又什麼都說了。”

林中清了然:“是啊,什麼都沒說,但什麼都說了。”

什麼希望不會發生,相信不會發生,還特意提到了錢院長,這不就是最好的明示嗎?

當前形勢是什麼?是在阿美莉卡壓力下,華國需要的是突破,科技突破絕對意義上的重中之重,別說林燃還不是聖人,就算林燃真的成聖人了,也不會有人拿他怎麼樣。

甚至同樣的發言,他在外灘峰會上講,傑克馬會銷聲匿跡,但林燃去講,只會被冷處理,絕對不會影響到他個人。

但這是現在,形勢變了呢?如果華國超過了阿美莉卡,外部壓力消失,那個時候,你還能享受這樣無條件的優待嗎?

林燃特意提到的錢院長,既是舉例,也是在訴說他的抱負。

“好了,我知道了,不用去理會,我們不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大家各司其職,我們做好我們的事情,林教授做好他的事,聰明人之間不需要把話說的太明。”

旋即,中年男子感慨道:“現在的年輕人這才叫真正意義上的後生可畏,這覺悟,要是在科研領域天賦不是如此傑出,我都想讓他去地方鍛鍊了,我還真挺好奇,他要是去到地方,能不能做到與光同塵,幹出一番事業來。”

他最後又搖了搖頭:“可惜可惜,天才總是這麼的稀少,在林燃的安排上也沒有辦法按照我的個人喜好來辦。”

“不是,校長,你這?”彭慧是校長助理,他是去年才評上的院士,之前是復旦高分子科學系的主任,一直從事的就是高分子材料。

今天來學校,驚聞噩耗。

前段時間,大家還在商量,要怎麼才能和交大在申海地界上分庭抗禮,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交大在全國範圍的分數線已經快要比復旦平均高出二十來分了。

二十來分,已經有梯度了。

而且像imo金牌這種,過去只有燕大能撈到,水木有丘成桐的加持都很難撈到,現在交大偶爾也能撈到。

在外界,交大就是當之無愧的top3,復旦已經淪落到和浙大去爭top4的地步了。

在申海這個地界,很多申海本地學生能擦邊去燕大或者水木,過去選擇留在本地挑個好專業,大家和交大五五分,現在首選是交大,然後才能輪到復旦。

面對如此局面,最近的光伏元件又是一劑新的加速劑。

這就好比大家都是在路上跑的賽車,比的是誰跑的快,大家本來速度差不多,但交大那邊動不動就上個加速buff,已經超出一截了,最近又搞了個大的加速buff,一下又竄出一截。

復旦也在申請類似前沿科學研究中心的東西,他們申請的叫材料科學系材料科學智慧研究中心,主打的就是人工智慧在複雜科學問題的應用,推動人工智慧和材料學的結合。

報告打到教育部去,已經打了好幾年了,從2018年開始打,現在這都2024年了,報告都還沒批下來,轉眼就聽到交大那邊特批了一個前沿科學研究中心,職能定位和他們想建的幾乎一模一樣。

給交大批了,意味著復旦獲批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還面臨交大連綿不斷的打壓。

像這次的光伏突破發文,復旦只去了兩位青年學者,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打壓,交大去了小50號人,我們只去了2個?我們在材料學領域比交大差嗎?

不過彭慧萬萬沒想到,自己前腳還在和校長商量對策,校長後腳就投敵了。

“是的,組織已經決定了,我要調任交大,擔任交大的校長。

我也不是謙虛,老林要離職,如果要從申海本地教育口選人的話,我肯定是最合適的那個。”金利解釋道。

彭慧傻眼了,你確實合適,但問題是,你是復旦出身的,跑到交大去當校長,這合適嗎?這是投敵啊!

他喃喃道:“不是,校長,我們不是說好要振興復旦,把交大打趴下嗎?”

彭慧實在不敢想,自己之前所說的那些,類似打趴交大的話,在交大校長耳中會作何感想,他更想不到,復旦校長有朝一日會變成交大校長。

金利義正言辭道:“是啊!我本碩博都是在復旦唸的,我對復旦的感情毋庸置疑!

我這次去交大,也是為復旦謀出路,我去了交大之後,就能搞清楚交大這幾年是為什麼發展這麼好,我去交大取取經,到時候回來搞好復旦。”

彭慧徹底無語,你這說的是不是太扯了一點。

交大怎麼崛起的,我們不是討論過很多次嗎?還不是因為運氣好,出了林燃這樣一號人物,直接帶交大起飛?

要是深紅、阿波羅科技這些企業和復旦關係密切,復旦學子能夠去這些地方實習,實習後無縫入職,復旦分數線也會水漲船高。

多了頂級學者有一定作用,但多了兩個不是校辦企業,勝似校辦企業的巨企,這才是最關鍵的。

問題是,復旦要到哪裡去搞兩個巨企?還是難度最高的航天和人工智慧。

而且金利去了真的會回來嗎?彭慧很懷疑,這恐怕想的是一去不回,去了之後直接和交大校長一樣,從高校行政體系跳地方吧。

也就是對方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彭慧不得不保持修養,不好開麥質問,但他還在復旦,還得為復旦爭取:“校長,是這樣,燕京那邊不是批了交大成立前沿科學研究中心嗎?

您過去當校長,這個中心能不能給一部分的職位給到復旦的青年學者們,這樣它名義上是交大辦的,實際上變成復旦和交大合辦。

後面可以先和燕京申請,讓它變成交大和復旦合辦的科研機構,做出成績之後,再從一個高校下轄科研機構,升格成申海地方甚至是燕京直屬的科研機構。”

彭慧的想法是,先實際上這樣運作,再謀求名義上的合辦,升格那都是畫餅。

金利點頭道:“那肯定,不過這也不是我說了算,你知道這中心成立是因為誰,我哪怕是校長,在林教授那邊也沒有話語權啊!

我肯定幫復旦盡力爭取!”

盡力爭取就是不會爭取,這潛臺詞彭慧太懂了,他是校長助理,這已經算是高層職位了,這些行政辭令他太懂了。

畢竟他對下屬有的時候也會用類似的辭令。

至於林教授,彭慧更不抱期望了,你指望一個交大人對復旦另眼相看嗎?還是才畢業沒幾年的交大本科出身、名滿天下從未遭受過挫折的年輕人。

彭慧最後問道:“所以校長,我看前沿科技中心應該也缺一位主管行政事務的副主任,您看我?”

金利點頭道:“我看你就比較合適,我試試看。”

為什麼這又會答應?因為金利去交大也得有自己人,像副主任這種職位,新成立的機構,安排自己人不就很合適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