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羅說道:“他們寫:這個羊皮卷作者是個很無聊的人,他那個時代明明有更好的書寫載體,但他卻崇古一定要使用羊皮,最終讓這本書變地像地毯一樣。
而且這個作者過於熱衷於忠實記錄,所以所有遊記的內容都和當地語言一致,很多甚至已經是死文字了。
他們說這個作者應該是語言類異能,所以可以迅速精通陌生語言,這讓他得以在一本記錄裡運用上千種語種。
從成品來看的確相當壯觀而且令人震撼,但因為文筆差而且囉嗦,翻譯難度過於誇張,內容空洞乏味,完全成了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文物。”
“那就一定沒錯了!”愛德華嘴角上揚,“你這麼說人家,人家可是會很傷心的,他在說你們沒有鑑賞力呢。”
愛德華把這厚厚的一塊羊皮毯子放在地上,一張張翻開來。
他在最中間的一張羊皮毯停下,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這就是我要找的那本書,用第三樹杈的一種死文字寫成的書籍。”
沙羅聞言,也跟著走上前,她集中精神,用特殊的視覺去感應那羊皮紙上的內容,發現這一張羊皮紙上,是一個拓印的內容。
“這上面寫了什麼?”
“故事最初的起源,我也得看了才知道。”愛德華說。
他的手指在羊皮上慢慢劃過,然後翻譯出了第一句話:“標題是,《群星升起之時》。”
……
經過了幾小時的翻譯,愛德華直接空口描述出了前半段的大概含義。
在這段文章的最開始,描述的完全就是神的故事。
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生物,也沒有任何場景、風景的描述,只有神的名稱還有神之間擬人化的言語討論。
在這一場討論中,所有神明都公認需要一個人來專門為衰老的神明送葬,而祂們需要親手創造這麼一個送葬人。
於是,所有神明都施展自己無所不能的權柄,施展自己無上的力量,灌注自身最純粹的原初的種子慾望,全都集中在一個從未誕生的個體上。
神明和神明的力量在交集的範圍內融合,萬能與萬能衝突,於是本屬於諸神的力量,按照祂們最初的期待,獲得了徹底的自由,不再從屬於世間任何事物,包括神明。
諸神滿意於自己的創造,紛紛讚揚這完美的傑作。
這是最均衡,最讓每一位神滿意,最公平的造物,是最自由的,不受到任何神明掌控,可以完全維持神饗需求的秩序守衛者。
這個造物是什麼樣子的呢?
他有一顆腦袋,橢圓形但又不完全是橢圓形的腦袋;
他有兩隻腳,大腿是……
羊皮紙上費了很大的筆墨,近乎一整頁的廢話,去描述一個非常普通的,人類的模樣,並且還是公認的模樣,沒有任何人類之間的區別特徵。
不過,也正因此,這讓這神明造物有了一種上帝創造亞當的開闢感,就像這些文字誕生的時候,還沒有人類這個生物一般。
最完美的造物就此誕生,神明們驚歎他的可能性,於是有神說:“裂分之剪,把他的特質分離吧,和縫補匠一起創造出更多的生命吧,我們要創造一個更加完美的世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