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0容錯,滿地遺言替我錯完了

第462章 三旗和四災

吳常望著祭壇,在靈感牽引之下,他恍惚間看到數千年前的副本位面。

當時建有祭壇的葫蘆山,並非呈躺倒的葫蘆模樣,祭壇也不在山腹之中。

那時的葫蘆山,是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眼前的祭壇便建在山巔。

他正以祭祀者的視角,觀察著數千年前的副本位面,他站在祭壇之上,受陣法加持,可以俯瞰整片大地。

他看到黑色的風暴席捲地面,狂風所過之處,金黃的莊稼枯萎,綠色的草木凋敝,藍色的湖水被捲入天空,露出下方刀刮過般的河床。

人們躲在房屋內能避過一劫,可黑風過後,面對滿目瘡痍的大地,他們只能緩慢走向死亡。

黑風不僅摧殘著普通人,風暴所過之處,靈氣也變得洶湧狂暴。

靈氣之中夾雜著淡黑色氣息,與如今的妖氣有三四分相似。

修士修行時吸入淡黑色靈氣,修為弱些的會走火入魔,一身修行盡廢,或是直接橫死。

修為深厚的修士,能在淡黑色靈氣下維持修行迴圈,但身心也在潛移默化下受到影響,變得暴躁、嗜血,充滿破壞慾,彼此之間開始廝殺。

在黑風影響下,整片大地都在陷入混亂,血光和死氣隨處可見。

祭祀者嘆了口氣,不忍的收回目光,他轉身看向後方,只見在他後方,祭祀的人群左右排成兩列,從山頂一直延續到山腳。

人們五體投地跪拜著,頭朝著祭壇的方向。

祭祀者環顧四周,在祭壇邊緣,插著三面巨大的令旗。

吳常的注意力瞬間被令旗所吸引,從外表來看,祭壇周圍的令旗,與他手中的滌魂令旗有幾分相似。

但從氣息來看,祭壇上的令旗,只是祭壇的延伸,本體只是尋常法器,與滌魂令旗有本質區別。

伴隨著祭祀者似歌似咒的詠唱,海量信仰之力湧入祭壇,令三面令旗無風自動。

令旗擺動之間,只見在大地肆虐的黑風彷彿受到某種牽引,向著祭壇匯聚而來。

黑風盤旋在祭壇上空,仿若一層夜幕,瞬間令祭壇所在範圍內晝夜顛倒。

祭祀者點燃三炷香,插在他面前的大鼎之中。

三面令旗浮空而起,似被無形之手掌握,揮動起來。

第一面令旗揮動,黑風中的黑色下沉,與信仰之力融於一起,黑色淡化為灰。

第二面令旗揮動,化為灰色的風散開,結成特殊陣勢迴圈流動,與祭壇周圍的佈置呼應。

第三面令旗揮動,灰色的氣流緩緩化為白色,在祭祀者的詠唱中鍍上金邊,原本的大災之風,竟然帶上些許祥瑞之氣。

三面令旗同時揮動,風氣四散開來,三成湧入幾座高山,三成落入地面各處宏偉城池,三成融入祭壇,一成分散到各地,治癒著被黑風肆虐過的大地。

在祭祀者的詠唱聲中,吳常眼前的場景緩緩消散。

他看向其他幾人,發現其他人和他一樣,眼中都閃爍著驚疑不定,想來都透過面前的祭壇看到了什麼。

劍星最先沉不住氣,他使勁眨了眨眼,說道:

“你們剛才看到了嗎?”

吳常真我問道:“你看到了什麼?”

劍星說道:

“我好像看到副本,看到了過去,我看到一陣黑風,被黑風吹到的修士,就像入了魔一樣,雙眼散發著黑氣,彼此之間相互廝殺。”

“他們體內的黑氣,與現在的妖氣有幾分相似。”

“然後我看到有幾名修士出現,他們稱這些人風災入腦,已經瘋魔,無可逆轉。於是他們便將發狂的修士們斬殺,運送到這裡,以祭壇鎮壓他們的屍骨。”

吳常眼睛微微眯起,劍星看到的場景,與他看到的完全不同。

難道說,他們每個人之間看到的場景皆有不同?

冷山第二個開口,說道:

“我看到的情況與劍星不同,我看到天地之間颳起一陣黑風,黑風所過之處,民不聊生。”

“人們聚集在一起,祭祀上天,祈求上天平定風災。”

“在人們的祈求之下,祭壇上空浮現出祥雲,代表災厄的黑風消解,化為溫暖的微風,微風所過之處,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修士們如同開了竅,紛紛突破修行瓶頸。”

冷山之後是艾琳,她說道:

“我看到的景象,與他們二人都有所不同,甚至並不是實際發生之事。”

“我看到隨著風災肆虐,天地出現割裂,世界的規則出現破損。凡間王朝紛爭不斷,禮崩樂壞,修士們修行陷入瓶頸,無法更進一步。”

“為了修補規則,修士們參悟天機,發現了祭天之法。祭天儀式之後,天地之中的裂痕和世界規則都有所修復。”

吳常聽後眉頭微挑,果然每個人從祭壇上看到的都不相同。

這種差異,似乎來自各自的機緣。

劍星攻略的是搖光仙府,搖光為北斗第七星,又名破軍。

常言道不破不立,想要塑造新事物,往往要先打破舊事物。

破軍掌握的便是推動新事物出現的破舊立新之力,所以他看到,與清除風災帶來的影響有關。

冷山攻略的仙府是天璣,天璣為北斗第三星,又名祿存。

祿存掌握著財富、官祿、壽命和陰陽調和之力,所以他看到的,是風災化為祥瑞後的景象。

至於艾琳,她沒有攻略仙府,但她的實力本身便不遜於仙府主人,不需要藉助仙府主人傳承。

她擁有主天使實力,近些時間又不斷參悟永恆之湖,對於秩序的感悟極深。

所以她看到的景象與世間秩序有關。

想到這裡,吳常陷入思索之中,按照他的推斷,他攻略了天權和開陽仙府,身負文運和武運,看到的應該也與之相關才對。

可相比於符合文運和武運,他怎麼覺得那三面令旗,才是他所見場景的主角?

他沒時間細想,操控真我和本體,也說出自己所見。

只不過他將三枚令旗的存在隱去,將所見場景一分為二。

擁有文運的和平,看到祭祀場景之浩大,以及祥瑞之氣的分配。

擁有武運的唐掌門,則看到黑風肆虐之慘烈,與祭天儀式開始,黑風便被祭祀之力吸入祭壇,化為祥瑞。

輪到安榮時,安榮看到的景象與吳常類似,他們都看到了祭天儀式的過程。

安榮的描述中,沒有三面令旗,但他看到能夠令黑風化為祥瑞的力量,實則是祭祀者凝聚的人道氣運之力。

除此之外,他還看清了祭天儀式的全貌,祭天儀式的佈置,與禮地觀的祭地儀式有八分相似。

安榮說完在祭壇中所見,抬頭正好與吳常本體對上眼神。

吳常從安榮的目光中,察覺到一絲躲閃和不安。

他用真我看向劍星,發現劍星對於安榮的說辭沒有什麼反應,說明安榮說的並不是假話。

但他的靈感也告訴他,身為位面之子的安榮,在祭壇中看到的場景,很可能不止他說出的那些。

安榮應該也有所保留,而且保留的東西比他還多,那東西足以讓安榮在聽他們描述時一直心不在焉,憂心忡忡。

拋開安榮在祭天儀式中看到的隱秘,光是劍星和冷山看到的景象,也足以讓吳常對祭天儀式有基本的瞭解。

妖域之中,有四處妖王傳承之地,那他很有理由懷疑,四處傳承之地,隱藏著四座祭天儀式的祭壇。

他們在風妖王所在傳承之地,看到的都是風災,其他三處傳承之地,很可能分別對應著地災、水災和火災。

祭天儀式,並不是真正對上天敬畏,而是一種補救措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